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硝烟四起,群雄争鹿雄州大地上从来都在演绎群雄争霸的场景,在这个时间段又上演了一次精彩绝伦的重大战役,这次战役可以说是群雄逐鹿中原的开端,也是雄州大地上最早的,有史记载的一次地道战役昔日威震塞北的白马将军公孙瓒和袁绍两个河北最重要的军事集团在这里展开了旷日之久的大战,这场战争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其中细节且听我慢慢道来 汉初平四年(193年),公孙瓒杀了刘虞之后,得到了整个幽州,日益骄矜,不恤百姓,记过善忘,睚眦必报但公孙瓒杀幽州刺史刘虞,是他犯下的最大错误因为刘虞无论在幽州还是鲜卑、乌桓部落都深得人心因此刘虞被杀后在其子刘和及外族部落联合进攻下,难以坚守幽州,在与袁绍争夺冀州中也连连败北无奈之下公孙瓒败退到了易县(今雄安新区雄县),转攻为守,开始搞起了屯田改变战略战术的公孙瓒焕发了第二春天,退守易县的一年之后,公孙瓒击破了袁绍的大将麴义,报了当初界桥之战的一箭之仇此时,他听信童谣“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选择易城之地筑京而固守这句童谣是什么意思呢?翻阅史料没有记载,我这里就斗胆按照我的理解说一下就是在燕国南界,赵国北端一线交界处.有这么一块地方土地地质比较坚硬,就像磨刀石一样坚固,如果在这个地方建造防御工程,以躲避强敌的进攻是最佳选择那么这个童谣是谁传出来的呢?应该是从袁绍那边传过来了,目的就是给公孙瓒来个瓮中捉鳖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不是给袁绍扣帽子吗?绝对不是,各位看官别忘了,袁绍手下有一个将军名叫崔巨业这个崔巨业虽然和公孙瓒在拒马水有过激烈交锋,而且吃了败仗拒马水之战的地点就是在今天的白沟河附近,但是因为史料比较少,因此没有单独把这场战役作为一个章节但是这却是公孙瓒在雄安新区这个地方少有的一场胜利虽然崔巨业吃了败仗,但是袁绍并没有责怪他,而且继续委以重任就因为崔巨业有不同于其他将领的地方,崔巨业还是一名星象专家会看相崔巨业给袁绍献策四处散布这些谣言,来迷惑公孙瓒偏偏公孙瓒这厮就相信了"中央不合大如砺”之言,选距易城约四公里之处为”砺”而筑京这块地方在哪儿?应该是现在雄县的”西楼村”一带此地北有大清河绕易城城南而走,西 、南、东皆有白洋淀之水所临.故公孙瓒在”西楼”之地”围堑筑京”其不但固守,且屯田力耕,我在这里休养生息,静观天下之变公孙瓒依据兵法”百楼不攻”来建造”营楼橹十重”实为以易京楼为中心, 共有十道壕堑所围层层叠叠的”营楼碉群”按《英雄记》记载:”瓒诸将家家各作高楼,楼以千计”这是一个庞大数字!上千高楼怎么摆? 每道壕堑间隔应在100--200米之间(以弓箭射为距)展开以易京楼为中心计算,100米开外为第二圈,筑京3个,第三圈6个,第四圈套12个……第十圈则为768座营楼, 十道壕堑共1533座营楼,实际上是一个直径2公里范围的碉堡城,并由家族来守卫在这个区域内,人们可屯兵休养亦可屯田力耕,以作休养生息在冷兵器时代,攻城实为下策,费时费力,死伤惨重,经济能力也难以承受百楼不可攻打,修上千座高楼就更难攻了而且公孙瓒据有”300万斛”粮食1斛等于10斗,即有3000万斗粮食按当时一个士兵每月需16斗粮计算,一年为192斗/人3000万可供3万人吃五年!况且公孙瓒采取”屯田力耕”也是顺应形势需要、保障后勤供给当袁绍连年攻而不克,欲求和解时,公孙瓒竟利令智昏地说:”当今四方虎争,无有能坐吾城下相守经年者明矣,袁本初其如我何!”