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乾隆年间所修的《山东通志》中有一幅图,名字是《黄运卫三河交脉图》。黄是黄河,运是运河,这两条河一条是中华文明诞生的摇篮、中国的母亲河,另一条则是连接起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南北交通大动脉,它们的重要性对于中国来说不言而喻,在方志中专门为它们做图无可厚非。

京杭大运河怎么躲过黄河的(卫河不算太长水量又很有限)(1)

乾隆《山东通志》中的《黄运卫三河交脉图》

但是其中的“卫”,也就是卫河,在今天看来长度不算长,水量更是极小,在某些年份甚至干涸到露出河床。也就是其下游卫运河是冀鲁两省省界,以及2021年的夏秋连汛才让它有了一定的名声。为何它却能够和黄河、运河一起“享有”画到一张图里的“幸运”呢?

其实在该图绘制的清朝乾隆时期,卫河还真的有资格能够与黄河、运河并列,并能绘制到一起。分析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卫河是自隋朝开始到元朝,唯一以“御”字为名的河流

“御”字在古代可不是一般人能用的,而是用于与皇帝有关的词语,比如:御赐、御前、告御状等等,而卫河在明朝之前至隋朝,却能够用个“御”字,被称为御河。这是因为隋炀帝所开凿的大运河,就是今天的卫河、卫运河以及南运河段,当时被称为“永济渠”,由于隋炀帝通过这条运河进行了“御驾亲征”高丽,因此就留下了“御河”一名。

京杭大运河怎么躲过黄河的(卫河不算太长水量又很有限)(2)

唐朝时的永济渠,已有御河的称呼

唐朝的《元和郡县志》中“馆陶县”条记载:白沟水,本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亦名御河。

宋朝的《元丰九域志》记载馆陶县:畿(指京畿之地,以北京大名府来说的),馆陶。京北四十五里,二乡,浅口一镇。有御河、漳河、屯氏河。

《元史•河渠》记载的御河:

御河,自大名路魏县界经元城县泉源乡于村度,南北约十里,东北流至包家渡,下接馆陶县界三口。御河上从交河县,下入清池县界。又永济河在清池县西三十里,自南皮县来,入清州,今呼为御河也。

而到了明朝却不见御河之称,《明史》河渠的记载中只有卫河,按时间推算,“御河”一名使用了600多年的时间。

京杭大运河怎么躲过黄河的(卫河不算太长水量又很有限)(3)

1547年《大明舆地图》中的河南省北部,可见卫河

二、卫河还享有祭祀

《史记•周本纪》有这样一句话:“夫国必依山川”,古人认为国家是依托山川才能建立起来,因此在秦朝开始,就建立了一套祭祀国内名山大川的制度,《史记》记载:“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

在名山方面有对五岳、五大镇山的祭祀。在大川方面有黄河水神“河伯”、淮河有淮渎、济水有济渎等的祭祀。在古代,黄河、济水、淮河、长江被称为“四渎”,是古人所知里较大的四条河流。黄河、济水、淮河之神享有祭祀也是很正常的。

京杭大运河怎么躲过黄河的(卫河不算太长水量又很有限)(4)

光绪《辉县志》百门泉图,可见卫源庙

相比“四渎”来说,卫河的体量就有些小了,但是它也享有祭祀。

据清朝的《辉县志》记载,在当时认为是卫河之源的河南卫辉府辉县苏门山,建有卫源庙,用来祭祀卫河之神,在宋朝、元朝一度还被封为王,明朝封为“卫源之神”:

卫源庙,在苏门山麓,创于隋,殿名清晖,以祀河神,称灵源公。宋宣和七年封威惠王,元至元二十二年加封洪济威惠王,明洪武十一年改称卫源之神。

为何给予卫河如此高的“待遇”呢?

三、卫河在元明时期,特别是元朝,是南方漕粮入京的重要通道

由于京杭大运河的巨大影响力,今天的人们大部分会认为,建都于北京的元明清三朝,往京师的漕粮运输就是在元朝自临清向南开通会通河之后,一直通过大运河来进行的。

京杭大运河怎么躲过黄河的(卫河不算太长水量又很有限)(5)

元朝的卫河及会通河

其实在元朝,由于没有较好地解决水源问题,新开凿的会通河发挥的作用并不大,以至于元朝和明初的漕粮入京,选择的是海运和卫河相结合的方式来运输的。而海运又受天气等因素限制,卫河运输漕粮就占有大多数时间,卫河漕运得到了“卫漕”这个称呼。

