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雷峰塔,历史上留下了不少传说,如:法海扣押白娘子等。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座雷峰塔是何人所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雷峰塔的起源。

公元906年,奄奄一息的大唐王朝终于寿终正寝,被诸侯、外来势力瓜分,迎来“五代十国”的新局面。这一时期群雄割据,战争频发。相比于中原地区,偏安于东南地区的吴越王国就像是乱世中的乐土一样。遥想十年前,镇东节度使钱缪两度平定东南动乱,于杭州建立吴越政权,获封吴越王。

雷峰塔千年之谜终于被揭开(雷峰塔竟是为了一件宝物而建)(1)

说起吴越王国能一隅偏安的原因,共有两点:

首先,钱缪笃信佛教,上位后的他在全国推广佛教,打造了一座以杭州为核心的佛国。乱世之中,百姓最缺乏的就是立足于社会的信仰。钱缪大兴佛寺,无疑让战乱中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其次,在钱缪的孙子钱俶继承祖父的地位后,提出了“永不称帝”的主张。这套政策,使吴越王国立足于各国的夹缝中,在战乱里得以保全。

最终,在两代吴越王的带领下,吴越人民安居乐业,使东南佛国宛若人间桃源。

雷峰塔千年之谜终于被揭开(雷峰塔竟是为了一件宝物而建)(2)

相比之下,其它中原地区就没这么安宁了。各路诸侯你方唱罢我登场,让偌大的国土深陷水深火热,战乱足足持续了半个世纪。

公元960年,后周名将赵匡胤在幕僚的拥立下“黄袍加身”,篡夺大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身为新一代吴越王的钱俶,在听说了中原的战事后立即制订了怀柔政策,派遣使者带着贡品朝拜赵匡胤,对大宋俯首称臣。

因为大宋立国未久,地方尚无对中央的向心力,所以赵匡胤礼遇了吴越使者,表示:愿尊钱俶为兵马大将军,让他坐镇东南保一方平安。从表面上看,钱俶的处境似乎很安全,实则不然。此时的北宋,已占据大量疆域,隐有一统天下之势。手握东南兵马大权的钱俶,就像汉初的异姓王一样,早晚会被赵宋政权“鸟尽弓藏”。

此时,长江以南除吴越国和南唐国尚未被北宋攻占外,后蜀、荆湘、后汉均已在短短的十年里沦陷。相比于偏安一隅的吴越国,南唐的国力比较弱小。南唐建国之初虽强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南唐国势逐渐衰败,到了李煜登基时南唐已沦为弱国。李煜与钱俶一样,对北宋政权毕恭毕敬。然而,随着赵匡胤对李煜的态度变得愈发微妙,钱俶从里面嗅出了一丝不好的意味。

雷峰塔千年之谜终于被揭开(雷峰塔竟是为了一件宝物而建)(3)

赵匡胤于开封召见李煜,目的不明。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来推测,这极有可能是赵匡胤的外交策略。倘若,李煜不肯乖乖地前往开封,那么,赵匡胤必定会挥师南下,讨伐南唐。倘若,李煜主动前往开封,那么,赵匡胤又会拿出各种各样的借口将其软禁起来,羁押为质。对此,李煜的选择是“称病不出”,因而给赵匡胤留下了南下讨伐的口实。

赵匡胤不愧为乱世之中脱颖而出的上位者,在讨伐南唐之际他想出了一个一石二鸟的办法:命令兵马大元帅钱俶率吴越军共讨南唐。钱俶是个聪明人,他立即想到吴越国即将面临的处境。南唐一旦覆灭,等待着李煜的结局就只有死或降,自己亦会成为下一个李煜。不过,钱俶最担心的却不是自己的命运,而是祖父传下来的国之重宝——世尊舍利。

据说,在释迦摩尼涅槃之后,他的肉身被弟子火化。比丘在释迦摩尼的骨灰中找到了几枚色彩斑斓的结晶体,也就是佛祖舍利子。随着佛教的传播,一枚佛祖舍利流传到中国,被吴越国收藏。如今,中原被赵匡胤统一已是必然趋势,钱俶没有任何能力扭转定局,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这枚“佛螺髻发”了。

雷峰塔千年之谜终于被揭开(雷峰塔竟是为了一件宝物而建)(4)

吴越国与大宋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倘若南北战争爆发,这枚价值无以估量的“佛螺髻发”极有可能遗失。因此,钱俶想要用最后的力量保全舍利。钱俶耗巨资打造了一座佛塔,将舍利子封存在塔底。这座用于封存舍利的佛塔,正是杭州雷峰塔。至于雷峰之名的由来,据《淳祐临安志》所载,是因旧有郡人雷就筑庵所居,故名。

当然,这个故事出自民间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是雷峰塔乃钱俶为纪念黄妃所建,雷峰塔下究竟有无真佛舍利,今已不可考。在吴越国以后,年久失修的雷峰塔曾毁于战乱。南宋以后,“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游赏最受青睐的名胜之一,但到了明嘉靖年间,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凝重风貌。

到了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因而,屡屡遭到盗挖。直到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轰然坍塌了。

雷峰塔千年之谜终于被揭开(雷峰塔竟是为了一件宝物而建)(5)

我们今天看到的雷峰塔是后人修建的,那处“雷峰夕照”的景观又是否与当年一模一样,已无人能说得清了。

参考资料:

【《雷峰塔历朝发展》、《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吴越世家第七》、《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 世袭列传二》、《吴越备史·卷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