公孙瓒作为威震塞北的白马将军不仅进攻起来凌厉无比,玩防守也是得心应手易京楼用铁做门,里面居住的只有公孙瓒和他的妻妾,七岁以上的男人是不准进入的公孙瓒训练妇人大声喊,声音能传数百步,文书靠绳子系上楼台,依靠这种方法向属下传递命令公孙瓒可谓是把深居简出玩到了极致公孙瓒手下将领有自己的儿子公孙续、赵云、田楷、田豫和关靖等人,赵云因为哥哥去世回家乡守灵不在易京楼袁绍本想来个瓮中捉鳖,可没想到公孙瓒把易京楼建设的如此坚固,可以说易京楼让袁绍吃尽了苦头袁绍见硬的不行,便打起了感情牌,袁绍写信给公孙瓒,根据《魏晋春秋》中《袁绍与公孙瓒书》的原文曰:"孤与足下,既有前盟旧要,申以讨乱之誓,爱过夷叔,分著丹青,谓为旅力同轨,足踵齐晋,故解印释绂,以北带南,分割膏腴,以奉执事,此非孤赤情之明验邪?岂寤足下弃烈士之高义,寻祸亡之险踪,辍而改虑,以好易怨,盗遣士马,犯暴豫州始闻甲卒在南,亲临战陈,惧于飞矢迸流,狂刃横集,以重足下之祸,徒增孤之咎衅也,故为荐书恳恻,冀可改悔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诈,谓天罔可吞,豪雄可灭,果令贵弟殒于锋刃之端斯言犹在於耳,而足下曾不寻讨祸源,克心罪己,苟欲逞其无疆之怒,不顾逆顺之津,匿怨害民,骋於余躬遂跃马控弦,处我疆土,毒遍生民,辜延白骨孤辞不获已,以登界桥之役是时足下兵气霆震,骏马电发;仆师徒肇合,机械不严,强弱殊科,众寡异论,假天之助,小战,遂陵蹑奔背,因垒馆谷,此非天威棐谌,福丰有礼之符表乎?足下志犹未厌,乃复纠合馀烬,率我蛑贼,以焚爇勃海孤又不获宁,用及龙河之师羸兵前诱,大军未济,而足下胆破众散,不鼓而败,兵众扰乱,君臣并奔此又足下之为,非孤之咎也自此以后,祸隙弥深,孤之师旅,不胜其忿,遂至积尸为京,头颅满野,愍彼无辜,未尝不慨然失涕也后比得足下书,辞意婉约,有改往脩来之言仆既欣於旧好克复,且愍兆民之不宁,每辄引师南驾,以顺简书弗盈一时,而北边羽檄之文,未尝不至孤是用痛心疾首,靡所错情夫处三军之帅,当列将之任,宜令怒如严霜,喜如时雨,臧否好恶,坦然可观而足下二三其德,强弱易谋,急则曲躬,缓则放逸,行无定端,言无质要,为壮士者固若此乎既乃残杀老弱,幽土愤怨,众叛亲离,孑然无党又乌丸、濊貊,皆足下同州,仆与之殊俗,各奋迅激怒,争为锋锐;又东西鲜卑,举踵来附此非孤德所能招,乃足下驱而致之也夫当荒危之世,处干戈之险,内违同盟之誓,外失戎狄之心,兵兴州壤,祸发萧墙,将以定霸,不亦难乎前以西山陆梁,出兵平讨,会麹义馀残,畏诛逃命,故遂住大军,分兵扑荡,此兵孤之前行,乃界桥搴旗拔垒,先登制敌者也始闻足下镌金纡紫,命以元帅,谓当因兹奋发,以报孟明之耻,是故战夫引领,竦望旌旆,怪遂含光匿影,寂尔无闻,卒臻屠灭,相为惜之夫有平天下之怒,希长世之功,权御师徒,带养戎马,叛者无讨,服者不收,威怀并丧,何以立名?今旧京克复,天罔云补,罪人斯亡,忠干翼化,华夏俨然,望於穆之作,将戢干戈,放散牛马,足下独何守区区之土,保军内之广,甘恶名以速朽,亡令德之久长?