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去来五帝中,帝喾(kù)绝对是个特殊的存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帝尧和帝喾什么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帝尧和帝喾什么关系(周两朝先祖是同一个人帝喾)

帝尧和帝喾什么关系

作者:归去来

五帝中,帝喾(kù)绝对是个特殊的存在。

首先,他上承黄帝、颛顼,下启尧、舜,算是从松散联盟到集权酋邦的过渡阶段。其次,在名字(或许是)前冠以“帝”字,他是独一号。

一、五帝中,帝喾是个独特的存在

关于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古今中外各不相同,比如埃及的法老,日本的天皇,伊斯兰国家的哈里发与苏丹,近代则有主席、总统、总督、国王等等。

远古冷兵器时代,用小斧作战的叫“兵”,在大将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警卫叫“士”,手持特大战斧的首领叫“王” ,使用带刃的木制武器者叫“帝”。

兵、士负责冲杀,王和帝则是统帅。

从这几个汉字的象形字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武器代表了使用者的身份与地位。上古三代,周代首领称王、商称帝、夏称后。“后”是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女人形象,显然是母系社会的遗风余韵。

五帝中,黄帝明显就是泛称,五方上帝中有中央黄帝之说,大意就是我们黄色族群的领导人,不具体指某个人。在此系列的第三篇《颛顼大帝与绝地天通》中我们知道,颛顼也不是人名。

后来的陶唐氏尧,有虞氏舜也是这个意思。“尧”者“高”也,所谓“陶唐氏尧”就是我们陶唐部落品行高洁的领袖。“舜”者“光明”也,“有虞氏舜”就是我们有虞部落光辉伟大的首领。并且《史记》中明确记载,尧和舜都是有名字的,尧叫放勋,舜叫重华。那么“喾”呢,是否也是民众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二、帝喾代表旺盛的生殖力

《史记.五帝本纪》说帝喾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颛顼的侄子,颛顼死后,帝喾即位做了部落联盟大酋长。帝喾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

他仪表堂堂,耳聪目明,仁德威严,温和守信,上应天意,明识鬼神,不偏不倚,抚爱万民,以至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风雨所及的地方,没有人不顺从归服。

又说帝喾有四子:长曰挚,次曰弃,三曰契,四曰尧。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昔高辛氏有二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沈。《左传·文公十八年》又记载: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从这些古籍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帝喾高辛氏是一个天生的圣人,并且生育力旺盛。

(女娲)

《新华字典》对“喾”字的解释只有一个意项: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名。

《说文解字》说:喾,古沃切,急告之甚也。意思就是说,读如“酷”,意为短促而紧急。

从音意分析,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娲”这个字。

“娲”通“呱”,只用于“女娲”一词,表上古母系部落之大酋长,用蛙声之“呱”寓意繁殖能力超强的伟大母亲。

而“喾”字本身意项单一,表示紧急、短促,与“呱”之音何其相似。同时,帝喾高辛氏也是子嗣众多,不但有挚、尧这些载诸史册的帝王,还有阏伯、实沈这些实力诸侯、八元等古代贤士,更加不可理解的是,竟然还有商族始祖契和周族始祖弃。

综合上述信息,可以说,女娲与帝喾都是人们假想出来的,生殖力旺盛的始祖形象,只不过一个代表母系时代,一个代表父系初兴。

三、商、周始祖不是帝喾后人

商朝一直有玄鸟生商的传说,说帝喾之妃简狄在野外沐浴时,恰好一只燕子飞过,又恰好产下了一粒鸟卵,她捡起来吞下,结果就怀孕生下了商祖契。

卵就是子,所以,契就以“子”为姓了。

周的始祖弃的出生也颇为神奇,说弃之母姜嫄,外出游玩踩了大脚印,回去就怀孕了,及至生下孩子又担心帝喾怀疑,偷偷扔到荒郊野外,取名为“弃”。

这孩子命大,一连扔了三次都没死,回去跟帝喾一说,帝喾说这是天意啊,抱回来吧。

还有一说契即是阏伯,他和弟弟实沈关系不睦,帝喾将他封于东方祭祀大火星,大火星又叫商星,所以,阏伯所居之地又叫商丘。而把实沈封与西方祭祀参星,分野在晋,也就是今天的山西。

(后稷)

参星酉时现于西方,商星卯时出于东方,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中有诗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极言人世的聚散乖离与命运的坎坷多舛。

弃也很厉害,因为从小善种菽麻,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尧时让他主管农业,后世尊称为“后稷”,奉为农神。到了舜的时代,他们又帮助大禹治水,立下不朽功勋,与法律始祖皋陶一起尊为“治水四贤”。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五帝本纪》)。

这很可疑,本来,姜嫄乃是帝喾元妃,简狄是次妃,舍弃和契而用挚和尧,这很不正常,除非弃和契不是帝喾的儿子。

吞燕卵而孕、履大人迹而孕,从故事的角度来看,弃和契还真不一定是帝喾的儿子。那么,他们又怎么有了父子关系的呢?

(姜嫄)

四、帝喾怎么与高辛氏和弃、契联系到一起的

《五帝本纪》中代系分明,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颛顼的侄子,尧是帝喾的儿子,舜是黄帝的八世孙,禹是黄帝之孙鲧的儿子,所谓“禅让”,不过是在他们一大家子内部客气客气。

到了商汤灭夏之时,他也要解决政权合法性问题,所以,也想往五帝家族上攀攀亲戚,于是,就找到了出身东夷的高辛氏,造出商族来源于高辛氏的传说,他的后代更加言辞凿凿,把始祖契硬塞给了帝喾做了儿子。

周武王灭了商朝,也怀着此种心态,先是让弃和契做了兄弟,弟弟管理不善,哥哥取而代之。弟弟是帝喾的儿子,哥哥自然别无选择,不但做儿子,还要让母亲做元妃,自己做嫡长子,这样看起来,周代商就更是合情合理。

(帝喾陵)

到了司马迁著《史记》的时候,这么多的材料让他老人家难以取舍,就出现了一篇文章中前后打脸的现象。

看了前文咱们大致有这么一个印象,帝喾不过是一个形象,并非真正的个体,那么,他又是如何与高辛氏联系在一起的呢?

辛者刑也,原意指用刀斧劈砍。高辛氏与高阳氏地域切近,应该就是高阳氏的衍生氏族,在颛顼联盟内部主管军事与刑罚。

后来,颛顼势弱,高辛部落取而代之。当商、周受女娲之启发,造出男性始祖帝喾时,自然要附会于史料,二者合流也便顺理成章了。

【作者简介】归去来,市级作协会员,非专家类历史爱好者。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潘金莲,一个因《水浒传》被骂了千百年的女人,到底该不该骂她?

今日霜降:打个电话问候下爸妈:“天儿冷了,加衣了吗?”

人类起源异说:大脚怪们或许才是地球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