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切无感的人是什么人(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1)

和好久不见的朋友聊天,总会被问起,最近过得怎么样?是啊,过得怎么样呢?说很好吧,似乎眼前的一地鸡毛还没有处理完,说不好吧,又怕煞了对方心情,沉思半晌,努力挤出几个字:还行吧。

这个回答其实是有点距离感的,不是刻意隐瞒什么,只是不想在久别重逢或重聊中,用不太轻松的话题开始一段令人愉悦的重聚,这显然是不太礼貌的。再说,有时候生活确实过得不好也不坏,没有什么感觉,没有太大的变化,用“还行吧”来简单概括似乎再适合不过了。

偶尔会发生心怀愤恨夺门而出时,路上遇到熟人,还要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和对方一通寒暄,寒暄过后突然发现自己曾经冲动的情绪渐渐平息了、减弱了,最重要的是觉得对刚才的事情而产生的愤怒或争执欲失去了意义,更没有多余的气力再去应对。

这种情况发生的多了,自己对事情的情绪反应也逐渐减弱,所以说,随着人的成长,不是矛盾减少了,而是容忍力越来越好了,计较的事情也随之变少了,主要是想心疼自己,不愿意被气出个好歹来而已。况且有些事情没有对错,没准还是自己一时没悟明白而生出的执念也未可知呢。

这样一想,对那些可大可小的事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喜不怒,不悲不哀。从要死要活,到不言不语,是由数年时间和无数次心痛才总结出来的智慧之举。这不言不语,就是将对生活的多种感觉化为无感,化为虚无。

对一切无感的人是什么人(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2)

以前,每当遇到特别开心或烦闷的事情时,总有想记录心情的冲动,趁着情绪高涨时,一打开纸笔,那些喜悦、激动、愤怒、悲伤、气愤的情绪就瞬间升腾起来,化成一个个文字,滚珠落玉盘般地跃然于纸上,仿佛纸张就是一个愿意倾听自己心声的人,将那些牢骚和委屈一股脑的全部吸收过去,这时候才感觉自己被清空,心情才变得晴明。

然而这种情绪毕竟不是每天都会经历的,更多的时候,每天的心情是:不开心也不伤心,不喜悦也不悲伤,每天做的事情也和以前没什么区别,部分或完全地复制着时光,这一刻只是以前那些岁月的流水般地重复,起床--上班--回家,就连起床的时间,上班做的内容、回家时搭的车、回家后的家务事项也都是雷同的,没有大喜大悲时的激昂,似乎什么都写不出来,也描述不出来,就是一种无感的状态,生活得悄无声息,每天的心情都好像一模一样。

对一切无感的人是什么人(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3)

有人就会在这无感的岁月里生出无聊感和压抑感,觉得没有新意,没有波澜壮阔,如同一具行尸走肉活在无限循环的时空中。

也许他没有细细品味,无感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生活状态,在不悲不喜的时刻,内心是平静的,坦然的,不被情绪所牵引的,这就是生活最舒适最幸福的模样。

只是在这平静无奇的时光里,大多数人处于慵懒和麻木状态,忘记打开自己的心和感官系统,只是在这平静的状态下用头脑来挖掘一些记忆里不开心或遗憾的事情而产生烦恼和杂念,或者抱怨无聊抱怨朋友没空陪自己,与其无所事事而胡思乱想不如用来听音乐、读书或养花来陶冶情操,与其抱怨无聊没人陪不如学习如何安静地和自己独处一会儿。

看看天气和昨天有什么不同,想想自己的今天又比昨天收获了什么,此刻的自己,健康地安住于当下,周围的一切皆不是自己的挂碍,自己与这空气、土地、花草和谐地相处着,听听空气中不同的声音,看看周围或忙碌或闲散人的身影,什么都不去想,不去说,只听,只看,就能从这无感中滋生出喜悦来,这种喜悦不同于听到好消息的那种激动和狂喜,而是一种隐隐的满足感和充实感,一种内心的安祥和充盈。

我们把更多的气力用来对付生活的大风大浪,却忽略了这看似有些无聊、无限重复的平静岁月,软刀最磨人,无事便生非,何不用乐观的心态去发现这平静中掩藏的美,接受无感就是平安生活的常态,在无感中学会感恩,“没有大悲便是大喜”,将无感当作生活最理想的状态,这无感的生活就会生出些许趣味、变得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