壮而筹之,非良策也宜释憾除嫌,敦我旧好(若斯言之玷,皇天是闻"袁本初这篇文章洋洋洒即回顾了两人曾经的革命友谊,有提出了重归于好的请求,还有联合起来一起南下争霸天下的愿望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公孙瓒根本就不理睬袁绍的好意,反而加强了易京楼的守备袁绍无奈的望着易京楼,继续连年攻打却无从下口而曹操的势力正在逐渐扩大,袁绍感到曹操给自己带来的压力日益增长,自己的军队迟迟无法给公孙瓒致命一击,非常急躁这个时候已经归顺袁绍的大将张郃站了出来,张郃的老家就是鄚州,所以在自己的家乡作战,张郃对当地的地形再熟悉不过他献计袁绍采取地道战术和火攻战术即正面加强军事攻击力量,然后派出一支军队负责挖地道直通易京楼,然后以火烧之袁绍听后转忧为喜采纳了张郃的建议,并让张郃带队负责挖地道袁绍则亲自出马,率领大军剑锋直指易京袁绍一路上攻势凌厉,势如破竹可让他都不敢相信的是,对手是当年那个数度把自己逼入绝境的白马将军公孙瓒各军之间完全没有协同作战的意思,士气极其低落,只要一被围困,公孙瓒方的绝大多数将领都会选择立刻投诚,或则弃军而逃就算遇上一两个有点儿骨气的汉子,他们的部下也会密谋背叛,或者暗杀,或者捉来献给袁绍总之一路上袁绍摧枯拉朽,军事演习一般就推进到公孙赞自以为“百楼不攻”的易京城下而这一切的根源,源于公孙瓒一条极其愚蠢的军规公孙瓒可能是宅的时间太长,以至于连家门都不想出,为了防止易京周边的部下打扰自己清净的宅男生活,公孙瓒下令:你们以后再被别人打的时候,别老想着叫我出来收拾残局,叫我我也不会救你们的公孙瓒还给自己的宅男行为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现在如果我救了一个,那其他人遇到此类情况,势必不会卖力作战,等着我去救他们,那我还不得忙死?” 所以,公孙瓒的手下一被袁军包围,就处在一种毫无希望可言的绝境中:守无可守之力,救无来救之兵,外边的世界是强大的袁绍,围中坐吃山空焉能不降?十道战壕很快就被袁绍占领,战壕反而成了围困公孙瓒的屏障,这回轮到公孙瓒自吞苦果了,他站在易京城楼上,看着四周黑压压的敌军,遥想当年所向披靡的时候,心中涌现无限悲凉这时候的公孙瓒分明感觉到苍凉的暮色中透出肃杀的冬景城下一望无际的灯球火把,在他眼中化成了一条翻腾的火龙,伺机把自己焚为灰烬公孙瓒将自己的儿子公孙续叫来,对他说“我们现在危如累卵,为今之计,唯有向黑山军求援了”公孙续随即作为使者,趁夜出城公孙瓒还不放心,关靖给公孙瓒打气“只要咬咬牙把最困难的这段时间熬过去,袁绍早晚会自己撑不下去的,等袁绍一走,这花花世界自然又重属主公”这几句劝告正合公孙瓒的心意,于是借坡下驴打消了出城打游击的计划完全占领了外围的袁军不紧不慢地将易京围了个水泄不通,公孙瓒只能死守防御工事,相持日久公元199年春,公孙瓒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援军的消息公孙续带着黑山大帅张燕,率领黑山军的十万兵,匆匆分三路而来,要与公孙瓒里应外合破围公孙瓒作为易京的最高统帅,这段时间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他时常会从易京轰然崩塌的噩梦中惊醒在城中可以清晰的听到从地下传来的隆隆鼓角所发出的杀伐之声,一听说援军随时可能到达,早已按捺不住的公孙瓒马上秘密派人潜出包围圈,把自己的亲笔信交给公孙续,约定举火为号,里应外合大破袁军为了配合城外援军的行动,公孙瓒亲自率领最精锐的五千铁骑,埋伏在易京城北地势低洼的地区,等城外一发信号,就跟袁军决一死战公孙瓒在约定好的时间,果然看到了城外燃起的滚滚狼烟公孙瓒杀伐果断大开城门,率领铁蹄突袭而出但是在城外等着他们的根本不是说好的援军,而是一层层敌军伏兵的包围发现形势不妙公孙瓒马上率亲兵突围,丢下大多数军队逃回城中公孙续跟张燕压根没到,而信号自然是袁绍让人放的公孙瓒派遣的使者根本没能突出包围圈,就被巡逻兵抓到了袁绍面前果断弃暗投明的使者将公孙瓒的计划和盘托出,袁绍决定将计就计他立刻让善于模仿他人笔迹的陈琳,重新写了一封信:袁家军对易