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中南海警卫员收拾毛泽东遗物时,发现一向对个人生活用品毫不在意的毛泽东,竟然收藏了三件衬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

这些东西是毛岸英的,毛主席收藏了长达26年。

按照韶山的风俗,逝者的衣物,是要焚毁的,但毛主席却将儿子的衣物,收藏了二十多年也不舍得扔掉。

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1)

第一次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时,毛主席只说了一句话:“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休养了两个月后,就情绪如常地投入正常工作。

很多年后看到毛岸英的遗物,众人才明白,原来这么多年来,毛主席从来没有从丧子之痛之中走出来。

毛岸英主动请缨去朝鲜时,曾问自己的爸爸:“我做毛泽东的儿子合格吗?”

他在日记中多次写下这句话,用以自律,来时刻提醒自己不给父亲抹黑,但从来没有当面问出来过。这次终于鼓起勇气,问了自己的父亲。

父亲说:“看你表现,等你回来,爸爸给你个答复。”

但二人都没想到,毛岸英生前再也没能等到父亲的答案。

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2)

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3)

“谁让你是毛泽东的儿子!”

1922年,毛岸英出生在长沙,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孩子。五岁的时候,毛泽东为了领导秋收起义,离开了杨开慧和三个孩子,毛岸英便一直跟着母亲生活。

1930年,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一起进入了牢房,受尽了折磨,杨开慧牺牲,小弟毛岸龙不幸夭折,毛岸英与大弟毛岸青流落到了街头,饱尝苦难。一直到1936年,地下党终于找到了他们,经过一番努力,将他们送到了苏联学习。

两个孩子和父亲一失散便是许多年,直到1938年,毛泽东才收到了毛岸英和毛岸青的照片。当时听说有人去苏联,毛泽东十分激动,写了一封信,带给两个孩子。顺便,还给两个孩子捎去了一些书籍。

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4)

杨开慧与毛岸英、毛岸青

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到了延安,时隔十九年后,他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

这时候的毛岸英,已经在苏联成长成为了一个年轻有为的革命青年,他熟悉俄语、英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以及现代科学。但是毛泽东似乎对于学成归来的儿子,并不完全满意。

“你在苏联长大,在洋学堂读书,对国内的生活很不了解,缺乏实践,你应该补上这一课。”

于是,毛泽东把儿子交给了陕甘宁边区的劳动模范吴友良:“我现在送一个学生给你,他在国外念过大学,没有读过中国的大学,我拜托给你,你带他好好上'劳动大学'。”

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5)

周总理、邓颖超夫妇于国际儿童院看望毛岸英兄弟

从此以后,毛岸英便变成了一个穿着补丁衣服鞋子、背着锄头和小米的“劳动大学”的学生。

在延安,毛泽东不准他有任何特殊待遇,不能有任何骄傲情绪,必须和群众打成一片。

刚从苏联回来的毛岸英,很多时候是不习惯的,毛泽东便斥责他:“谁让你是毛泽东的儿子!”

不准他吃小灶,每天必须和普通战士一样,露天吃大锅饭;不准找别人帮忙洗衣服缝补衣服,一切都必须自己动手;自己的工分需自己完成,不能找别人代劳。

为了不给自己的父亲抹黑和丢脸,毛岸英往往用比别人更为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6)

1948年,毛岸英认识了刘思齐,二人日久生情,于1949正式结婚。

刘思齐的父亲刘谦初是毛泽东的战友,也是革命烈士。刘谦初牺牲后,毛泽东认刘思亲为干女儿。在得知毛岸英和刘思齐的恋情后,毛泽东很开心,全力支持。

但二人结婚一年之后,就面对了生离死别。

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7)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南韩节节败退,美国为了维护在亚洲的领导地位,悍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多次轰炸中国边境地区。

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以彭德怀元帅为帅,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远赴朝鲜作战。

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8)

毛岸英主动请缨,要前往朝鲜参战。

彭德怀一开始是拒绝的,当时的局势,对中国是极其不利的。参战前,双方的实力对比如下:

