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包力 通讯员 李婷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满堂香。又是一年粽叶飘香时,为传承历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6月1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学府中学(以下简称“学府中学“)八年级(四)班与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联合策划并开展了一场远程在线教学。

嘉兴学包粽子手法(学府中学端午粽制作劳动课)(1)

学府中学李婷老师和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张子桐、陈启胜老师组织两校学生共同参与,完成了一节“咸味四角粽”的包制劳动课。同学们学习四角粽的包制方法,了解粽子的由来、南北差异、进入世界非遗的端午节;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当天的劳动成果,同学们收获满满。

嘉兴学包粽子手法(学府中学端午粽制作劳动课)(2)

嘉兴学包粽子手法(学府中学端午粽制作劳动课)(3)

嘉兴学包粽子手法(学府中学端午粽制作劳动课)(4)

上课之前,孩子们分好小组,互相给对方穿好围兜,最后小组围坐。孩子们认真学习,品端午文化,传中华文明!在学习制作方法后,食堂阿姨端上来各种食材,李婷老师现场指导,孩子们全身心投入进来,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上,校长陈铁成到现场与同学们互动交流,孩子们更加认真。

嘉兴学包粽子手法(学府中学端午粽制作劳动课)(5)

嘉兴学包粽子手法(学府中学端午粽制作劳动课)(6)

线上,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师生尽显专业特色。专业的手法与耐心的讲解相结合,让大家体会到了端午文化。

学府中学八(4)班家校群里家长么纷纷展示孩子们在学校包的粽子,还有家长发朋友圈记录孩子们的美好校园生活。

嘉兴学包粽子手法(学府中学端午粽制作劳动课)(7)

学府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加深学生们对端午节深厚文化内涵的感受,丰富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学校第一次尝试线上跨界联合的劳动教育课,从在线教学的知识学习、传统文化介绍、端午粽包制技能、淬炼操作、亲手实践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包制的体验过程中,让劳动课堂精彩无限。通过校校联合、师生互动、积极研讨新时代下的劳动教育,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让专业的师资进入中小学,劳有所获,育有所成,探索更有意义的劳动教育,开创一条新的教育方向。

审读:孙世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