京的攻势,一定是受到了神鬼的协助易京城已经是危如累卵,随时可能陷落接到信的公孙续将信将疑,故意放缓了行军速度公孙瓒出城战败的消息传来,公孙续与张燕马上前队变后队,退回太行山中,将援救易京抛到了九霄云外此时张郃带领的那支工兵部队,已经在易京城下挖掘地道挖到易京中的碉堡地基,就进行破坏工兵将原本的石质地基换成木质,等工程技术人员认为足以导致碉堡整个坍塌的程度,就用火将木质地基全部烧毁孤立无援的公孙瓒看到一座座城楼由外而内,纷纷轰然倾倒在无边的地火中,袁绍军神鬼一般从地下涌出,料想自己所在的天守阁也势必难以幸免绝望之中的公孙瓒亲手将留在城中的妻儿姊妹全部绞杀,随后点燃熊熊烈火自焚于天守阁,一方霸主就这样草草收场袁绍看到易京楼主楼起火,不由得哈哈大笑,自叹道“公孙瓒啊公孙瓒你固若金汤的易京楼就是你的葬身之所袁绍马上派兵寻找公孙瓒的下落很快士兵们给袁绍带来了满意的答案,公孙瓒那烧焦的首级袁绍立刻将这颗头颅转赠给远在许都的曹操,高姿态恫吓下一轮的对手此时的厮杀仍在继续,对公孙瓒忠心不二的大将田楷不愿独活仍然挥舞长矛奋力厮杀,终被大将张郃所杀而公孙瓒手下另一个将领关靖因为力劝公孙瓒不要突围,而自咎不已既然主公已殁,我当随之关靖也义无反顾的冲入袁绍军中,在最后自杀式的突击中力战而死不久后,公孙续在太行山中被屠各胡部落攻杀自此公孙瓒势力被袁绍吞下,彻底退出了群雄争霸的舞台而雄安新区鄚州人张郃在此战中锋芒毕露,升为宁国中郎将,成为袁绍军中继麴义之后一颗新的冉冉升起的将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史说雄安之四十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史说雄安之四十六(史说雄安之十五)

史说雄安之四十六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硝烟四起,群雄争鹿。雄州大地上从来都在演绎群雄争霸的场景,在这个时间段又上演了一次精彩绝伦的重大战役,这次战役可以说是群雄逐鹿中原的开端,也是雄州大地上最早的,有史记载的一次地道战役。昔日威震塞北的白马将军公孙瓒和袁绍两个河北最重要的军事集团在这里展开了旷日之久的大战,这场战争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其中细节且听我慢慢道来。 汉初平四年(193年),公孙瓒杀了刘虞之后,得到了整个幽州,日益骄矜,不恤百姓,记过善忘,睚眦必报。但公孙瓒杀幽州刺史刘虞,是他犯下的最大错误。因为刘虞无论在幽州还是鲜卑、乌桓部落都深得人心。因此刘虞被杀后在其子刘和及外族部落联合进攻下,难以坚守幽州,在与袁绍争夺冀州中也连连败北。无奈之下公孙瓒败退到了易县(今雄安新区雄县),转攻为守,开始搞起了屯田。改变战略战术的公孙瓒焕发了第二春天,退守易县的一年之后,公孙瓒击破了袁绍的大将麴义,报了当初界桥之战的一箭之仇。此时,他听信童谣“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选择易城之地筑京而固守。这句童谣是什么意思呢?翻阅史料没有记载,我这里就斗胆按照我的理解说一下。就是在燕国南界,赵国北端一线交界处.有这么一块地方土地地质比较坚硬,就像磨刀石一样坚固,如果在这个地方建造防御工程,以躲避强敌的进攻是最佳选择。那么这个童谣是谁传出来的呢?应该是从袁绍那边传过来了,目的就是给公孙瓒来个瓮中捉鳖。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不是给袁绍扣帽子吗?