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唐演义第四十四回(大西唐演义第三回)(1)

第三回樊洪许女配杨藩 梨花寻短遇师尊

樊梨花来到两军阵前,她一打听,这个穿白小将是大唐营薛礼薛仁贵的儿子,少帅薛丁山。听到这儿,樊梨花傻到那儿了。您就要问了,说这是为什么呢?这话可就长了!梨花女在四岁的那年,她的母亲故去了,梨花女就跟着她的姑母长大。八岁那年,老太太也离开了人世,都督樊洪就把女儿樊梨花接回了韩江。老都督樊洪她有一个好友叫杨虎,杨虎有个儿子叫杨藩,奇丑无比。可是樊洪老都督有个怪癖,他最喜欢谁的武艺高。杨藩的武艺高,十二岁就是白虎关的大都督,所以他和杨虎两个人商量,就把女儿许给了杨藩,两个人是俩好并亲。

那么杨藩这一年他来到寒江关,来看她的老丈人,他主要的就是想看看樊梨花。他听人家讲,梨花女是非常的漂亮,貌美如花,他想要看看这个未婚妻。杨藩来到寒江关,老都督樊洪命人大门悬灯二门结彩,就把杨藩接到了花厅之内。大厅之上,摆酒菜款待杨藩。

这个事呢,就叫樊梨花贴己的丫鬟夏莲给看到了。哎呀,夏莲一看杨藩,她吓一跳,心想:就凭我们姑娘长得如花似玉,嫁给这么一个丑鬼,也太可惜了。那么您就要问了,说杨藩长得什么模样?那杨藩长得,前脑门冲东南,后脑勺冲西北,歇山吊脚翡翠琉璃瓦的脑袋,母狗须的眼睛,对青足的嘴巴,招风的耳朵,他面蓝又绿,绿中透青,青筋暴露,怪肉横生,只长得是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十个人见到九个咧嘴,剩下一个吧嗒吧嗒还后悔,够十五个人看半个月的,那模样惨透了!

丫鬟一琢磨,不管怎么的我得去给小姐报个信儿去!赶紧跑上绣楼,“小姐,我给您道喜!”

“夏莲哪,我愁有千万,喜从何来呀?”

“小姐,您没听到前边放鞭炮吗?是迎接姑老爷。”

“哪个姑老爷?”

“小姐,还有哪个姑老爷?还不是白虎关杨姑老爷嘛。”

“啊?”樊梨花听到这儿,面红过耳。梨花女心里在想:我听爹爹讲,把我许给杨藩,知道他武艺高强,十四岁就做了白虎关的大都督,非凡人所比之辈,可他的人品如何,长相如何,自己不知道。梨花女看了看夏莲,“夏莲哪,你看见你们杨姑爷了吗?”

“看见了。”

“他长得什么样?”梨花说到这儿,脸又红了。

小丫鬟想了半天,“小姐,您要说杨姑爷这个人,长得那真是天上难找,地上难寻,‘白屎壳郎红眼圈,那算没对了’。反正就这么句话吧,寒江关找不出第二个。”

“死丫头,你把他说得这么好?”

“小姐,那模样都叫他长绝了。”

“夏莲,我不信。”

“小姐,你要不信,今天晚上我带你去看看。”

“夏莲,我能看吗?”

“那怎么不能看呢?小棉袄又不是假的。小姐,你要是不好意思,天黑之后,趁着没人,我带你去。”

“那也好。”樊梨花答应了。天黑之后,跟着小丫鬟来到了花厅。梨花女站到下边,小夏莲来到花厅上,用唾津点破了窗棂纸,用木匠单吊线,她往里边一看。小丫鬟一瞅,姑老爷还在里头喝呢,“小姐,你上来!”当时小夏莲叫姑娘上了花厅。

梨花女来到这儿,用木匠单吊线往,里边一看。您说怎么那么寸呢,杨藩可喝多了,本来他这脸就不是色儿,再一喝多,也说不上是什么色儿,也不知道他说什么话,正好这一笑,大嘴一张,把樊梨花给吓得,嗝喽一声,差点没背过气去。

小丫鬟赶紧扶住了小姐,两个人上了绣楼。梨花女还没等她坐,一回手照着丫鬟啪嚓,就是一个嘴巴。

“啊,小姐?”

“死丫头,你说你们姑爷这么好,那么好,我看他像个鬼。”

“小姐,我们做下人的,哪能说姑老爷不好。”

梨花女一想,可也是,她怎么能说不好。“夏莲,我打错了,你还疼吗?”

“小姐,一点也不疼。”

“你生气吧?”

“我不生气。”

“去吧!我要歇着了,有事我再叫你。”

“哎!”夏莲转身走了。

梨花女回身先把门关上,坐到那儿,她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梨花想:我的命太苦了,四岁母亲不在,我在姑母身旁长大,八岁姑母又离开了人世。我的爹爹私自做主,把我许给了杨藩。我不知道他长得这样,我看他一眼,差点把我吓死,别说我和他过日子。久后如果我要不嫁,我的爹爹绝不能答应。想来想去,自己叫自己:“梨花呀梨花,人活百岁,终究还是一死。”

梨花女想到这儿,拿了一条白绫,来到后花园。您说怎么那么寸,正好还有棵歪脖树。梨花女搭上白绫,底下放了块石头,把白绫系了个扣。梨花女眼望着大厅的方向,手握着白绫,“爹爹,恕女儿不孝了,我实难从命。爹爹,今生今世报答不了您对我的养育之恩,来生再报吧。娘,您等等你苦命的女儿,我和您团圆来了!”