大运河运输漕粮占据主要位置则开始于明永乐九年,在采纳了汶上县民间水利专家白英的建议之后,使汶河之水不再入济水“引汶绝济”,而是利用戴村坝南北分水,“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会通河由此才有了充足的水源保证。从那时起直到清朝咸丰年间,大运河才得以成为漕粮运输的主要通道,并且带动起沿岸一长串商业城市的发展。

京杭大运河怎么躲过黄河的(卫河不算太长水量又很有限)(6)

元朝黄河与卫河源头一带距离示意图,有八柳、淇门,没注中滦

而在永乐九年之前,江南漕粮的运输路线则是:长江——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黄河,到达封丘县的中滦,再经过180里的陆路运输到了浚县卫河岸边的淇门镇,由此再次装船,通过卫河运输到京城。

《元史》对于这种通过水路转陆路,再转水路的运输方式记载得很清楚:

运粮则自浙西涉江入淮,由黄河逆水至中滦旱站,陆运至淇门,入御河,以达于京。

并且还在至元十九年十二月设立京畿、江淮两个都漕运司,江淮漕运司负责运粮至中滦,京畿漕运司则负责由中滦运至大都。

到了明朝永乐元年,刚刚“靖难”成功当了皇帝的朱棣,就面临解决自己“龙潜之地”北平百姓和驻军的吃饭问题,于是“用淮船受三百石以上者,道淮及沙河抵陈州颍岐口跌坡,别以巨舟入黄河抵八柳树,车运赴卫河输北平,与海运相参。”这条路线和元朝的基本一致,只不过卸粮之地换到了中滦上游的“八柳树”,这里距离卫河更近。

京杭大运河怎么躲过黄河的(卫河不算太长水量又很有限)(7)

1547年《大明舆地图》北直隶图,可见卫河

从永乐元年到白英献计的永乐九年,通过卫河向京师输送江南漕粮进行了9年之久。

自会通河水源问题解决之后,卫河也没有失去作用,它成为远离大运河的河南漕粮入京“专用”通道。

分析起来,卫河对于漕运的贡献是倾力的、毫无保留的。明末清初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卫河对漕运的贡献:

元初漕舟涉江、淮入河,至于封丘,陆运一百八十里至淇门,入于御河,达于京师,盖用卫河之全也。国家(指明朝)复浚会通河,乃用卫河之半云。

京杭大运河怎么躲过黄河的(卫河不算太长水量又很有限)(8)

1743年乾隆时期的《天下舆地图》中的卫河,绘制极为醒目

就是说元朝的漕运用的是卫河的全部,从河南接近源头之地,运输至京师。而明朝自临清重新疏浚会通河之后,卫河在临清以北的河段继续被利用,约占卫河长度的一半,所以就有了“卫河之半”的说法。其实,顾祖禹的这种说法仅仅是在长度上阐述的,如果从水流上来说,不管是元朝、还是明朝,卫河之水北流,全部入于大运河、用于大运河,还能简单的说是“卫河之半”吗?

四、卫河是华北地区除了黄河之外最主要的入海通道

卫河自河南发源,在天津入海,如果没有上个世纪中期“一定要根治海河”时所修的诸多跨运河的排水河、减河等入海通道的话,北京市以南、太行山向东的各条河流,最终的归宿无疑都将会是卫河、南运河水系。

京杭大运河怎么躲过黄河的(卫河不算太长水量又很有限)(9)

今天在河北沧州一带有很多排水河、减河穿过运河

民国《河南通志•舆地志》水系就记录了这一状况:

河(指黄河)以北诸水不入黄河者,率由卫河至天津入海。

卫河,在沁河之北,上接西来之丹河,左受淇、汤、洹诸河,太行山麓南迤而东,修武、辉县、汲县、淇县、浚县、内黄、汤阴、安阳、林县境内之水归之。

又北曰漳河,蓝嵯山西、韩陵山脉以北涉县、临漳境内之水归之。

又其北曰洺河,鼓山以北、峻极关以东,武安县境之水归之。

是皆河系以北之别派,从卫入海。

黄河以北的各水系,只要不入黄河的,均“归之”卫河。

京杭大运河怎么躲过黄河的(卫河不算太长水量又很有限)(10)

1811年《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中的卫河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缺少大河的北方,卫河在古代集皇权的象征、重要运输通道、主要入海水道于一身,利则惠及万民,害则直接威胁京师,不由得古代的帝王不重视这条河,和黄河、运河一起绘制于方志的图册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