美国有1000架战斗机,中国0架;美国有几百艘军舰,中国0艘;美国有1000辆坦克和装甲车,中国在500辆左右;美国海陆空三军齐备,中国只有轻型步兵。

实力差距可谓悬殊巨大。

在这种情况下,彭德怀不希望主席的儿子去前线冒险,但是毛岸英坚持要去,“即使是做一个最苦最累的兵”。为此,他说服自己的父亲,拉着毛主席一起来向彭德怀求情。

毛泽东对彭德怀说:“我这儿子不想在工厂干了,他想跟你去打仗,早就已经交上了请战书。”

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9)

彭德怀拒绝,并劝告毛岸英说,前线九死一生,太危险了,在祖国后方搞建设,也是为抗美援朝做贡献,何况你还刚结婚,也不合适。

毛泽东又求情道:“我替岸英求个情,让他去战场历练,岸英会说俄语和英语,你在战场免不了要和苏联人、美国人打交道,就让他去!”

彭德怀说服不了这对倔强的父子,只好同意。

出发前,毛岸英怕妻子担心,并没有告诉她自己去哪儿,只说出差,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但聪明如刘思齐,却从蛛丝马迹发现了毛岸英的行踪,毛岸英只好承认。

进入朝鲜后,毛岸英一直在司令部工作,每天都同下层士兵一起吃饭,彭德怀怕他吃不饱,想照顾照顾他,和他一起吃饭,毛岸英却拒绝了:“我是毛泽东的儿子!”

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10)

毛岸英(最后排左二)赴朝前照片

11月下旬,美国战机在大榆洞上空进行了数次侦查,发现这种情况后,司令部紧急撤离,但毛岸英收到消息较晚,等他准备撤离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美军战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毛岸英所在的办公区,化成了一片火海。入朝鲜仅仅一个月零三天,他的生命就永远定格于此。

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11)

逝后余波

毛岸英是毛泽东家人中,第六位为革命牺牲的,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毛楚雄……

毛岸英牺牲当日,彭德怀吃不下饭,用一个小时写了一封电报,发到了国内。

第一个收到电报的是周恩来总理。他强忍悲伤,暂时没有将此事告诉毛主席。

直到1951年1月初,志愿军第二次战役取得胜利,我军在朝鲜形势大好,周恩来才托叶子龙,将这份电报,交到了毛泽东手中。

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12)

毛泽东拿到电报后,难以置信,翻来覆去看了很多遍,才颤抖着抽出一根烟,叹道:“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战争嘛,总会有牺牲的,这没有什么!”

此后,毛泽东勉强休息了一段时间,强压下心中的悲痛,投入到了正常的工作中。

后来,解放军总干部拟了一份电报,提出将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北京。毛泽东和彭德怀则一致反对,毛泽东说:“不能因为岸英是我的儿子,就不该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而牺牲。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生的?……岸英是一名普通战士,他埋在朝鲜的国土之上,体现我们和朝鲜军民同甘共苦的精神!“

同时,他怕刘思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也一直瞒着她。

直到1952年,她再次问起毛泽东,毛泽东才忍不住告诉了她真相。刘思齐像是失去了人生的顶梁柱,痛不欲生。

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13)

毛泽东与李讷、毛岸英、刘思齐

为了让刘思齐尽快从丧夫之痛中摆脱出来,毛泽东安排她去苏联留学,并希望她能往前看,找到更好的人生。

十年之后,在毛泽东的不断督促之下,刘思齐和空军学院的教师结成连理,毛泽东还亲自送上了贺词。

他一直在为别人着想,但是他内心的苦痛,却无人知道。直到二十六年之后,警卫员从毛泽东的遗物中,发现了毛岸英的衣物,才知道这位伟人,其实也只是一个会为了儿子的牺牲,悲伤了很多年的普通老人。

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14)

写在最后

毛岸英生前,毛泽东一直对他强调:“谁让你是毛泽东的儿子”,对他也更为严格,不能搞一丝特殊。

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刘思齐替牺牲的丈夫问毛泽东)(15)

毛岸英也小心翼翼,谨慎地注意着自己的言行,在日记中频频反省自我:“我做毛泽东的儿子合格吗?”在去朝鲜之前,知道朝鲜战场凶险无比,九死一生,便向父亲问了这句话。

毛泽东当时只是说:“等你回来,爸爸给你个答复。”

但毛岸英再也没机会知道答案了。

后来,刘思齐替自己的丈夫问毛泽东:“爸爸,岸英做你的儿子合格吗?”。

毛泽东回答:“合格,他是我的骄傲!”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