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家住辽宁沈阳的一个网友在视频软件上发布了自家小孩背古诗背到暴风哭泣的视频。

一首"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的古诗词把小朋友难坏了,"为啥谢谢樱桃儿啊"。

樱桃用重庆方言怎么说(34为啥谢谢樱桃儿啊)(1)

按照小朋友自己的理解那是万万联想不到的,于是小朋友的爷爷就用方言给大孙子解释了一遍,这才把意思弄明白。

都说十里不同天,在我国因为疆土辽阔,各地方言的种类也是非常之多,光是在广东沿海一带潮汕话,闽南语,粤语足足72种语言,所以就算同是广东人,可能用方言都无法好好交流。

而有些地方的人因为口音比较重,他一开口你就基本可以判断出是哪里人了,网上的一个经典段子一个广东人被人认出来了,他很好奇就问:"哩系鸡么鸡道俄系广东人滴泥",一开口大家都知道了。

而带着这些方言教孩子读书的时候更是欢乐多多了,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各地用方言教学的欢乐和小小的误区吧。

1、 河南老表三句不离中不中

樱桃用重庆方言怎么说(34为啥谢谢樱桃儿啊)(2)

上海的陈女士有点小烦恼,因为自己的河南公婆要来家里小住一段时间,公婆热情开朗一家人非常融洽。

可是在周末送孩子去早教班的时候被老师留下谈话了,说孩子之前的口语发音挺标准的,但是不知道为啥最近好像发音又有点不太标准了,陈女士含糊的说回去一定多加练习,其实心里很清楚是因为什么。

原来啊一家五口人,除了陈女士是上海人,有三个都是说河南方言,下课回到家中,婆婆亲切的抱着大孙子询问今天上课的情况"恁老师今天都教了啥东西啊,中不中啊,恁给祖母唠唠。"

听着祖孙两个人流利的河南话,陈女士听着好笑又无奈的扶额,看来儿子的口语发音只能慢慢调整了。

2、 看四川嬢嬢如何教娃儿雄起

要说在网络上最火的几种方言,四川方言肯定是要排在前面的,也是大众比较喜欢的方言之一。

樱桃用重庆方言怎么说(34为啥谢谢樱桃儿啊)(3)

重庆吴嬢嬢最近在家一直没事干,好不容易孙女放假了可以陪着自己乐呵乐呵。幼儿园大班的孙女正是学认字的好时候,吴嬢嬢主动承担起了教孙女的重担。

中午读sha wu晚上是ha lao鞋子念hai zi膝盖读ke xi bao鼻涕是bi long zi聊天念chui ke zi。接连不断冒出的陌生词汇把小孙女读晕了,完全忘了老师是怎么教自己的,只是很疑惑为什么两个字的词语念成了三个字的样子。

在抖音上看到一个嬢嬢教自己的小孙女说普通话,"普通(童)话是我们全国(gui)的通用语言",已经彻底把孩子带拐了,虽让孩子内心深表怀疑可是还是跟着嬢嬢的读法走了。

3、 东北老铁花式解释古诗词

一句"微谢樱桃"难住了7岁的小男孩子,孩子不禁问出了灵魂一问"为啥谢谢樱桃儿啊",妈妈解释不清,只能爷爷来出马了。

樱桃用重庆方言怎么说(34为啥谢谢樱桃儿啊)(4)

"微谢樱桃"不是谢谢樱桃,而是樱桃谢了个儿了自个儿落下来了,"乍展芭蕉"的"乍"就是领不丁地,特别突然的绽开了。爷爷巧妙地利用方言这才化解了自己孙子的迷茫和疑惑,这首古诗才算是弄清楚意思理解了。

而关于东北方言啊,有的人形容那就是沙丁鱼里的鲶鱼,一个大学寝室里进了一个东北人不出一个月就会出现三个,四个,甚至六七个东北人,不知不觉间带火了一宿舍的人,东北话自带的儿化音和万能的"整",一年四季爱唠嗑,连带着辅导孩子作业也是东北大碴子味儿十足。

