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1)

2019年教师节,

成都,成为唯一一个同时在人民日报主报、央视、新华社三家集体亮相的一站。

目光,聚焦在一堂课。

一趟穿越时光的课。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2)

人民日报报道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3)

成都市石室中学退休教师杜学钊(今年83岁),给他1971届学生们再次上了一堂班会课。这堂班会课,名叫《时光答卷》。


时间课堂:共赴48年前的时光之约

“围绕主题,你们讲自己的经历、感想、事业、愿望。”

曾经青春的少年,如今已双鬓染霜。平均年龄已有65岁的学子们又回到学生时代,完成“主题发言”。

短短40分钟,一堂课程已然浓缩时光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4)

1971届学生代表雷健,用一本书记录时光。

他向老师赠送一本全国最早一批网络新闻专著。“可现在只凭一个手机,我们就可以看到所有的信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5)

1971届学生代表张煜用亲历国家改革开放来描写时光。

“我有幸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在股份制前期改造中,参加了这个工作,作为摸到石头过河的那一帮,感到很欣慰。”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6)

1971届学生代表王兴江用不忘感恩来致敬最初的点灯人。

“正是带着老师您的教诲,这一生的工作,我觉得非常有底气,我在此再感谢您,老师,再给您鞠个躬。”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7)

1971届学生代表米瑞蓉,瞩目在未来的点滴时光。

“我在做成都市的全民阅读的推广,也在做慈善的环保公益事业,但我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时光答卷能够呈交给您,我觉得我还有很多事情,我还正在做,我希望,在今后的每年都给您交上一份时光答卷。”

每一位同学,都活跃在四川、成都的各个行业,服务于不同领域。不论已有的成绩大小,在时光面前都回到初心,在老师面前,永远瞩目“进步向前”。

杜学钊老师的这个问题,是一道生命命题,不限时空,值得每个人用一辈子去回答。


2160年的石室:一批批学子呈上最好的时代答卷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8)

这次“时光课堂”的主角,是成都市石室中学。

人民日报博物馆的时光博物馆选择石室,也正是因为,“石室”二字,本身就代表着时光。

从公元前141年到2019年,今年,是文翁石室2160年华诞。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他们也为新中国交上了最好的时光答卷、时代答卷。

从文翁石室走出的学子,也深耕在每一个工作岗位,用最平凡的方式回报学校,报恩祖国。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9)

现在的石室中学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10)

学子翁宇庆院士提供的母校照片

金九银十,收获丰盛。

我们也探访到一群石室人,他们将祝福与寄语在教师月送给石室在职教师与学子。

在他们身上,我们足可见到对母校的深情、教师的眷恋。足可见到文翁精神哺育的学子身上的家国情怀与创新力量

一个个从成都走向世界的人,一个个奉献者与爱国者,回望时光,也就是当年站在下汪家拐街旁的青年学子。

石室中学1948年毕业学子钟山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11)

1948年,学子钟山毕业于石室中学,考入重庆大学。现任航天机电集团第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迅院士,中国无人飞行器学会常务理事。长期工作在国防科研武器研制的第一线,特别是在低空防控导弹武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是该领域的主要技术带头人。

时光记忆与寄语:

我很自豪自己是一名石室的学生,回首几十年人生风雨,石室是我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特别是我的老师,十二桥烈士刘骏达先生,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之举,感天动地!”“我衷心地祝愿母校继续发扬‘爱国利民,因时应事,整齐严肃,德达材实’的校训精神,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希望年轻的学子们努力学习,勤奋进取。“让我们共同期待和祝福母校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12)

钟山,今年已经88岁,几十年的风雨,让他最刻骨铭心的依旧是他的老师。老者不忘初心,眼望世界风云。

这是,石室人生生不息的精神。

石室中学1957年毕业学子翁宇庆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13)

1957年,翁宇 庆毕业于石室中学,考入清华大学。中国杰出的金属材料学专家,曾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冶金部副部长、国家冶金局副局长、中国钢铁工贸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等职。

主持973项目期间形成了“形变和相变耦合”的超细晶形成理论及控制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首先将上述成果用于工业生产的国家。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14)

时光记忆与寄语:

我1957年从成都第四中学(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中毕业,石室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和优良的教风学风给我留下了深远影响。我的少年时代是在旧中国度过的。我见证了我们的国家从贫困到富足、从弱小到强大的全过程,我为自己能投身于新中国的科技事业感到骄傲。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83年,“银河1号”研制成功;2003年“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2016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成功……“当前,中国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继承先辈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希望石室的青年学子树立科学报国志向,追求青春梦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的进步增添正能量,不辜负我们美好的青春和这个伟大时代。2019年是文翁兴学2160周年,祝母校生日快乐,培育更多英才!”

