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大观区,是安庆的“老市里”。

早些年,大观辖区内只有街道、没有乡镇,直到2005年,同属安庆市的怀宁县海口镇、山口乡,原郊区(现宜秀区)十里铺乡部分村划归当地。

尽管真正意义上的“三农”工作开展地较晚,但在乡村振兴路上,大观区不遑多让。作为安徽省34个推进乡村振兴工程先行示范区之一,这里的乡村振兴工作有何亮点?成效如何?围绕这些问题,人民网安徽频道日前走进大观区,一探究竟。

“用足用好全区资源,推进海口镇的乡村振兴。”这是大观区委书记潘功发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当地高位推进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大观区现辖3个乡镇,但山口乡已托管至安庆高新区,十里铺乡已基本实现城镇化。故而,全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落在了海口镇。

安庆乡村振兴问题(安庆大观老市里)(1)

大观区海口镇一角。人民网 张俊摄

言归正传。“用足用好全区资源”可不是“来虚的”。

据潘功发介绍,对于海口镇的10个村(社区),明确由10位区委常委定点包保,由常委部门作为帮扶单位。其中,书记、区长负责2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实行包保制,一方面有助于各村(社区)理清发展思路,另一方面,有利于解决基层遇到的棘手难题。”

此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区领导的助阵下,这10个村(社区)无论是申报项目,还是争取资金,渠道都更为通畅。

在大观,参与包保的不仅有区委班子成员,还有区里的“局长们”。几年前,当地就在各村(社区)建立“局长驻点工作室”,由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按照“一人一村(社区)”原则,驻点办公、定期服务。

几年下来,这一创举效果显著。在海口镇红星村,驻点的区商务局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挖掘村里瓜蒌种植优势,通过整合、优化当地零星电商资源,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帮助瓜蒌产业“触网”。2020年,红星村获评“安徽省农村电商优化升级工作示范村”。

区级层面高位推进的同时,身为乡村振兴实施主体的海口镇,也动好脑筋、下足功夫。

“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基础牢固、优势明显。”海口镇党委副书记齐双根告诉记者,海口是一个传统农业大镇,拥有农田5万余亩农田和发达的水系。目前,已形成以瓜蒌、蔬菜、番鸭、稻虾共生等为代表的种养体系。据了解,当地是安庆城区蔬菜供应的重要来源地。

安庆乡村振兴问题(安庆大观老市里)(2)

位于大观区海口镇河港社区的智慧农业示范区。人民网 张俊摄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据齐双根介绍,海口正围绕“一区一园”做好产业文章,全力推动智慧农业示范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打造一产精、二产强、三产活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7月6日,记者在位于海口镇河港社区的智慧农业示范区看到,占地150亩的核心启动区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首个大棚主构架已经建成。

“为什么说是智慧农业呢?”据海口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唐亮介绍,利用分布在大棚各处的传感器、监视器,工作人员能够远程掌握温度、湿度等数据,以及作物长势等情况,并通过自动给水、施肥等装置,“对症下药”。

据了解,智慧农业示范区总投资约10亿元,其中核心启动区投资2700万元。唐亮透露,首个大棚拟种植高档花卉,产品瞄准国内一线城市和海外需求。“此外,我们还准备建民宿,发展乡村旅游。试想,工作之余,城里人到这来吃土菜、摘鲜果、玩垂钓、住民宿,多惬意?”

当然,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产业兴旺。近年来,海口镇围绕生态宜居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推进垃圾分类、供水改造、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秸秆禁烧、植绿补绿方面积极作为,成效显著。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刚刚闭幕的党代会上,大观区提出了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即“两个高于”“六个升级”。其中,“六个升级”中明确指出,“城乡发展协调升级……基本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打造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在谈及具体举措和目标时,潘功发说,要坚持都市型农业发展定位、高标准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成果,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力争到2025年,全区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80万元,消除2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