梨花女探粉颈吊上了。也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梨花女就听到身旁有人唤她,“姑娘,姑娘醒醒。”梨花女慢慢地睁开了眼睛,一看,在她身旁站着一个人。这个人是个出家人,中等身材,头上是青缎色的道巾,身上穿着灰道袍,白护领,手里头拿着拂尘,这个出家人长得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

“姑娘,小小的年纪,怎么要走这条路啊?”

“老师傅,你救了我,等于坑了我,你多余救下我。”

“姑娘,有什么想不开的事吗?”

樊梨花这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如同断线的珍珠,就把她父亲怎么把她许给杨藩,杨藩怎么长得丑,自己怎么怕,为何上吊的原因全说了。

老道姑一听笑了,“姑娘,我跟你说,我是金霞山梨花洞梨山圣母。我到远方访友,由此路过,赶上你寻此短见。我把你救下,看来你我很有缘啊!”

樊梨花一听,可乐坏了。黎山圣母,可是世外高人。梨花女赶紧跪在地上,“老圣母,久闻您的大名,您是世外高人,我想拜您为师。师父在上,受徒儿一拜。”

老修行看了看她,说:“你我是有缘分,我收下你这个徒弟。徒儿请起。”

“谢谢师父。”

这样,骊山圣母收下樊梨花,把他带到高山,学艺五年。这一天,骊山圣母把樊梨花叫来,跟她讲:“今天你收拾收拾,赶紧下山回家。”

“师父,我不想下山。”

“不,梨花,现在国难当头。再者说,‘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你马上下山,现在西突厥听信苏宝同之言,想发兵进军大唐。唐天子派薛礼薛仁贵统兵二十万,已经离开了长安,到在的西突厥。你下山之后,回奔家中,劝你的父亲投唐归顺,要服保唐天子,他才是真龙天子。西突厥必败,你要为大唐出力。第二,……”老圣母回过身拿过来一封字帖,“徒儿,你把它带上。”

“师父,这个?”

“梨花,我为你定了终身。你的爹爹把你许配杨藩,你们没有夫妻之缘。我和王禅老祖已经商量妥,把你嫁给大唐薛礼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他是王禅老祖的徒弟。我把这封字贴给你,久后你见到薛丁山,把字贴给他一看,他就知道这是你们成婚的凭据。梨花,把它戴上吧。”

“师父,我不想。”

“不要再说了,赶紧收拾下山。”

梨花女不能再说别的,带好了字帖,洒泪而别,回奔寒江。梨花女回到寒江之后,见到他的父亲,劝他爹爹投唐归顺。老都督樊洪说什么也不听,樊梨花也没有办法。偏敢上老薛礼带兵,东门外安营扎寨,两军阵前讨敌骂阵。要不说老元帅遇到樊梨花,樊梨花只打了两个照面,就不打了。用两个手指往空中一指,口念真言,霎时之间狂风大作,把老元帅的兵马给吹回去了呢!那是为什么?就冲薛丁山这三个字。樊梨花知道,薛礼薛仁贵是他未来的老公公,要是伤着碰着,久后不好交代。怎么办?先用大风把他吹回去。久后见到薛丁山,以后再说,所以老元帅算捡了个便宜。

那么今天樊梨花一听,薛丁山报出真名实姓,梨花女愣到这儿了。梨花就在想:“怎么办?方才我大哥因他而死,我二哥落荒而逃。我的爹爹出马,中了他的钢鞭,打的是抱鞍吐血。我出城是抓他为父兄报仇,可是他是薛丁山,我真的要是说是嫁给他,我的爹爹绝不能答应,非要生气。那么如果我要抓他为我父兄报仇,我的师父又不能答应,他老人家一怒之下就兴许收回我的武术。这怎么办?”梨花女难道这儿,所以樊梨花不知道说什么好。

可是薛丁山理解错了。“哎哟”,薛丁山坐在马上一看,报完了名姓,把对面的姑娘吓得两眼发呆,不知道说话。薛丁山心中就在想:“像这样的人你不多于出马吗?你不打,干脆我先给你一枪吧!”薛丁山抖枪,直奔樊梨花。

樊梨花赶紧把马往旁一带,躲开这条枪。“薛丁山,你先不要动手。”

“丫头,不动手,你想干什么?”

“我想问你一句话,王禅老祖是不是你的师父?”

“你怎么知道?”

“我师父告诉我的。”

“你师父是谁?”

“黎山圣母。”

“那么你?”

“我叫樊梨花。”

薛丁山听到这儿,微微一笑,“那么我来问你,樊龙……”

“那是我的大哥。”

“樊虎?”

“那是我的二哥。”

“老都督樊洪?”

“那是我的爹爹。”

“着啊!你的父兄全都伤在我的手下。我动手,你还有什么可说?”

“薛丁山,你别以为我怕你。”

“你不怕我,为什么你不动手?”扑棱~,这条枪又要上。

“慢,薛丁山,我有我的难处。因为我下山的时候,我的师父跟我讲,叫我投降归顺,扶保大唐的江山。她老人家赐我字帖一封,叫我终身许配薛丁山,我不知道如何是好。难道你不知道吗?”

薛丁山听到这儿,当时可笑了。丁山一琢磨:“怎么你不报仇,还想嫁给我?这可真是无稽之谈。”扑愣抖枪,又战。薛丁山这条枪,前一枪后一枪,左一枪右一枪,围着樊梨花,如同雨点相仿。

樊梨花躲躲闪闪,招招架架。可是薛丁山摆枪不放。就在这个时候,梨花女牙一咬,心一狠:也罢,你别以为我怕你,今天我给你两招,叫你瞧瞧我梨花女的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