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检查”是在眼科经常听见的词,也是眼科的基本检查方法。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人类信息的90%依靠视觉获得,而全身活体血管,唯有眼底可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眼底检查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眼底?

眼底指的是视网膜、视神经乳头及脉络膜。眼底检查可以看到脉络膜的色泽、视网膜的血管、黄斑部的颜色、以及视神经乳头的形状、颜色、乳头凹陷的情形,有时可以看到脉络膜的大小血管。

看图就知道眼底有没有问题(竟能看出这么多问题)(1)

正常的眼底表现为:视神经乳头边界清楚,呈橙红色,生理凹陷无扩大及隆起,血管行径清楚,视网膜动静脉比约2:3,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视网膜平伏,未见出血、渗出。

眼底检查的重要性

眼底检查是全身检查中很重要的一环。除了可查出眼疾外,某些全身性疾病可借助眼底检查而了解病情。临床上有相当多的病例,是经由眼底检查才被发现患有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白血病、颅脑外伤、神经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会产生全身各部位小血管的变化。因为这种小血管在全身中,只有在视网膜上可以直接看到,所以透过眼底检查,可以检查出这些疾病是否已产生血管性的病变。并借此检查结果做出病程研判及治疗之参考。

眼底检查方法

常用的眼底检查方法包括: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眼底血管造影包括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及干涉光断层扫描仪(OCT)等。

常见眼底病变

高血压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两种全身疾病的眼底改变。

1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各种原因所致的高血压病可产生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是全身性病变在眼部的表现,通过眼底血管的检查,有助于对高血压的诊断及预后提供参考性的意见。

看图就知道眼底有没有问题(竟能看出这么多问题)(2)

慢性高血压发展缓慢,出现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视网膜水肿、出血和渗透出,视乳头病变等改变,但急进型高血压病因舒张压持续在高水平(130mmHg),视网膜小动脉和全身小动脉病情发展迅速,眼部主要改变为视盘水肿及视网膜水肿,还可见视网膜火焰状出血、棉绒斑,硬性渗出等,同时因出现严重的肾功能损害、心衰、高血压脑病(颅内压升高),预后较差。

在高血压病血压强烈升高时,视网膜可出现范围比较广泛的水肿混浊、出血和不同性质、形态的白色病灶,称为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是慢性进行性高血压病恶化或急性进行性高血压病的重要标志。

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的眼底检查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病,可影响全身各器官。但与眼睛的关系更为密切,可引起白内障、视网膜病变、暂时性屈光不正、眼外肌麻痹等,其中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糖尿病视网膜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微循环异常,它是导致年龄20-65岁的成人出现失明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与糖尿病的病程、发病年龄、遗传因素和控制情况有关。病程越长,发生率越高。30岁以前诊断糖尿病的病人,10年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约占50%,而30年后占90%,10%的糖尿病患者起病5-9年左右发生眼底病变血糖控制好的比控制不好的发生要晚。肥胖、吸烟、高血脂、高血压、肾病可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看图就知道眼底有没有问题(竟能看出这么多问题)(3)

通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从视网膜的微小血管出现轻微的退化开始。血管壁的一部分会向外膨出,而液体会开始从血管渗出到周围的视网膜组织。一般,视网膜的这些最初变化并不会导致任何视觉上的症状。但是,眼科专家可以通过适当的检查如眼底照相、眼底荧光造影等检查将它检测出来。

眼底病变的预防

1

定期检查,糖尿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是不可逆转的,必须早发现、早治疗,因此一定要定期检查视力及眼底。这是属于眼底疾病的预防方式之一。

看图就知道眼底有没有问题(竟能看出这么多问题)(4)

2

严格控制血压、血糖水平也是可以预防眼底疾病的发生的。

3

眼底疾病的预防还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戒除不良嗜好,戒烟,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和高脂肪的食品,适当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