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安全专业实务考点1、实现机械安全的途径与对策措施,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注安初级安全师考试资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注安初级安全师考试资料(注安其他安全专业安全考前必背知识点)

注安初级安全师考试资料

其他安全专业实务

考点1、实现机械安全的途径与对策措施

本质安全设计(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1、合理的结构形式

2、限制机械应力以保证足够的抗破坏能力

3、使用本质安全的工艺过程和动力源

4、控制系统的安全设计

5、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

6、机械的可靠性设计

7、遵循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原则

安全防护或补充保护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1.防护装置(固定式、活动式、联锁防护);

2.保护装置(1)联锁装置;(2)能动装置;(3)保持一运行控制装置;(4)双手操纵装置;(5)敏感保护设备;(6)有源光电保护装置;(7)机械抑制装置;(8)限制装置;(9)有限运动控制装置(也称行程限制装置))

【考点 2】砂轮机的安全技术要求

砂轮主轴

砂轮主轴端部螺纹旋向须与砂轮工作时旋转方向相反,砂轮机应标明砂轮的旋转方向;端部螺纹应足够长,切实保证整个螺母旋入压紧(L>1cm);主轴螺纹部分须延伸到紧固螺母的压紧面内,但不得超过砂轮最小厚度内孔长度的1/2 (h>H/2)。

砂轮卡盘

一般用途的砂轮卡盘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1/3 ,切断用砂轮的卡盘直径不得小于砂轮直径的 1/4 ;卡盘与砂轮侧面的非接触部分应有不小于1.5mm的足够间隙。

砂轮防护罩

(1)砂轮防护罩的总开口角度应不大于90°,如果使用砂轮安装轴水平面以下砂轮部分加工时,防护罩开口角度可以增大到125°。而在砂轮安装轴水平面的上方,在任何情况下防护罩开口角度都应不大于65°。

(2)砂轮防护罩任何部位不得与砂轮装置各运动部件接触,砂轮卡盘外侧面与砂轮防护罩开口边缘之间的间距一般应不大于15mm。

(3)防护罩上方可调护板与砂轮圆周表面间隙应可调整至6mm 以下;托架台面与砂轮主轴中心线等高,托架与砂轮圆周表面间隙应小于3mm 。

(4)防护罩的圆周防护部分应能调节或配有可调护板,以便补偿砂轮的磨损。当砂轮磨损时,砂轮的圆周表面与防护罩可调护板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l.6mm。

(5)应随时调节工件托架以补偿砂轮的磨损,使工件托架和砂轮间的距离不大于2mm。【考点 3】人机系统

1、人机特性比较强

人优于机器的能力:信号检测、图像识别、灵活性、随机应变、归纳、推理、创造性等。

机器优于人的能力:反应和操作速度快,精确性高,输出功率大,耐久力强,重复性好,短期记忆,能同时完成多种操作、进行演绎推理以及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等。

2、人机功能分配原则

适合机器的工作:笨重的、快速的、持久的、可靠性高的、精度高的、规律性的、单调的、高价运算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差的工作。

适合人的工作:研究、创造、决策、指令和程序的编排、检查、维修、故障处理及应付不测等工作。

3、人机系统可靠性计算

系统中人的可靠度计算r = a1a2a3(a1——输入可靠度;a2——判断可靠度;a3——输出可靠度)

人机系统的可靠度计算串联系统:Rs = RH·RM(Rs——人机系统可靠度;RH——人的操作可靠度;RM——机器设备可靠度)

【考点 4】电击类型和电伤

电击类型:

1、根据电击时所触及的带电体是否为正常带电状态分类——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2、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分类——单线电击、两线电击和跨步电压(20m )

电伤——电烧伤(最为常见的电伤,后果最严重)、 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

【考点 5】电击防护措施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

1、绝缘: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绝缘材料;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Ω

2、保护:遮栏高度不应低于1.7m,下部边缘离地不应超过0.1m。栅遮栏的高度户内不应小于1.2m、户外不应小于1.5m,栏条间距离不应大于0.2m;网眼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0.15m。

3、间距:在低压作业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在10kV作业中,无遮栏时,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7m;有遮栏时,遮栏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35m。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

1、IT 系统(保护接地):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不接地的配电网。在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RE≤4Ω。当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容量不超过100kV﹒A时,要求RE≤10Ω。

2、TT 系统(工作接地):采用 TT 系统必须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并优先采用前者。TT 系统主要用于低压用户,即用于未装备配电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型用户。

3、TN 系统(保护接零):TN 系统分为TN—S,TN—C—S,TN—C三种类型。

注 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应超过4Ω ,在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允许放宽至不超过10Ω;保护导体截面面积合格。有机械防护的 PE 线不得小于2.5mm2,没有机械防护的不得小于4mm2。铜质 PEN 线截面积不得小于10mm2,铝质的不得小于16mm2。

双重绝缘(防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

工作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2MΩ;保护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5MΩ;加强绝缘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7M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标志。“回”作为II类设备技术信息一部分标在设备明显位置上。【重点】手持电动工具应优先选用II类设备;在潮湿场所及金属构架上工作时,除选用特低电压工具外,也应尽量选用II类设备。

安全电压(兼防直接接触和防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

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42V 特低电压;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 或 24V 特低电压;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12V 特低电压;水下作业等特殊场所应采用6V 特低电压。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0.006、0.01、0.015、0.03、0.05、0.075、0.1、0.2、0.3、0.5、1、3、5、10、20A 共 15 个等级。其中,0.03A及其以下者属高灵敏度,主要用于防止各种人身触电事故;0.03A以上至1A 者属中灵敏度,用于防止触电事故和漏电火灾;1A 以上者属低灵敏度,用于防止漏电火灾和监视一相接地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