绝对不是,各位看官别忘了,袁绍手下有一个将军名叫崔巨业。这个崔巨业虽然和公孙瓒在拒马水有过激烈交锋,而且吃了败仗。拒马水之战的地点就是在今天的白沟河附近,但是因为史料比较少,因此没有单独把这场战役作为一个章节。但是这却是公孙瓒在雄安新区这个地方少有的一场胜利。虽然崔巨业吃了败仗,但是袁绍并没有责怪他,而且继续委以重任。就因为崔巨业有不同于其他将领的地方,崔巨业还是一名星象专家会看相。崔巨业给袁绍献策四处散布这些谣言,来迷惑公孙瓒。偏偏公孙瓒这厮就相信了"中央不合大如砺”之言,选距易城约四公里之处为”砺”而筑京。这块地方在哪儿?应该是现在雄县的”西楼村”一带。此地北有大清河绕易城城南而走,西 、南、东皆有白洋淀之水所临.故公孙瓒在”西楼”之地”围堑筑京”其不但固守,且屯田力耕,我在这里休养生息,静观天下之变。公孙瓒依据兵法”百楼不攻”来建造”营楼橹十重”。实为以易京楼为中心, 共有十道壕堑所围层层叠叠的”营楼碉群”。按《英雄记》记载:”瓒诸将家家各作高楼,楼以千计。”这是一个庞大数字!上千高楼怎么摆? 每道壕堑间隔应在100--200米之间(以弓箭射为距)展开。以易京楼为中心计算,100米开外为第二圈,筑京3个,第三圈6个,第四圈套12个……第十圈则为768座营楼, 十道壕堑共1533座营楼,实际上是一个直径2公里范围的碉堡城,并由家族来守卫。在这个区域内,人们可屯兵休养。亦可屯田力耕,以作休养生息。在冷兵器时代,攻城实为下策,费时费力,死伤惨重,经济能力也难以承受。百楼不可攻打,修上千座高楼就更难攻了。而且公孙瓒据有”300万斛”粮食。1斛等于10斗,即有3000万斗粮食。按当时一个士兵每月需16斗粮计算,一年为192斗/人。3000万可供3万人吃五年!况且公孙瓒采取”屯田力耕”也是顺应形势需要、保障后勤供给。当袁绍连年攻而不克,欲求和解时,公孙瓒竟利令智昏地说:”当今四方虎争,无有能坐吾城下相守经年者明矣,袁本初其如我何!”公孙瓒作为威震塞北的白马将军不仅进攻起来凌厉无比,玩防守也是得心应手。易京楼用铁做门,里面居住的只有公孙瓒和他的妻妾,七岁以上的男人是不准进入的。公孙瓒训练妇人大声喊,声音能传数百步,文书靠绳子系上楼台,依靠这种方法向属下传递命令。公孙瓒可谓是把深居简出玩到了极致。公孙瓒手下将领有自己的儿子公孙续、赵云、田楷、田豫和关靖等人,赵云因为哥哥去世回家乡守灵不在易京楼。袁绍本想来个瓮中捉鳖,可没想到公孙瓒把易京楼建设的如此坚固,可以说易京楼让袁绍吃尽了苦头。袁绍见硬的不行,便打起了感情牌,袁绍写信给公孙瓒,根据《魏晋春秋》中《袁绍与公孙瓒书》的原文曰:"孤与足下,既有前盟旧要,申以讨乱之誓,爱过夷叔,分著丹青,谓为旅力同轨,足踵齐晋,故解印释绂,以北带南,分割膏腴,以奉执事,此非孤赤情之明验邪?岂寤足下弃烈士之高义,寻祸亡之险踪,辍而改虑,以好易怨,盗遣士马,犯暴豫州。始闻甲卒在南,亲临战陈,惧于飞矢迸流,狂刃横集,以重足下之祸,徒增孤之咎衅也,故为荐书恳恻,冀可改悔。而足下超然自逸,矜其威诈,谓天罔可吞,豪雄可灭,果令贵弟殒于锋刃之端。斯言犹在於耳,而足下曾不寻讨祸源,克心罪己,苟欲逞其无疆之怒,不顾逆顺之津,匿怨害民,骋於余躬。遂跃马控弦,处我疆土,毒遍生民,辜延白骨。孤辞不获已,以登界桥之役。是时足下兵气霆震,骏马电发;仆师徒肇合,机械不严,强弱殊科,众寡异论,假天之助,小战,遂陵蹑奔背,因垒馆谷,此非天威棐谌,福丰有礼之符表乎?足下志犹未厌,乃复纠合馀烬,率我蛑贼,以焚爇勃海。孤又不获宁,用及龙河之师。羸兵前诱,大军未济,而足下胆破众散,不鼓而败,兵众扰乱,君臣并奔。此又足下之为,非孤之咎也。