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0日我亲身经历了带娃神的传说,暂定“双十”故事吧事情大致是这样的,强拉硬拽及恐吓胁迫带小娃去逛知名图书大厦,结果娃儿沦陷在玩具区,发光的、蹦跳的、说唱的等等琳琅满目,娃儿目不转睛或驻足久久不离去,完全打乱了培养油墨书香的计谋,顿时欲投诉谴责商家,换思作罢如今的营商环境如果留不住娃儿就难于留住消费甚至连带殃及餐饮娱乐如此琢磨之间平和了些许,此时娃儿已在“某高”专柜前反复端详,拿起一款说要买这个并抱着就走“我问带钱了么?回复的干净利落没有,我说我也没带钱包,小娃说你有手机”,瞬间惊愕石化(这就是传说中各种娃认为刷一下手机就可买或拿走各种东东的神话[捂脸]),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大米从哪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大米从哪来(大米是怎么来的)

大米从哪来

2021年10月10日我亲身经历了带娃神的传说,暂定“双十”故事吧!事情大致是这样的,强拉硬拽及恐吓胁迫带小娃去逛知名图书大厦,结果娃儿沦陷在玩具区,发光的、蹦跳的、说唱的等等琳琅满目,娃儿目不转睛或驻足久久不离去,完全打乱了培养油墨书香的计谋,顿时欲投诉谴责商家,换思作罢!如今的营商环境如果留不住娃儿就难于留住消费甚至连带殃及餐饮娱乐!如此琢磨之间平和了些许,此时娃儿已在“某高”专柜前反复端详,拿起一款说要买这个并抱着就走。“我问带钱了么?回复的干净利落没有,我说我也没带钱包,小娃说你有手机”,瞬间惊愕石化(这就是传说中各种娃认为刷一下手机就可买或拿走各种东东的神话[捂脸])!

因为神的传说不经意的降临,所以冷静的发了个朋友圈,激活各路隐身及潜水大神的支招、指点、拨云甚至“哭诉”遭此类似经历!其中一个好友分享的神奇传说,多少令人深思甚至堪忧!“这个朋友分享的是问他娃儿大米怎么来的?娃儿的回复是从超市买来的”。咋一听其实没啥问题,或许反而体现了童言无忌的稚嫩与天真,毕竟五六岁的小娃除了钢筋水泥、超市、游乐场、幼儿园等,或许偶踏人为设置用于娱乐休闲的农场,能行游的范围毕竟有限自然限制了想象的空间,不像我们小时候出生于广袤的农村,躺地观天俯首捏泥,驰骋山林原野,大致三五或六七岁不等基本知道五谷丰登的区分!

咱们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农牧耕渔猎文明的国家与民族,农耕文明很长的历史岁月决定了民族与国家的命运与走向,比如时序先后的森林草原游牧文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长江流域的农桑文明及散布广袤各河流森林并行发展的狩猎扑鱼文明。咱们的工业文明进程上溯到洋务运动时期到今天不到二百年,而且是萤火虫般零星似的,远未能实现燎原之势!真正的工业文明应该是1949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各门类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四处开花,得到了长足发展,各种技术日新月异,所有城市及涉及的人口在各行各业一展身手,充满活力!

当然,本文不是要讨论工业啥的,主要是为了阐述主题中心思想作必要的铺垫,进而展开叙述五谷的事。咱们今天的农业虽然已经建立了很多很多现代化的耕作农场,但“原始”的耕种方式依然散布在祖国各地的田间乡野,农村真正洗干净泥土上田的是从七零代开始的,八零九零代直到今天还有少许从事“原始”耕种的,所以这几代人对五谷的认知逐步淡化了。我们小时候时常被父母冠为“好吃懒做”的头衔,再后来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等等,总之是批评教育不爱劳动的孩子。再回到主题,我国幅员辽阔,稻谷又名水稻(大米的前身)产地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江南、岭南及西南部分地区,有东北地区肥沃黑土地的一季稻、江南地区的双季稻、岭南地区的三季稻。这么说吧,松嫩平原、太湖平原、天府之国的成都盆地加上华北平原及中原地区的小麦主产区是咱们国家粮食的主产区和来源地,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及稳定发展的保障!

