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于跳蚤市场
现在闻名于世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和所有的知名品牌一样,都经历了一个从供求自然形成的萌芽阶段,经过市场的淘洗过程,一步步规范成形,成长发展变大变强。市场的出现,都是从有卖的有买的自然交易中诞生的,这就是市场的自然发生。
我就住在潘家园旧货市场附近,步行用不了十分钟就到,无论是最初的跳蚤市场,还是现在规模的市场,无不如此。更重要的是我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中。每到休息日必去,风雨无阻,就是非典时期都没有落过。它陪了我三十年,我切身目睹了它三十年。亲历记忆尤新。
上世纪九十年初期时候,最早的跳蚤市场在劲松小医院对面马路的便道上,从东到西一溜摆摊的。卖什么的都有,主要是旧物件。那时劲松中街现在电影院的那个位置左右是一个大集贸市场。我们的菜蛋肉都从那里买。尤其鸡蛋当时可以拿粮票换。大市场之外那些没有位置的就只好在附近摆摊了。尤其处理自家的旧物品,更是如此。九十年代初流行(流行一词是否合适?倒霉的下岗不是大家能选择的)下岗,附近下岗职工也开始加入跳蚤市场。
我每个礼拜天都去父母家看他们,从东到西必须完全穿过这个市场。最开始它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只是走过去而已。谁家没有旧东西,旧座钟、旧手表、旧话匣子(电子管收音机)、锈迹斑斑的钳子、剪子,连眼皮都不搭一下就过去了。
开始留意它是有一回突然发现一个杂货摊上放着几本旧书,蹲下来一看一本《毛主席诗词讲解》跃入眼帘,品相甚好,喜欢得不得了,一问价,“一毛钱”。心里这个乐。立刻交钱走人。从那以后,只要路过市场,一定逐个地摊地看,发现过几部一直喜欢又没有买到的好旧书。一来二去,越溜越起劲儿,不知不觉半天时间就过去了,渐渐的到父母家时就快中午。母亲每次都冲我说:“你那是来看我们呀,你是来吃饭的。”当时真的不能理解母亲的感受,现在当我也老了的时候,才体悟到老人切盼儿女的那份难以形容的情感。
跳蚤市场进展很快,一年多就发展延伸到了劲松电影院南边的十字路口,休息日的地摊几乎把路口的便道都摆满了,逛地摊的人,也是人挤人人挨人,你要是从那儿穿过,步履艰难。向南的马路两侧的旧房还没有拆。地摊最多的时候一直向南推到了现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北面的十字路口。市场之大起码得逛半天多,从早上进去到下午两点多能逛完就不错。
这时的市场,旧物品最多,其次是旧书刊,最后才是“古玩”与旅游纪念品。人们常说的藏品“捡漏”,出现在这个时期。一位古砚收藏者,靠着在这里的跳蚤市场淘的古砚,得到其开办古砚店专卖的第一桶金。他后来说在“潘家园”跳蚤市场二三十块钱可以买到品相非常好的清代古砚。“现在一二十万,也未见的能买到。”那个时期的市场,一东西便宜,二几乎没有假货,三还可以砍价。记得当时看上的东西,如果我转身就走,摊主会追过来,拉着我说“你回个价。”捡漏的特点不是便宜买贵点卖,而是价值天地之别。比如二块多的清末古籍,现在五千多,还买不着。真要就得去拍卖会上举。
快速发展期的旧货市场从跳蚤市场到世界知名品牌市场,不是一挥而就的事情,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
劲松小医院对面的便道路面很窄,东西长度很有限,最多也就可以容纳几十个地摊,加上便道路面狭窄,逛地摊的人大部分都得走马路牙子下面的马路,人一多就把路面堵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容管理部门整治了几次。地摊不能摆了。人们于是发现了劲松电影院南面十字路口向南的今之华威路,当时路两边全是平房,路面宽,便道也很宽。这条路比较长一直延伸到现在潘家园旧货市场西门还过去不少。
