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郡主和明珠格格,在清代都不算皇家公主,谁的封号更高些

昨天的文章《清代公主陪嫁金银当铺田产仆从,死后统统收回内务府,驸马怎么办》引起读者热议,有位热心读者看得很细,知识储备也了得,跟我讨论有关“格格”和“公主”封号及称谓的问题,中间提到《还珠格格》。

格格之所以被大家熟知,跟近年来清宫剧热播有关,《还珠格格》翻拍几次,个人认为还是赵薇版最为经典。但无论是哪一版,从紫薇和小燕子最后得到的封号分析,乾隆皇帝都没有将他们真正认作皇室成员,两人都不是真正的清朝公主。小燕子上可以理解,出身民间,没有皇家血统,可紫薇的亲生父亲是乾隆,为什么也没有真正被认可为公主?两者的封号孰高孰低呢?

清朝还珠格格明珠格格原型(还珠郡主和明珠格格)(1)

还珠格格剧照


1.从“后金”到“大清”,皇室封号日渐成熟完整

后金时期,满清国君,也就是大汗和其它贝子贝勒贵族的女儿都可以被称为格格,并没有特殊的等级之分。入主中原后,大汗成了大清皇帝,为体现皇家威严,在子女的封号和称谓上便有了区别。皇太极即位之后,按照中原王朝的传统,皇帝的女儿开始称为“公主”,其它王公之女仍为“格格”。

公主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跟周天子嫁女有关,天子之女嫁给诸侯,按当时的传统需要父母主婚,但为体现天家气派,天子不方便出面,就派诸侯中跟自己同姓的皇室成员主婚。“公”是诸侯的最高爵位,“主”则是主婚之意,此便是“公主”的起源。

清朝还珠格格明珠格格原型(还珠郡主和明珠格格)(2)

真实的清代格格照片

后来礼崩乐坏,战国纷争,周天子约束不了,诸侯子女开始僭越称为“公主”。将公主册封制度真正完善起来的是汉朝,由汉以降,公主制度中舆服、佩饰、印绶、属官、丧葬等各方面都有了十分详细的规定,到了明代,公主制度已经十分成熟。

清仿明制,将公主制度延续了下来,且满汉结合,将公主分为两类,皇后嫡女为固伦公主,庶出则是和硕公主,皇后在皇族中选入后宫代为抚养的养女,也可以封为和硕公主。至于其他王公贵族,无论是铁帽子亲王还是贝子贝勒,所生之女都不能称为公主,统称为格格。

到了顺治时期,又将格格划分为不同的品级,主要还是跟父亲的爵位相关,一等为和硕格格,为亲王之女;二等为多罗格格,为世子或郡王之女;三等也称为多罗格格,为多罗贝勒之女,仅封号上比二等低了一级;四等为固山格格,为固山贝子之女;五等为格格,无封号,为镇国公、辅国公之女;五等之下的宗室之女仅称宗女,不能用格格号

清朝还珠格格明珠格格原型(还珠郡主和明珠格格)(3)

还珠格格剧照


2.从“马背上的女人”到“闺阁中的女人”,满清贵族女性身份地位的挣扎

入关之前,满清贵族女性为“马背上的女人”,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且无“公主”和“格格”之分。且后金一直坚持“皇女不外嫁”的原则,努尔哈赤就曾对前来求亲的蒙古喀尔喀巴约特部明确说,“尔等常居郊野,而我女则不能。我女身居楼阁,衣食具备。我不能嫁女於受苦之地”。意思是我的女儿身处楼阁,不能跟你们去野外受苦

不过随着后金势力范围的扩大,加上有入主中原的野心,开始注重满蒙联姻,逐渐打破了后金“皇女不外嫁”的原则,通过联姻获取政治上稳定与支持。清兵入关后,满清贵族女性彻底从“马背上的女人”转变为“闺阁中的女人”,话语权却进一步降低,对自己的婚姻没有任何自主权,在皇室玉牒上也只是“皇十女”、“皇十九女”这么一个序号。

清朝还珠格格明珠格格原型(还珠郡主和明珠格格)(4)

真实的清代格格照片

从地位的显赫性来看,“公主”要比“格格”品级高,但在婚姻生活中,反而没格格幸福。公主为皇室贵胄,所嫁之额驸无论爵位、家室、满蒙汉族,都是公主的附属,这种与皇权强调的儒家传统“夫为妻纲”十分悖离,更加重了公主们对身份地位、君臣大义、夫妻伦理、满汉文化冲突中的纠葛与挣扎,因此无法过“正常”的家庭生活

虽然格格的婚姻也没有自由,但相对还是幸运儿,能够在世俗意义上过相对“正常”的家庭生活,尽管也会有满汉文化的冲突,但在君臣大义和夫妻伦理中则保持了一致性。

清朝还珠格格明珠格格原型(还珠郡主和明珠格格)(5)

还珠格格剧照


3.还珠郡主、明珠格格虽是小说之言,皇帝认亲私心很重,没有给其应有名分

《还珠格格》故事背景为乾隆中晚期,公主称谓仍沿旧称,但“格格”称谓已经开始泛化,顺治时期规定的五等格格多有僭越,特别是第五等,宗室之女无论是否达到相应爵位,都妄称格格,甚至亲王郡王一些低品级的妾,为体现尊贵也用格格称号。到了晚清乃至民国,格格之称号更为泛滥,有些宗室子弟根本无爵位,甚至往上追溯几代,称自己为某某皇帝几世孙,女儿自然也就是格格了。

清朝还珠格格明珠格格原型(还珠郡主和明珠格格)(6)

真实清代格格照片

再说回《还珠格格》,赵薇一版中小燕子“还珠格格”册封被收回,封为“还珠郡主”,紫薇则封为“明珠格格”,乍一看,皆大欢喜,仔细对照清代分封惯例,又显得不伦不类。

郡主属于真正的封号,在顺治朝制定的五级格格中,亲王之嫡长女为和硕格格,册封郡主,若是庶出,只能册封郡君。所以,还珠郡主本质上还是认为小燕子为格格,且为一等格格中较为尊贵的嫡出格格。

“明珠格格”呢,只有格格的称谓,前面并未有任何封号,按照惯例,这是五等格格的统称,也就是说乾隆只是认了紫薇是皇室宗亲,算是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的级别,连贝子贝勒之女都不算,压根没将其纳入到皇帝女儿行列。

对比“还珠郡主”和“明珠格格”,可以看出两者区别很大,也可以见得乾隆皇帝的私心:其一,从带给皇帝的天伦乐趣以及培养的感情来讲,乾隆更喜欢小燕子;其二,小燕子指婚给永琪,紫薇指婚给尔康,从这点来分析,小燕子不出意外是要成为亲王福晋,但她毕竟出自民间,皇家婚配讲究门当户对,给予其亲王一等嫡出格格封号,也是为皇家体面

清朝还珠格格明珠格格原型(还珠郡主和明珠格格)(7)

还珠格格剧照


以上分析,剧情仅以小说论,但封号确属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