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卫斯理

你知道荷花定律吗?

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

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铺满了整个池塘。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

是第15天吗?

错!是第29天。

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们会以前一天的2倍速度开放。到第29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直到最后一天才会铺满整个池塘。也就是说: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

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

在我们身边,荷花定律无处不在。

01—行百里者半九十

中国有句老话:行百里者半九十。

意思是说,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最后十公里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一半,而是重要程度占到一半。

越到最后越困难、越关键。其实很多人在做事开始的时候,都很有激情,也都雄心壮志的。但随着工作的进展,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将曾经的雄心壮志消磨掉了,从而变得没有了动力,没有了当初的志气。

就像我们去跑全程马拉松,最难的部分不是前面10公里、20公里,而是最后的10公里。

到最后的时候,你会感觉胸部发闷、呼吸困难,四肢无力,感觉很难再坚持下去,而这个时候也是放弃人数最多的时候。

而如果你能坚持下来,你的身体会进入一种新的平衡,能够维持你跑完最后的路程。

荷花定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荷花定律告诉我们)(1)

然而绝大多数人都在痛苦中选择了放弃,只有极少数人耐得住煎熬,最终获得成功。

司马迁创作《史记》,耗时13年之久,我想他中途肯定也有过痛苦和煎熬,但是他坚持下来了,最终成就了他。

这就是荷花定律最好的诠释,遇到痛苦、遇到煎熬、不断坚持、不断超越,最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十公里是成就的关键。

02—越到最后越是拼毅力

网上看到过一个故事:

一位大爷20年前用全部家当79万投入股市炒股,20年后的今天,非但没有在股市实现增值,反而亏了2万,还剩77万。

要知道20年前的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仅7000多,79万是非常可观的一笔财富。

要知道在20年前随便买入一只白马股,持有20年,也至少有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值了。

而反观股神巴菲特,他的理念就是长期价值主义,他持有的股票至少都持有几年甚至几十年。

这样的长期主义也给巴菲特带来了年化20%的收益率。

荷花定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荷花定律告诉我们)(2)

不是说要拿大爷和巴菲特去比炒股能力,我们了解下大爷和巴菲特每天都在做些什么:

大爷:每天盯着电脑,研究经济形势、研究股票走势,短线频繁操作;

巴菲特:每天坚持读书,买入后坚定持有,不注重短期波动。

持有一只股票半年、一年可能很容易,但是持有10年、20年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写作也是如此:

我看到过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说要开始写作,要坚持日更,可很多人没过几天就坚持不下去放弃了,跟我一起学写作的人,现在也没几个还在坚持写的。

荷花定律告诉我们:越到最后,越关键,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毅力。

03—每天进步一点

同一个地点,一只蜗牛每天向前进步0.01,一只蜗牛每天向后倒退0.01,试问一年后,它们相距多远?

你肯定会说,才向前进了0.01,最后还不一样。

事实上呢?

一年的光阴,努力一点点取得的成就为37.8,退步一点点的成绩为0.03,努力是退步的1260倍!

绝对震撼你!一组数据,竟有如此大的反差。

小小的0.01的改变,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荒废一个人,荒废与成就,全在我们自己的选择。

就好比读书:

你读了一本书可能真的对你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读了第二本也没什么影响……但当你读了30本之后,可能就不一样了。

你可能会说一年读30本书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你坚持30年呢?

就像樊登老师,读书是他一直坚持的习惯。

当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坚持读大量优秀的书籍,你的知识在持续的作用下会大幅增长,最终的回报会远超你的想象。

荷花定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荷花定律告诉我们)(3)

所以,荷花定律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能追求立竿见影,也不必急于求成,只要每天比前一天进步一点,改变一点点,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我们一定能收获成功。

作者:卫斯理,一个向往诗和远方的80后,10多年职场经验,专注于研究职场效率提升,希望带你一起提升效率。公号:卫斯理说

看完记得关注@卫斯理说

及时收看更多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