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悲剧作品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他的喜剧作品是后代喜剧的楷模,他的散曲是不可多得的名篇。他喜用白描手法,善于写景,所用比喻,形象生动。他创作的戏剧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而刚劲;戏剧人物众多鲜明,个性迥异而传奇;戏剧情节摇曳多姿,变化莫测而合理;戏曲语言本色当行,曲白相生而自然。他就是“曲圣”——关汉卿。

关汉卿号到底是什么(海陆号起航浅聊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1)

关汉卿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偏、炸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当你读到这句话,是否也会会心一笑,然而,这正是“元杂剧的鼻祖” 关汉卿坚韧、顽强性格的形象写照,正是这样的性格,使其终身不渝地从事杂剧和散曲的创作,作有杂剧60余部,散曲小令50多首、套数10多首,公案剧《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控诉社会黑暗,歌颂反抗斗争;婚姻爱情剧《救风尘》、《金线池》、《调风月》等,揭露虚伪残暴,肯定女性自主;历史剧《单刀会》、《西蜀梦》、《哭存孝》等,批判现实无道,赞美英雄正义;他注重意境,能和谐地借景描物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文字清丽,富有诗意,为元杂剧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关汉卿号到底是什么(海陆号起航浅聊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2)

《窦娥冤》

作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的《窦娥冤》,同时也是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关汉卿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将《东海孝妇》的故事更进一步,全剧四折一楔子,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在元蒙统治下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表现了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形成了巨大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熊自得《析津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