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视频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一大早上海的各大博物馆美术馆都涌进了大批观众,这种充满仪式感的举动使得国际博物馆日成为很多人的节日。但是今年的节日,观众又深切地感受到“观展在博物馆之外”变得很时髦,博物馆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随着博物馆外延的扩大,“无处不博物馆”已经在这座城市成为现实,这是城市进步发展的一种体现。

◆ 博物馆日有仪式感,更有“惊喜” ◆

今天一大早,市民老顾就赶到泰康路上的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参观。国际博物馆日上海有多家网红博物馆免费开放,这家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平常我们参观要60元门票,今天都是免费的,而且还有新展览看。”

老顾所说的“新展览”,是上海琉璃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推出的“觅游忆境——赵瑾雅玻璃艺术展”。琉璃博物馆过去以举办国际玻璃艺术大师的作品著称,此次画风一变,把展厅放给了国内90后青年艺术家赵瑾雅,也可以看出这家博物馆求新求变的一种努力。

第32个国际博物馆日(这个国际博物馆日有点特别)(1)

今天免费开放的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恐怕是上海最火爆的博物馆之一。展览呈现了赵瑾雅创作的30组玻璃雕塑作品,以及最新的水彩实验画和创作手稿等。老顾提醒身边的几个年轻观众动作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伤着哪些美丽的玻璃作品。赵瑾雅以圆柱、圆珠、漏斗、天幕、锥型等简洁几何体为主,用鲜艳童稚的糖果色,进行巧妙的排列和堆叠,呈现出一种柔软的呼吸感。

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国际博物馆日这样的黄金档,将展期提供给年轻的玻璃艺术家,就是想拉近青年观众与玻璃艺术的距离,让他们感觉到艺术其实离自己很近。

上海博物馆新近开幕的“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虽然是免费对公众开放,但今天国际博物馆日依然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打卡”。市民邹女士今天特地给上幼儿园的女儿请了假,母女俩一起来看展览。“在国际博物馆日看展,很有仪式感。” 邹女士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说,“但这仪式感又不是空洞的。因为今天上海很多博物馆美术馆都推出了新的展览,给了我们观众不少‘博物馆日的惊喜’。”

◆ 很时髦,观展在博物馆之外 ◆

在“国际博物馆日”看展览越来越不需要在博物馆里看。上午10点,白领朱女士乘地铁去另一家公司开会的过程中竟看了一场展览,这让她自己都感到很神奇。事情是这样的,她在南京东路地铁站准备上车时,看到走廊里正在举行“新海派·新力量——中华艺术宫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展览不大,展出三位青年艺术家的十几幅作品,就略略扫了一遍,“画得真好,这批青年画家对生活的观察很细致也很温暖呢!”

这个地铁里的展览,是中华艺术宫打造“无墙的美术馆”的一次具体实践。展览为什么非得在博物馆和美术馆里看呢?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副馆长王一川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表示,上海有那么多优质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上海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就应该走到这些空间里去,更好地发挥城市美育的功能。

同样的,今天开幕的“生命的礼赞”大型自然生态艺术展,选址浦东商业地标世纪汇广场,也多少让人感到很惊喜。这个融入潮流、艺术和科技三大元素,多维度展示动植物生态的展览,汇集了18位艺术家近40件作品,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博物馆级展览”。过去这样的展览,基本都是在上海自然博物馆这些大型博物馆里举行,但是现在却走出了博物馆,走向了城市公共空间。

第32个国际博物馆日(这个国际博物馆日有点特别)(2)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没有博物馆的专业展厅,但这个获得了中国最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之一“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支持的展览,依然向市民完整地讲述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艺术家以一组色彩亮丽的综合材料装置作品,还原了貉、滇金丝猴、水獭及雪豹四种保护动物的形态和生存场景。现场还连接起一台安装在青海玉树哈秀乡山脊线上的摄像头,岩羊、赤狐、胡兀鹫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都曾出现在镜头中。

如果这个展览在博物馆里举行会是怎样?观众陈洁这样问自己。那一定会显得很严肃,让人觉得“生物多样性”与自己很遥远。“但是现在展览移到了商圈,每个人都能随意驻足观看,置身其中,对于展览的意义也就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 博物馆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

在国际博物馆日,人们感受到这座城市博物馆的边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今天作客行知读书会的心城市创始人兼CEO、上海交大客座讲师朱一宁开宗明义地说,在上海,一座座博物馆自然都算是博物馆,但其实整座城市就是一座永不落幕的博物馆。

在朱一宁看来,上海很多公共空间其实都承担着博物馆的功能。外滩12号,原汇丰银行大楼,其最有代表性的八角厅有富丽堂皇的穹顶壁画。这些壁画足以让观众经历一场视觉上的环球旅行。四行仓库,是勇士当年激战日寇的阵地,时至今日还在向世人讲述那段英勇顽强的往事。朱一宁和他的团队还收藏了上海800多条已不复存在的马路的门牌,小小的一块门牌背后,是每个人大大的故事。

什么是博物馆?那些叫“博物馆”的建筑当然是,但很多不叫“博物馆”的空间也同样是。朱一宁说,城市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是永不落幕的博物馆,人们行走在城市,阅读着城市,可以感受到上海独有的文脉和温度。朱一宁的讲座也开启了行知读书会的“文博艺术季”。

今天上海博物馆还举行了一场“我在上博修文物”的网络直播,由6位非遗传承人通过镜头现场为青铜器、古陶瓷等文物“治病问诊、重塑原身”。观众还能在网上与修复师展开互动。市民秦先生家在嘉定,没有办法赶到市区的上博现场观展,但他觉得自己通过网络直播,已经深入地参加了上博的活动。“我没去上博,但我又去了上博,只是以另一种方式。”

确实,博物馆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了。观众甚至于都不知道博物馆在哪里,但他们又确实身处在博物馆之中。“博物馆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正说明博物馆的外延在不断扩大。‘无处不博物馆’正是博物馆功能不断提升的一种体现,是城市进步的标志。”艺术评论人秦权新对记者表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