自此以后,祸隙弥深,孤之师旅,不胜其忿,遂至积尸为京,头颅满野,愍彼无辜,未尝不慨然失涕也。后比得足下书,辞意婉约,有改往脩来之言。仆既欣於旧好克复,且愍兆民之不宁,每辄引师南驾,以顺简书。弗盈一时,而北边羽檄之文,未尝不至。孤是用痛心疾首,靡所错情。夫处三军之帅,当列将之任,宜令怒如严霜,喜如时雨,臧否好恶,坦然可观。而足下二三其德,强弱易谋,急则曲躬,缓则放逸,行无定端,言无质要,为壮士者固若此乎!既乃残杀老弱,幽土愤怨,众叛亲离,孑然无党。又乌丸、濊貊,皆足下同州,仆与之殊俗,各奋迅激怒,争为锋锐;又东西鲜卑,举踵来附。此非孤德所能招,乃足下驱而致之也。夫当荒危之世,处干戈之险,内违同盟之誓,外失戎狄之心,兵兴州壤,祸发萧墙,将以定霸,不亦难乎!前以西山陆梁,出兵平讨,会麹义馀残,畏诛逃命,故遂住大军,分兵扑荡,此兵孤之前行,乃界桥搴旗拔垒,先登制敌者也。始闻足下镌金纡紫,命以元帅,谓当因兹奋发,以报孟明之耻,是故战夫引领,竦望旌旆,怪遂含光匿影,寂尔无闻,卒臻屠灭,相为惜之。夫有平天下之怒,希长世之功,权御师徒,带养戎马,叛者无讨,服者不收,威怀并丧,何以立名?今旧京克复,天罔云补,罪人斯亡,忠干翼化,华夏俨然,望於穆之作,将戢干戈,放散牛马,足下独何守区区之土,保军内之广,甘恶名以速朽,亡令德之久长?壮而筹之,非良策也。宜释憾除嫌,敦我旧好(。若斯言之玷,皇天是闻。"袁本初这篇文章洋洋洒即回顾了两人曾经的革命友谊,有提出了重归于好的请求,还有联合起来一起南下争霸天下的愿望。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公孙瓒根本就不理睬袁绍的好意,反而加强了易京楼的守备。袁绍无奈的望着易京楼,继续连年攻打却无从下口。而曹操的势力正在逐渐扩大,袁绍感到曹操给自己带来的压力日益增长,自己的军队迟迟无法给公孙瓒致命一击,非常急躁。这个时候已经归顺袁绍的大将张郃站了出来,张郃的老家就是鄚州,所以在自己的家乡作战,张郃对当地的地形再熟悉不过。他献计袁绍采取地道战术和火攻战术。即正面加强军事攻击力量,然后派出一支军队负责挖地道直通易京楼,然后以火烧之。袁绍听后转忧为喜采纳了张郃的建议,并让张郃带队负责挖地道。袁绍则亲自出马,率领大军剑锋直指易京。袁绍一路上攻势凌厉,势如破竹。可让他都不敢相信的是,对手是当年那个数度把自己逼入绝境的白马将军。公孙瓒各军之间完全没有协同作战的意思,士气极其低落,只要一被围困,公孙瓒方的绝大多数将领都会选择立刻投诚,或则弃军而逃。就算遇上一两个有点儿骨气的汉子,他们的部下也会密谋背叛,或者暗杀,或者捉来献给袁绍。总之一路上袁绍摧枯拉朽,军事演习一般就推进到公孙赞自以为“百楼不攻”的易京城下。而这一切的根源,源于公孙瓒一条极其愚蠢的军规。公孙瓒可能是宅的时间太长,以至于连家门都不想出,为了防止易京周边的部下打扰自己清净的宅男生活,公孙瓒下令:你们以后再被别人打的时候,别老想着叫我出来收拾残局,叫我我也不会救你们的。公孙瓒还给自己的宅男行为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现在如果我救了一个,那其他人遇到此类情况,势必不会卖力作战,等着我去救他们,那我还不得忙死?” 所以,公孙瓒的手下一被袁军包围,就处在一种毫无希望可言的绝境中:守无可守之力,救无来救之兵,外边的世界是强大的袁绍,围中坐吃山空焉能不降?十道战壕很快就被袁绍占领,战壕反而成了围困公孙瓒的屏障,这回轮到公孙瓒自吞苦果了,他站在易京城楼上,看着四周黑压压的敌军,遥想当年所向披靡的时候,心中涌现无限悲凉。