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养生的人,应该都听过“脾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意思就是说人出生以后,身体生长发育都需要后天脾胃摄入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水谷精微,运化水湿,升清降浊的作用,来化生气血,濡养筋骨!所以脾的健康,对身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我们的“脾”是不是健康的呢?

脾虚湿盛的好方子(改善脾虚有妙招)(1)

今天教给大家一些小方法,可以通过观察“嘴”来判断脾的健康程度。

中医认为“脾在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舌头又主味觉。所以食欲和口味都可以反映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脾气健运,则吃嘛嘛香,要是脾气虚弱,则会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等。

脾气的盛衰,也可以从嘴唇上看出来,脾气充盈,唇色就会鲜艳红润,反之,当我们的嘴唇出现以下3种情况,就说明脾的健康出了问题,要注重养脾了。

1、嘴唇干燥,出现裂缝或者裂沟,是脾胃热气太盛。

嘴唇干裂,同时伴有多食易饥、口臭、大便秘结等症状,是脾胃热盛的表现。

嘴唇干裂,同时伴有唇赤颧红,潮热盗汗,心烦失眠等症状,多是阴虚火旺引起的。

脾虚湿盛的好方子(改善脾虚有妙招)(2)

2、口唇青紫,多是脾阳之气太弱

口唇青紫,伴有食后腹胀,手脚冰凉等症状,多是脾阳虚弱。

口唇青紫,伴随咳喘痰鸣,多是痰浊阻肺的表现。

口唇青紫伴有面色暗红或者淡青,胸闷不舒,多有气滞血瘀的情况。

脾虚湿盛的好方子(改善脾虚有妙招)(3)

3、嘴唇颤动,是脾虚血燥。唇颤动又称“唇风”,俗称“驴嘴唇”,唇属于足太阴脾经,脾虚血燥则生风,就会出现口唇抖动。

嘴唇发痒,皮肤发红,局部有灼热感,多是胃火夹风。

下唇发痒,红肿,口唇干裂。痛如火烧,大便干燥,多是脾虚血燥。

上面的几个症状如果你也有,说明你的脾可能已经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的养脾了。

中医根据脾的特性总结:养脾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生脾气,防止中气下陷;

二是祛除水湿,防止脾虚湿困。

给大家推荐两款比较好用的中成药,治疗中气下陷,可以用“补中益气丸”,治疗脾虚湿困,可以用“参苓白术丸”。

脾虚湿盛的好方子(改善脾虚有妙招)(4)

情况严重的话就需要及时的就医,在专业中医师辩证指导下,对症调理,一般可以很快的恢复健康。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养护脾胃,规律饮食,少吃辛辣,寒凉,油腻食物,另外保持心情愉悦,也是很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