黑龙江的吴先生因为疫情在家耽误了两个多月的工作,闲来无事,妻子就把监督儿子上网课写作业的活交给了吴先生,没过两天吴先生就坚持不住向妻子疯狂吐槽。

"我就搁那盯着这小子内,愣是能给我整错了,气的我真是整一肚子火,哎哟妈呀气死我了,我这是给自己整了个祖宗啊,脑瓜子嗡嗡滴。"

樱桃用重庆方言怎么说(34为啥谢谢樱桃儿啊)(5)

4、 n、l不分陕南话

上大学的时候宿舍里有两个家住安康的舍友,因为我的名字里带l这个发音,所以我的舍友没有一次叫对过我的名字。

其他舍友经常用刘奶奶家的牛奶这个绕口令来逗她们,也是读的跟正确发音完全相反,流量是牛酿,牛奶是流来,娜娜是辣辣。

所以经常宿舍里会想起我安康舍友的惊呼"儿豁,我的牛酿又没得咯"类似的牢骚。

除了上面罗列出来的这些地方方言,还有很多,比如吴侬软语的上海家长训孩子时太生气可能会骂道"侬脑子瓦特了"。

贵州家长教孩子读乒乓球(冰波球),四四方方的北京爷们教孩子感叹词"嘿,呦,嚯,诶呦喂"广东家长教孩子人海鲜螃蟹(彭孩)

祖国各处方言汇聚,数不胜数。而各地的小朋友在家长无意识的港普,川普,陕普,京普的无意识影响下普通话也是各有特色。

那么说地方特色普通话对孩子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1、 潜移默化加深对家乡印象

樱桃用重庆方言怎么说(34为啥谢谢樱桃儿啊)(6)

每个地方都各有特色,小朋友从小耳濡目染跟着老人学习自己的家乡话,可以让孩子对家乡有更深刻的印象和了解,以便于代代相传。

2、 乡音难寻

其实现在随着人口大迁徙,去异地打工定居,普通话成为大众交流的主要语言,在广东沿海一带不知道去游玩的人有没有发现一些老广的孩子都已经在开始说普通话了,有的孩子甚至不会说粤语了。

有一个朋友家里爸爸是湖南人,妈妈是贵州人,孩子出生在广州,所以每个地方的话都会说一点。

在家的时候不觉得,等到出门在外求学如果能遇到一个和自己说一样话的老乡,想必身在异乡求学的孤独感也会减轻很多。

樱桃用重庆方言怎么说(34为啥谢谢樱桃儿啊)(7)

3、 加深不同地方的语言文化交流

佳佳从小就对语言很敏感,随着父母打工走南闯北,还不到初中的年纪就在四川,深圳,天津很多地方上过学。

如果不仔细听是不会发现佳佳原来是湖南人,因为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学到一点当地特色的方言。

四川人听了觉得佳佳是天津人,深圳的孩子和佳佳说话觉得佳佳是四川人,一来二去佳佳会的方言越来越多,简直随心所欲的切换。

樱桃用重庆方言怎么说(34为啥谢谢樱桃儿啊)(8)

4、 对孩子学习不利

虽然说就像那个谢谢樱桃的东北小男孩一样听方言解释更能明白古诗的意思,但是更多的是类似于念谐音或者两个字的成语念成三个字的。

会让孩子从小打基础时就很容易被带偏,尤其是现在孩子都会从小培养语感,方言的加入会给孩子提高难度。

而对于百里不同音的闽南客家人来说,繁杂的方言更是让人们的交流有很大的障碍

方言教学有利有弊,关键看家长怎么把握尺度了,就像东北爷爷那样的我认为对孩子的学习也是帮助的。

樱桃用重庆方言怎么说(34为啥谢谢樱桃儿啊)(9)

一般北方的方言都比较接近官话,而南方方言会想多难度高一点,家长教孩子说方言不忘乡音,也要随时提醒孩子不要过分被带偏。

我是陕西人,乡党,你是哪的,你和你的孩子又说的是哪里的方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