正是这样一个广阔的闲置空间,为跳蚤市场提供了大发展的机遇。当旧货地摊改道华威路两侧便道上时,市场一下子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几乎是一下子就发展壮大起来。
另一个更重要的事情是这里离市中心很近,交道便利,现在话说顾客流量充足。每逢双休日,这里都是满坑满谷,人挨着人,人挤着人,马路差不多被逛市场的人占去了一半。当时在所有的朋友中都管这个市场叫“劲松地摊”。然而市场此时并没有正式名字。很多人依旧延续着叫跳蚤市场。人们一说北京最大的跳蚤市场,就指这里。
在这个市场淘东西,还真有淘的感觉,您真得一个一个地摊仔细地看。这时的市场不分类,所有东西混杂一起。比如瓷器可能和旧电器放一块,民国老书可能和纪念品摆一堆。就拿旧书来说,也就几个专卖书的地摊,剩下的全是混在一处,需要认真地淘,才能淘出来。
当时淘到的一套精装本《王国维遗书》,就是在路东的一个卖旧日用品的地摊上发现的。书的品相非常好,几乎和新的一样。摆在百货里面非常显眼。那时正迷王国维,这之前淘到一套他的《观堂集林》,已是如获至宝,又巧遇这套精装美品,开心得不得了。翻了几册之后问价,答曰:“二百。”九十年代中期发一个月稿子,稿费也就二百出头,全买了书吃啥。反正二百买不起,不如索性一砍到底,卖就白捡,不卖拉倒。“35元,卖不?”对方摇头,只好转身走人,那人从地摊上迈过了,拉住我说:“给加点,怎么样。”我告诉他五十,多一分都不要了。拿回来后邀请几位书友来观摩,都说太值了,简直跟捡漏一样。买过一本周予同经学论文选,精装一册就五十元。有朋友说你刚干自由撰稿人,这么贵的书也敢买。和现在比《王国维遗书》就等于捡了一个大漏。
在这个阶段上的旧货市场淘旧书,淘古玩,淘旧货,流行着这样一个砍价的潜规则。出价你如果上来就拦腰一砍,那就肯定亏了。你就是从脚脖子上砍一下,人家照样赚。比如某东西出价100元,你回他半价,他立刻ok。你回他10元,他会让你加点,加多少你自己定。看过一个关于旧货市场今夕的报道,其中有一位受访的旧货商说,非常怀念九十年代,那时收旧货就是收废品,回来卖出了百分之一二百倍的价。一块钱进真能卖一百。如今旧货只能按质论价收上来,利润能有40%就真幸福了。
自然形成潘家园旧货市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华威路每到双休日,马路东西便道挤满了人,最后马路上都是人,导致公交车通过都非常困难。市容、工商联合整顿了几次之后,地摊市场没影了。偶尔会有三两个书摊出现,发现市容的车过了卷起地摊就跑。于是有一段时间,旧货市场偃旗息鼓。常逛地摊的人们感觉那叫一个郁闷。忽然有一天一位藏友来电话说,旧货市场开了。我问在哪。朋友说搬潘家园去了“离你那儿很近”。“怎么走?”书友细说顺着华威路往南走过与潘家园路相交的路口,在往南走,路东。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那叫一个兴奋。就等大礼拜去找了。
那天天没亮就起来了,太太疑惑地问:“你从来不早起,这早干嘛去?”我说潘家园旧货市场开张了,去看看。我从做自由撰稿人以来,从来都是夜里写稿到三四点,上午睡觉。以前去旧货市场也是上午九十点起来,只刷牙,不洗脸,不吃饭就去。这回的确反常,洗漱吃饭,然后出门。打算转小一天的,吃饱了才行。没有多余的钱给路边小饭馆送利润。
停了些日子的旧货市场,重新开张的地点在今天潘家园旧货市场西门对面。当时那里的平房已经全部拆完,一大片空着的场地,场地外面是一道灰砖墙。如果路过不从开着的大门往里看,几乎不知道里面有这么一个热闹火爆的市场。我找它的时候因为走得太早,市场里没有多少人,就走过了,几乎快到华威路最南头了。问了一个遛弯的人,才知道就是路西那个灰砖墙的“大”门里面。进了门豁然开朗,那叫一个大。
