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若论风流妩媚,无花能及杏花。

杏花的这一身“风流债”,向上算来,叶绍翁怕是难辞其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诗人笔下好端端的一枝报春红杏,不知怎的,竟被后人演绎出“红杏出墙”这么个暧昧的词语,杏花有知,大概也会哭笑不得吧。

清明时节杏花春雨何处觅(三春花事杏花)(1)

不过,这账其实也不能都算到叶绍翁头上。杏花开在阳春二月,此时早已冰雪全无,风清日暖,杏花又一向是蜂围蝶舞的做派,不似梅兰竹菊的君子淑女之姿。阳光晴好的天气里,高墙内探出的一枝风情万种的红杏,恰似红袄绣鞋的娇娘喜笑盈盈,怎能不叫人浮想联翩?事实上,早在叶绍翁之前,也有不少人写过探出高墙的风流红杏,比如唐代花间派词人温庭筠,本就词风旖旎多情,写起杏花来,更是得心应手:

杏 花

红花初绽雪花繁,重叠高低满小园。

正见盛时犹怅望,岂堪开处已缤翻。

情为世累诗千首,醉是吾乡酒一樽。

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

再往近了说,同处南宋的另一位诗人张良辰也写过“谁家池馆静萧萧,斜倚朱门不敢敲。一段好春藏不住,粉墙斜露杏花梢。”这一首,与叶诗显然就更有渊源了。也是满园的红杏,也是一样的高墙,也是一般藏不住的春色。这也难怪,如果你见过二月里怒放的杏花,看到过那一树丰腴袅娜的花朵,如烟如霞的红红白白,闻到过杏花的脂粉香味,你就会发现,这场景真就是那样的喧嚣热闹,风情万种。

清明时节杏花春雨何处觅(三春花事杏花)(2)

不过说到底,杏花也不总是要“出墙”的。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从“风吹梅蕊闹,雨红杏花香”,到“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杏花可以是温柔的春天,可以是活泼的少女,也可以是柔软的希望。

清明时节杏花春雨何处觅(三春花事杏花)(3)

要说希望,杏花开时,对古代的读书人来说,还真的是充满希望的时候,因为古时候的会试就在这个时候进行。会试相当于今天的高考,自然颇受重视,唐代时人们每年都会开Party庆祝新科进士,称为“曲江会”,而这场杏花盛放的集宴,可以说是许多读书人的终极梦想了。唐代诗人郑谷就曾特地作《曲江红杏》,记录下了这一盛况:

曲 江 红 杏

遮莫江头柳色遮,日浓莺睡一枝斜。

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及第花”这个名字,也从此成为了杏花的“雅号”。

中榜了自然是春风得意,那不幸落榜呢?落榜的人,也写杏花,不过这回可就是“杏花零落”了。张籍的“今日春光君不见,杏花零落寺门前”,唐伯虎的“桃叶参差谁问渡,杏花零落忆提名”,都是此意。

清明时节杏花春雨何处觅(三春花事杏花)(4)

但也有例外。郑谷的好友高蟾家境贫寒,累举不第,但这并不是因为他资质平庸,而是晚唐的科举制度徇私舞弊已颇为严重,为人光明磊落的高蟾又不肯同流合污。在一次落榜后,他想像着曲江宴上的热闹景象,怀着无限酸楚和怨愤,也向高侍郎赋赠了一首红杏诗:

上 高 侍 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原来,那正春风得意的红杏,是因为有云可倚,而他这朵秋江芙蓉,却受不到东风的眷顾啊!这首诗还真的打动了高侍郎,在他的大力举荐下,高蟾第二年就看到了曲江的杏花。

可见,杏花本是一样的花,到了不同人眼里,也就开出了不同的样子。王国维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色彩",想来就是这个道理吧。

赏花,终究赏的是一份心境,一种品格。若是今年杏花开放时,能够自在地出门看一看,我想,那将是往年都未有过的喜悦。

清明时节杏花春雨何处觅(三春花事杏花)(5)

来源|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靳舒馨 编辑 | 裴津媛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