这时候的公孙瓒分明感觉到苍凉的暮色中透出肃杀的冬景。城下一望无际的灯球火把,在他眼中化成了一条翻腾的火龙,伺机把自己焚为灰烬。公孙瓒将自己的儿子公孙续叫来,对他说“我们现在危如累卵,为今之计,唯有向黑山军求援了。”公孙续随即作为使者,趁夜出城。公孙瓒还不放心,关靖给公孙瓒打气“只要咬咬牙把最困难的这段时间熬过去,袁绍早晚会自己撑不下去的,等袁绍一走,这花花世界自然又重属主公”。这几句劝告正合公孙瓒的心意,于是借坡下驴打消了出城打游击的计划。完全占领了外围的袁军不紧不慢地将易京围了个水泄不通,公孙瓒只能死守防御工事,相持日久。公元199年春,公孙瓒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援军的消息。公孙续带着黑山大帅张燕,率领黑山军的十万兵,匆匆分三路而来,要与公孙瓒里应外合破围。公孙瓒作为易京的最高统帅,这段时间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他时常会从易京轰然崩塌的噩梦中惊醒。在城中可以清晰的听到从地下传来的隆隆鼓角所发出的杀伐之声,一听说援军随时可能到达,早已按捺不住的公孙瓒马上秘密派人潜出包围圈,把自己的亲笔信交给公孙续,约定举火为号,里应外合大破袁军。为了配合城外援军的行动,公孙瓒亲自率领最精锐的五千铁骑,埋伏在易京城北地势低洼的地区,等城外一发信号,就跟袁军决一死战。公孙瓒在约定好的时间,果然看到了城外燃起的滚滚狼烟。公孙瓒杀伐果断大开城门,率领铁蹄突袭而出。但是在城外等着他们的根本不是说好的援军,而是一层层敌军伏兵的包围。发现形势不妙公孙瓒马上率亲兵突围,丢下大多数军队逃回城中。公孙续跟张燕压根没到,而信号自然是袁绍让人放的。公孙瓒派遣的使者根本没能突出包围圈,就被巡逻兵抓到了袁绍面前。果断弃暗投明的使者将公孙瓒的计划和盘托出,袁绍决定将计就计。他立刻让善于模仿他人笔迹的陈琳,重新写了一封信:袁家军对易京的攻势,一定是受到了神鬼的协助!易京城已经是危如累卵,随时可能陷落。接到信的公孙续将信将疑,故意放缓了行军速度。公孙瓒出城战败的消息传来,公孙续与张燕马上前队变后队,退回太行山中,将援救易京抛到了九霄云外。此时张郃带领的那支工兵部队,已经在易京城下挖掘地道。挖到易京中的碉堡地基,就进行破坏。工兵将原本的石质地基换成木质,等工程技术人员认为足以导致碉堡整个坍塌的程度,就用火将木质地基全部烧毁。孤立无援的公孙瓒看到一座座城楼由外而内,纷纷轰然倾倒在无边的地火中,袁绍军神鬼一般从地下涌出,料想自己所在的天守阁也势必难以幸免。绝望之中的公孙瓒亲手将留在城中的妻儿姊妹全部绞杀,随后点燃熊熊烈火自焚于天守阁,一方霸主就这样草草收场。袁绍看到易京楼主楼起火,不由得哈哈大笑,自叹道“公孙瓒啊公孙瓒!你固若金汤的易京楼就是你的葬身之所!袁绍马上派兵寻找公孙瓒的下落。很快士兵们给袁绍带来了满意的答案,公孙瓒那烧焦的首级。袁绍立刻将这颗头颅转赠给远在许都的曹操,高姿态恫吓下一轮的对手。此时的厮杀仍在继续,对公孙瓒忠心不二的大将田楷不愿独活仍然挥舞长矛奋力厮杀,终被大将张郃所杀。而公孙瓒手下另一个将领关靖因为力劝公孙瓒不要突围,而自咎不已。既然主公已殁,我当随之。关靖也义无反顾的冲入袁绍军中,在最后自杀式的突击中力战而死。不久后,公孙续在太行山中被屠各胡部落攻杀。自此公孙瓒势力被袁绍吞下,彻底退出了群雄争霸的舞台。而雄安新区鄚州人张郃在此战中锋芒毕露,升为宁国中郎将,成为袁绍军中继麴义之后一颗新的冉冉升起的将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