石室中学1972年毕业学子段宁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15)

1972年,段宁毕业于石室中学,考入同济大学。他是中国清洁生产研究的奠基人、开拓者,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清洁生产理论、方法与政策,湿法冶金电解的电化学过程、主要物理场及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典型工业行业污染物产生过程在线实时观测技术,废水、废气和废渣源头削减,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和大型成套设备。

1995年担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2010年担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典型金属湿法电解过程清洁生产工程技术中心主任;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受聘为同济大学教授,担任同济大学清洁生产研究所所长;2015年受聘清华大学双聘教授。

时光记忆与寄语:

成都这片土地孕育了我的生命,石室这方沃土奠基了我的人生。每每忆及在石室求学的岁月,心中总会满溢自豪与感动,正是这所在成都平原伫立千年的名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石室中学优秀的校风、师风和学风,为我学业的进步与成就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2160年,时光岁月更迭,一代代石室人对教育的追求和信仰亘古未变。值此母校2160岁生日之际,献上我最深沉的祝愿!愿母校永远光彩夺目!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报效民族人类;追求民主自由,崇尚真理科学;认知生命意义,培养坚强性格;感恩父母老师,宽容同学社会;掌握沟通技巧,理解学术细微;坚持朴素生活,重视锻炼身体。

石室中学2000年毕业学子朱歆文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16)

朱歆文 2000年毕业于石室中学,考入北京大学。正是在石室3年的学习,为他选择走上数学研究的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走入国家奥林匹克集训队。

作为青年数学家,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终身正教授。朱歆文主要致力于几何表示理论的研究,尤其几何朗兰兹纲领方面。他研究了环路群的旗流形的几何和拓扑性质,并把几何朗兰兹纲领理论应用到了代数几何领域,做出了重要成果。

2004年以优异成绩本科毕业后,赴加州伯克利分校留学,获数学博士学位。

2009-2012年在哈佛大学数学系任助理教授,2012-2014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任助理教授。2014年起,朱歆文获得终身教职,开始担任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副教授,2016年升任正教授。2019年9月5日,获得了被誉为“科学界的奥斯卡”的科学突破奖——数学新视野奖。

时光记忆与寄语:

“在我看来,成功除了兴趣以外,还需要有做研究的耐心,才能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还需要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进行探讨,才能产生很多新的想法。”“数学虽然是非常小众的学科,但它是科学的基础,互联网技术、数据科技、人工智能、物联网、芯片、计算机、数据,都和数学密切相关,它帮助我们进入一个新世界。”“新中国成立70年,我们在数学领域取得了许多突出成就,华罗庚奠基了新中国数学事业,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陈省身获得沃尔夫数学奖,还有丘成桐、苏步青、陈建功、吴文俊等享誉国际数学界。但中国纯理论数学家现在比较少,希望石室青年学子能热爱数学,打好基础,勇攀高峰,为科学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共同塑造了我们的美好未来。2019年是母校2160周年华诞,祝母校生日快乐!

石室中学2005年毕业学子陶佳莉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17)

2005年毕业于石室中学的陶佳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员,上尉军衔,现任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中队长。

2009年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阅兵,首次代表空军女飞行员驾驶歼击机参加空中受阅。

时光记忆与寄语:

“我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伟大的共和国同岁,70年风雨兼程,70年守卫领空,70年矢志不渝。人民空军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战火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在创新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单兵单机,依靠进口到多兵机种联合,自给自足。武器装备日趋现代化,军事训练日趋实战化,作战能力日趋体系化。跟随空军现代化的脚步,直升机、运输机、歼击机,越来越多的战鹰上出现女飞行员的身影。”“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倍感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成都石室中学的校友,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空军的队伍,飞跃云端,绽放青春的炫丽;护卫长空,增加生命的厚重。天空掠过的痕迹,那是你的身影。我在空军等你。衷心祝愿我们的石室,生日快乐!”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18)

时值教师节、中秋团员、普天同庆。

一位位学子送给母校的祝福,送给教师的敬意、送给学弟学妹的祝福,都诚朴可贵。

从18岁到88岁,乃至更大年龄的他们,作为石室中学的一员,在校时,为自己尽力,离校后,为国家献力。

是的,一份时间答卷,对在何时何地、何种年龄去写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爱国利民、因时应事,整齐严肃、德达才实的追梦人在何时何地都持续去实现。

时代在更迭,石室人的精神在延续。

建校2160年,今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学弟学妹们,加油!

编辑:肖笛 白小白

排版:库里 | 爱丽

美工:雄雄

成都石室小学创办历史(荣耀石室一代又一代人隽写)(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