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阜阳城市圈”成为全市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合肥都市圈联动阜阳城市圈发展,既是对阜阳城市圈的“盖戳认定”,也令阜阳全市乃至周边县域充满期待,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阜阳未来有多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阜阳未来有多大
连日来,“阜阳城市圈”成为全市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合肥都市圈联动阜阳城市圈发展,既是对阜阳城市圈的“盖戳认定”,也令阜阳全市乃至周边县域充满期待。
阜阳城市圈,是个什么圈?合肥都市圈联动阜阳城市圈,又将怎样联动?阜阳城市圈规模几何?
记者梳理发现,所谓城市圈,一般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周边区域、促进共同发展的城市功能地域。与其类似的是都市圈,一般指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核心,以核心城市的辐射距离为半径,所形成的功能互补、分工合作、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区域。从范围上来说,城市圈一般小于都市圈。
打造城市圈,阜阳有着较为优越的条件:阜阳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人口超千万地级市,以阜阳为中心150公里半径内有6500万人口,以人为中心的消费市场广阔,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潜力巨大,具备打造区域商务、科创、医疗、教育、文旅中心的条件。阜阳地处武汉、郑州、合肥、徐州、南京等大城市的围空区,目前,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0万人,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300万人以上,具备成长为合肥至郑州600公里范围内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天然禀赋。
阜阳城市圈,能够“圈”多大?目前,省、市官方层面均未明确具体范围,但此次省党代会“官宣”之后,广大网友已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不少网友认为,阜阳城市圈,核心区域应为阜阳8个县市区,扩展区或包括阜阳所能辐射到的周边市县。
也有热心网友对阜阳城市圈进行了更为精确的“画像”——以“阜阳机场 阜阳西站”为中心,方圆100公里范围内的县域为城市圈成员。这,也是阜阳力所能及的区域范围。阜阳“划圈”底气何在
以一座城市“划圈”,最关键的是这座城市要成为中心城市。放眼全国,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沈阳都市圈、重庆都市圈、西安都市圈等,无不是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
阜阳“划圈”发展,底气何在?——从政策方面来看,国家、省高度重视阜阳发展,相继赋予了新定位、新使命。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徐州、衢州、安庆、阜阳等区域重点城市建设。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促进洛阳、襄阳、阜阳、赣州、衡阳、大同等区域重点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将阜阳与中部其他省份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并列提名。
《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也提出,加强阜阳区域重点城市建设,依托商合杭、郑阜高铁开通运营等有利条件,打造重要的国家综合物流枢纽载体城市,成为带动皖北、支撑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还要求阜阳努力把发展差距转变为后发优势,加快建设皖北“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打造欠发达地区整体提升的样板。
——从发展基础来讲,“十三五”期间,阜阳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省重要的增长极,近十年GDP增幅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2位,2020年经济总量跃升至全省第4位、继续位居全国百强;城市商业魅力居全国第73位、城市基础设施居全国第25位、城市金融竞争力居全国第83位;首创首成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全国数字城市、数字经济“双百强”。
发展基础良好,成长的态势更是强劲。今年前三季度,阜阳实现生产总值2300.4亿元,同比增长10.4%,两年平均增长6.3%。其中,工业投资、民间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12项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方阵。
——从战略机遇分析,当前,阜阳既面临重大战略叠加覆盖、政策效应加速释放、产业链供应链调整重构、市场潜力集中迸发、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等历史机遇,又拥有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双桥头堡”的区位优势、铁公机水四位一体尤其是京港台高铁交汇的交通优势、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的政策优势、“百亿粮仓”种养循环的农业优势、千万人口及辐射周边消费的人口优势等五大优势,有利于加快建设皖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中原地区新兴制造业和新能源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区域性绿色消费中心。
“阜阳有基础、有实力建设城市圈,更有能力把城市圈建好。”有分析人士认为,在武汉、郑州、合肥、徐州、南京等大城市的围空区中,阜阳最有基础成长为区域中心城市并带动周边地区协同发展。从“双城联动”到“双圈联动” 从“推进合肥都市圈联动阜阳城市圈发展”,到“阜阳城市圈与合肥都市圈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一个多月来,安徽省、阜阳市党代会都提到了合肥都市圈与阜阳城市圈“双圈”联动。
事实上,作为“双圈”核心——合肥、阜阳两城的互动,正变得愈加频繁。
早在2009年,阜阳市便与合肥市签署结对合作框架协议,此后,双方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广泛合作。
2011年12月,阜合现代产业园区建立。作为南北合作共建的标杆,“十三五”期间,园区形成了12平方公里的建设框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2亿元,年实现财政收入5.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1亿元。“阜阳新高地、皖北小合肥”的品牌形象加快铸就。通过加强产业协作和要素互补,阜阳积极参与合肥“芯屏汽合”产业分工,为合肥输出了大批优质劳动力资源和农副产品。
不仅是共建园区,近年来,合肥、阜阳两市间的县域合作也进一步强化,巢湖市、庐阳区、长丰县、肥西县,分别结对帮扶颍东区、临泉县、颍上县、阜南县。
在深化教育等领域对接交流的同时,阜阳市还积极推动开放协同创新,会同合肥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争取一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省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有分析认为,“双圈”联动绝不是简单的“双城”互动,但“双城”互动却可以为“双圈”联动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合肥、阜阳两市在前期合作共建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正在谋划推进新一轮合作共建,不断拓展深化合作领域,在更大范围内推进优势互补,为推动新阶段皖北地区全面振兴增添新动能:
突出园区共建。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将阜合园区建成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试验区、全省合作共建样板园区,力争到2025年,建成区达15平方公里以上,实现年经营收入3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20亿元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年规上工业总产值500亿元以上。
深化县域结对。继续做好肥西县与阜南县、长丰县与颍上县、庐阳区与临泉县、巢湖市与颍东区结对共建,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并不断拓展合作范围。同时,强化产业协同,充分发挥合肥“芯屏汽合”等优势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按照“龙头 配套、延链 补链”模式,引导企业强化合作,加大光电显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对阜阳市配套项目支持带动力度。
推动人才流通。充分发挥阜阳市人力资源和职业教育优势,加大“订单式”技能培训力度,为合肥发展提供优质技工人才。推动高层次人才流通,共享两地人才优惠政策。推进市场共享,发挥阜阳政策、市场等优势,引导合肥企业在阜阳设立制造业基地和区域销售总部等。
“当前,合肥、阜阳两城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前不久,江淮汽车又进一步加大了在阜投资,拟将阜阳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到10万台/年,直接投资约30亿元,吸引200家配套企业落户,形成年产值超300亿元的汽车集聚区。”有观察人士分析,合肥、阜阳两市的互动,为“双圈”联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信随着省级层面的实施细则及两地支持政策的落地,合肥都市圈联动阜阳城市圈的格局必将形成,“圈内”发展水平也将迈上新台阶。
弄潮儿向潮头立。在加快形成合肥都市圈与阜阳城市圈“双圈”联动格局的新征程上,阜阳人正激情抒写新篇章!
一个令人期待的收获季节,正扑面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