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小楼的俯视图
猴山
太湖石群
别有洞天
石狮子
牡丹亭
狮虎馆
■核心提示
饭盒里装着最爱吃的水果零食,紧紧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满心欢喜逛动物园,这份儿时的开心,成为了保定几代人的记忆。无论是曾经的人民公园还是现今的保定动物园,这座走过了近百年的“北方园林”,始终保持着它特有的魅力。今年年初,动物园内的4处建筑还被确定为“保定市历史文化名城第三批历史建筑”。其实在动物园里,还“藏”有不少历史的印记。
□本报记者 宋文雅 通讯员王帅
说起保定动物园的前身,要追溯到1921年,是曾任民国大总统的曹锟动工兴建的“城南公园”。公园北依古城墙,南临府河,落成之时亭、台、楼、榭齐备,园中的“别有洞天”“双流交贯”等“八大景”更是盛名远扬。1936年,“城南公园”进行了修建和扩建,后改名为“人民公园”,面向社会开放。当时的“人民公园”中,就饲养了少量的动物进行展出,是河北省最早开始养动物的公园。
1994年,经过保定市人民政府批准,“人民公园”正式更名为“保定市动物园”。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北方园林,也重新焕发出了它的青春,逐渐发展成为一座集休闲娱乐、科普宣传、动物保护、科学研究为一体的专业动物园。
目前,动物园饲养展出的动物已达到96种1097头(只)。成功地繁殖了东北虎、非洲狮、黑鹳、丹顶鹤等一大批珍贵稀有动物,黑鹳已连续多年为全国最大圈养种群。
虽然几经改造修建,这座充满底蕴的“北方园林”主要格局仍传承了当年的自然式风格,有些景点至今保留完好,掩映在百年古树和四季花卉间,让园内的风景格外秀丽。6月26日,记者来到动物园,逐一探访“藏”在园内的几大文保单位。
■古城墙
根据资料记载,古城墙修建于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到明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由土城改建成形制宏伟、功能齐全、可攻可守的砖砌军事重城。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城墙才被逐年拆除。现仅存的一段为当时南城墙的一部分。从动物园北侧城墙可见,现存的城墙长545米,其中尚存有一矩形墩台。这段遗存的古城墙虽短,但它记录了保定古城的历代沧桑。1984年6月,古城墙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别有洞天
“别有洞天”景点,南面为太湖石叠砌的大型假山,北面有拱形土山做依托,洞由山体中部偏东穿过,砖拱结构,长11米,宽3.8米,高4米,起到联系南北景点的抑景、透景作用。
在“别有洞天”北口顶部,有汉白玉雕刻的观音像,两侧各有一尊石狮。洞门两侧矗立着载有建园史的两块汉白玉石碑,东侧墙壁上镶嵌的六块圆形汉白玉石刻,刻有恭亲王题“归去来辞”诗文。
■太湖石群
据文字考证,1921年,时任直鲁豫巡阅使的曹锟从圆明园内文渊阁,将这些太湖石运至保定修建曹锟花园(现动物园),形成曹锟花园中一处壮观、珍贵的太湖石景观,被称为“华北最大太湖石假山”景观。太湖石假山长68米,高8米,最宽处16米,呈“八”字形抱合。假山造型雄伟庄重,气势磅礴。远观峰、峦、洞、豁各种组合变化,近观石体瘦、皱、漏、奇,不禁使人赞叹所选石料的自然精细和高超的叠山技法。
此处太湖石假山被评为第三批保定市历史古建筑。
■猴山
据文字考证,猴山内的太湖石,也为曹锟从圆明园运至此处。为保护这些太湖石流失他处,1951年将此处改建为猴山,把这组太湖石圈在护栏内。猴山内的太湖石也被评为第三批保定市历史古建筑。
■石狮
据园林志记载,两尊石狮属明代。石狮高1.9米,造型端庄敦厚威武,整体比例均匀协调,雕工精细乖巧。1959年,两尊石狮从保定二中慈禧行宫发掘移至东风公园广场。2007年东风公园提升改造,遂安放在动物园内保护并观赏至今。
■牡丹亭
又名六角亭,没有具体文字记载其始建年代。据动物园内老职工介绍,牡丹亭始建于民国时期。该建筑也被评为第三批保定市历史古建筑。
■狮虎馆
狮虎馆没有具体文字记载其始建年代。据动物园内老职工回忆,该馆始建于1971年。狮虎馆为砖结构,属现代建筑风格。狮虎馆于今年被评为第三批保定市历史古建筑。
■八角小楼
据动物园内老职工回忆,八角小楼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小楼原为图书馆,后因某种原因(具体原因不详),小楼内的图书全部搬出,不再使用。今年,八角小楼被评为第三批保定市历史古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