转了一两排地摊,市场里人就满了。那天足足逛了一天,下午四点才回去。什么都没买。我逛市场有个习惯,第一天只是观察,了解地摊大致分类。不过这时的地摊,还没有明确的分类,都是自然形成的扎堆现象,就是最初的自然分类。卖旧书的总是十几个人凑一块摆摊,虽然东边一堆,西边一堆,南北有几堆。然而大致位置变化不大。卖瓷器玉器的,卖旧日用品的也如此。了解清楚后,下次再来就可以开始认真淘换好东西了。专门探一次路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以后逛地摊少走重复路。
地摊虽然也是一排排的,但是如果不事先了解地摊的位置,以及前后左右通道,那么逛起来势必走很多重复路。这里场地开阔,地摊之间的道路就像盘陀路,弄不好就走回来了。不像现在的潘家园旧货市场,整齐划一,东西南北的道路都是直通的。临时的这个市场,因地势高低不平,往往地摊摆到一个坑边,一处残墙处就拐弯了。所以事先探好路,方便很多。
在这个还没有名字的旧货市场里,还真淘了不少好东西。一方旧砚是在一溜书摊旁边的杂货摊上拿下的。没有费多少口舌。如果费口舌,我也就放弃了。我主要目的在淘书,好旧书耽误一会儿可能就没了。这时节的旧货市场,好旧书已经不是很多了,尤其早上以及上午九、十点钟之前这个时间段,如果没有淘到什么,那么就是在这里呆一天,也只能空手而回。这方旧砚出价很合理,也许因为摊主不是专卖旧砚的。这是一方素砚,几乎没有雕饰,仅仅在砚边的一侧有一处浮雕纹饰。简约才是真美。稍微划了一点儿价,二话没说就拿下了。后来有专门藏砚的朋友说,这是明砚。还有书友说是清砚。我说是旧砚。我看中的不是具体什么年份,而是它给人的那种静穆不张扬之感。
在这里书还真淘到几部很有历史价值与研究价值者,不多说只说特别值得一提者是,清末出版的精装外语汉语词典。一部是宣统元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商务印书馆英华新字典》。一部是清末上海商务印书馆的《英华大辞典》(颜会庆主编),它是中国历史第一部英汉大词典,厚厚两巨册。
这时候的市场虽然还没有正式命名,但是在人们心中已经有了名字。“潘家园地摊”,“潘家园旧货”,名已经呼之欲出了。当时人们都说,正式的市场在路东,正在建。
潘家园旧货市场闪亮登场没过多久,路西的市场就搬到路东,市场规范了,名字也就应运而生。最初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已经具备了大体的分类,开始旧书几乎集中在东侧(现在东西各有一处),西侧是旧货杂项。淘书不用在满处溜了。只是这时的分类不很严格,书摊(临时)也有摆在杂货区的,所以遛完书摊区之后,总要去杂货区转转。初期的正式市场有一个缺点就是地面依然是土的。夏天赶上下雨逛潘家园两脚是水,冬天赶上下雪两脚全是泥。
后来市场对路面进行了改造,从此完美多了。
潘家园旧货市场的最大优点是分类明确,不相杂厕。同一类东西都摆在一起,方便管理不说,给淘旧货带来了极大便利。一,相同的东西可以比价格,当然稀见的东西别比,眼尖的人很多,一比东西就被人拿走了。二,为砍价提供了条件,摊主为了卖东西,都不愿意死杠着价格不卖,让别的摊主赚钱。尤其卖用于读的书,比如不久前出版的学术专著,文学译注。十块钱的书砍到三块都行。我2008年时遇上2006年出的《<红楼梦>成书过程新说》,出价十元,回价三元,摊主立马点头成交。这书如今旧书网上好几百的东西了!
作者丨元尚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北京纪事》2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