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药学部 雷检


紫苏 一种散发着迷人幽香的植物。在中式菜肴里,它是独具芬芳的一款香料;而在日本料理,它是万肉丛中的一抹翠色;同时,本草纲目上的它是解蟹毒的神器;它还有个文艺的别名:荏苒。荏苒:犹“渐冉”,意指时光渐渐过去。出处是汉·丁廙妻《寡妇赋》:“时荏苒而不留,将迁灵以大行。”但在古代“荏苒”最开始指代的是特殊的植物紫苏--白苏。

万绿从中一抹紫

紫苏随处可见(闻香识紫苏)(1)

在乡间杂草丛生的地方有一种奇怪的草,它的叶片是紫色的,人们叫它“紫苏”。紫苏,别名:桂荏、白苏、赤苏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展平后呈卵圆形,边缘锯齿状,叶片为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背面紫色,多皱缩,有细绒毛,气清香,味微辛,万绿从中很容易发现它的身影。

浑身都是宝,功效不一般

紫苏随处可见(闻香识紫苏)(2)

止痛安胎、理气宽中

发表散寒,和胃止呕

消炎,抗过敏

紫苏叶中含有一种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过敏活性,而紫苏的提取液能显著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拮抗组织胺所致的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现了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

抗氧化

紫苏子中含有迷迭香酸,能显著清除超氧阴离子,负氧离子和降低丙二醛和单胺氧化酶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其抗氧化活性比维生素C高。

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紫苏油能显著降低高脂TG和TC浓度,富含α-亚麻酸的苏子油能够改变脂肪酸的含量,可用于调节血脂。

理性对待

1、辛温耗气,温病气虚和表虚者慎服

2、忌与鲫鱼同吃(与鲫鱼同服易出现中毒症状,还会引发毒疮)

3、一次不能过量服用(紫苏中含有大量草酸,在人体内遇上钙和锌便生产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消化,在人体内沉积,损伤人体的神经,消化系统和造血功能。)

4、不宜长时间煎煮(紫苏叶含有挥发油,不宜久煎,煎煮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0分钟内)

药食两用

舌尖上的美味

(1)天然食用色素

明代李时珍曾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可见紫苏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很常见。国人用紫苏烹制各种菜肴,紫苏子用于肉类食品的调料,也用来制作紫苏芝麻盐。

(2)天然调料

汉代牧乘的《七发》中吴客向楚太子描述饮食之美,讲到了“鲜鲤之鱠,秋黄之苏”。意思是用秋天的紫苏叶搭配生切鲤鱼片食用。

(3)天然防腐剂

在南方,在泡菜坛里放入紫苏叶或杆,可以防止泡菜液中产生白色的病菌。在韩国,紫苏用于制作泡菜,紫菜泡菜罐头在全世界的韩货商店中都有销售。

中药界的良药

用于风寒感冒:《名医别录》记载“主下气,除寒中。”紫苏叶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服;如表症兼有气滞,又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用于胸闷,呕恶等症:紫苏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无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临床常与香薷配伍应用。

解鱼蟹毒:《金匮要略》中提到“治鱼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紫苏性辛温,能解鱼蟹毒,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常单用或配生姜合用。

用于妊娠呕吐,胎动不安,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服用后可达到止呕,安胎的效果,孕妇服用需经医生指导。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郭胜蓝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