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 第十二章内能内能的利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初三物理内能第二节知识点总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初三物理内能第二节知识点总结(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

初三物理内能第二节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 第十二章内能内能的利用

]一、分子热运动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一分子和原子构成的、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

2.分子热运动

(1)概念: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特点:与温度有关,温度越,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

a. 分子间存在间隙

b.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主要影响因素:扩散现象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举例:“酒香不怕巷子深”、嗅到花香、墙角放煤处变黑等。

3. 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如被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很难被分开;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

气体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2)分子间力的特点: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但是斥力受分子间距离影响较大,当物体被压缩,分子间距变小,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变的更大,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物体被拉伸,分子间距变大,引力和斥力都变小,但斥力变的更小,作用力表现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很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4.分子动理论: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物质内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二、内能

1.物体的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单位是:焦耳(J);(2)影响因素: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种类、状态有关。

a.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温度降低时,内能

C.同种物质,在质量一定时,物质的体积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内能越大;

d.同种物质,质量和温度相同时,气态内能大于液态内能,液态内能大于固体内能。

b.同种物质,相同温度,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3)说明: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实质能量的转化,发生条件:外界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界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实例a.钻本取火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木板均发热;c,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等。

热传递实质是内能的转移,发生条件:存在温度差由高温物体转移到温物体或从物体的温部分转移到温部分,实例:a.用热水袋取暖;b.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C.烧水水变热;d.烤火御寒等。

说明: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有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也有可能是发生了热传递。

4. 热量

5. (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用字母Q表示。

(2)单位:焦耳(J).

(3)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少,物体级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但温度并不一定改变,例如熔化、凝固、沸腾过程)

三、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2)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3)特性: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

(4)水比热容大的应用应用:

冷却和取暖:实例a.北方冬天用热水袋取暖:b.初春傍晚,在秋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冻坏:c.给发动机降温的水箱,采用水做冷却剂;

调节气候:a.夏季沿海地区的温度要比内陆温度低;b.修建人工湖减缓热岛效应等。

2. 利用比热容计算热量

公式:0=CmΔt

Q表示热量,单位是J,m表示质量,单位是kg,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C表示比热容,单位是J/(kg·℃)。

吸热公式:Q吸=Cm(t-t0)

放热公式:Q放=Cm(t0-t)

其中t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

四、热机

1. 热机

(1)原理: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做热机。

(2)能量转化:化学能(燃料燃烧)转化成内能(对外做功)转化成机械能;

(3)分类;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4)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然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油机汽缸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汽缸顶部有喷油嘴。

2.汽油机的四冲程

(1)进气冲程:进气门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混合气体进入气缸;

(2)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汽油和空气混合物被压缩,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3)做功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对外做功,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4)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气缸。

注意:一个工作循环,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对外做功一次。

五、热机的效率

1. 燃料的热值

(1)定义: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2)物理意义: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单位:焦每千克,符号是J/kg;

(4)特点:与燃料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只与燃料的本身有关。

气体的热值,一般用体积计算:热值的单位是J/m3

2.利用热值计算热量:

Q=mq或Q=qV,Q表示热量,单位是J, m表示质量,单位是kg,V表示体积,单位是m3 ,q表示热值,单位J/kg或J/m3

2. 热机的效率

(1)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用η表示。

(2)公式:

η=W有/Q放 ×100%

(3)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

a.让燃料燃烧更充分;b靠设升和制造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以减少各种能量损失;c.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d使用时注意保养,保证良好润滑,合理调整零件间隙,以减少因克服摩擦阻力而消耗的能量。

六、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能量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