我的家乡在长江中下游的丘陵地带,稻米是我们的主要粮食,辅之红薯花生油菜等农作物。稻米一年种植两季(现在大多也是种植一季杂交水稻),也就是早稻和晚稻,耕作时令与二十四节气基本同步,因为小时候耕种以人力畜力为主,所以我们上学的童年少年时代除了寒暑假分外多了两个假期,即春插(春季移栽种植简称)假和秋收假,大家伙别以为这是脱缰野马欢呼雀跃的事,而是考虑父母艰辛劳作地区教育部门特定的假期,主要帮助家里耕种劳作!因为我们是双季稻,所以又诞生了一个专属名词:双抢,也就是每年酷暑七月抢收早稻和抢种晚稻的简称。今天电扇下空调房的人们,无法想象七月流火酷暑之下耕种劳作的艰辛与不易,而且伴随水蛭吸血及晚上碾谷子时蚊虫的叮咬!

稻谷又名水稻,所以水是关键,从育苗育秧,移栽种植,授粉灌浆,饱满成粒前后十几种工序都不能缺水但也不能涝,还得随时防范虫害,任何一环节出了问题将是前功尽瘁,尤其气候因素导致的干旱或水灾对农作物生产几乎是灭绝性的,今天我们看到的水灾或干旱只是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报道,除了耕种主体外很少有人有捶胸顿足的切肤之痛!

以我家乡早稻种植一个完整流程为例。开春后大约三月中下旬开始育种,用大缸浸泡种子直到完全吸水饱满隐约见白牙后待播撒,与育种同步作业是在专门耕地上根据移栽种植面积需要平整出大小相同的几块秧床(保持厘米左右的水)待播种;播种待秧苗生长二十厘米左右,这个时段平整翻耕的田地,主要是耙田以保证肥料水分养分均匀分布,然后是人工拔秧插秧的移栽种植的核心工序,这个工序“五一”前必须完成,否则影响晚稻的种植与收成;第三步是施肥、人工除草、喷洒农药灭杀害虫等。水稻整个成长过程定期浇灌且根据生长变化须保持3-5厘米相对深度的水量,不打诳语的说,这种水量早稻育苗育秧水温略刺骨,晚稻匍匐前进方式的拔草如同大蒸笼,更别说低头弯腰插秧的艳阳高照及炎炎夏日的泥水浸泡的感受,无语言表!尽管如此,那个流火的季节也有开心放松的时刻,就是劳作一天后乡亲们聚集河边洗澡,讨论谁家的产量,谁家耕作的速度最快等等,伴随忽明忽暗的萤火虫和及远及近的蛙声,短暂的欢声笑语消除暂时的疲劳划过夏夜的原野!

再回到主题,如今城市的孩子甚至包括很大部分农村的孩子,关于大米来源的问题估计会有很多令人膛目结舌甚至惊世骇俗的回答!也难怪,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的边缘化没落化,留守的老人已很难诉说清那个年代特有的痕迹,城市大人们讨论更多的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货币、一带一路等颠覆时空的话题,孩童们在讨论游戏、网红、卡哇伊等!狩猎、农业、手工业、机械工业、信息工业、智能工业,未来人类还会朝着更先进的文明发展,历史进程的车轮我们无法改变或稍作停留,唯有适应与记录,传承与回望!其实我们上学的时候有一门《劳动技术》课,当时简直是鄙视的不削一顾,因为那个时代我们本身就是随时参与劳动的一员,耕种、担水、砍柴、放牛、喂鸡、养猪……无所不能无所不涉及。今天我们提倡各种五花八门的素质教育,好像独缺劳动教育,我说的是真正的劳动教育,而不是娱乐休闲性质的农场,比如设定一个特定的且充分必要的年龄段真正参与一个食物育秧播种施肥拔草收获全流程,这个全流程几乎囊括了动手、体能、科技、体验、观察、创新、总结等等所有门类的综合素质教育,再去作业大米来源的问题就是真正的实践出真知!

不过写到这我还是打消了这个年头,道理很简单,考分、升学及就业、收入决定主导了一个人人生的绝大部分,钳制了我们无限可能的遐想与思维!

2021年10月12日教育修行者于北京北郊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