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读的《静夜思》,被明朝人改了两字,李白的原版更诗意!

历史茗堂丨原创

说起李白,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李白的诗歌伴随着我们长大,当我们还是一个孩童的时候,就可以背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等到我们进入小学校园后,老师开始教我们背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古诗;到了中学又学习了“长飞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到了高中还会学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们通过学习李白的诗,可以从中学到李白放荡不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但是我们现如今学的这些诗句,都是李白写的原版吗?

如何证明静夜思是李白写的(现在我们读的静夜思)(1)

李白剧照

其实并不然,李白作为唐代的“诗仙”,一辈子都在写诗。说起李白写诗的本事,当然是化腐朽为神奇、巧夺天工了。我们都知道李白是一个放荡不羁的人,非常喜欢喝酒,李白几乎所有的名句都是喝酒的时候作的。喝完酒的李白将所有的烦心事都忘掉,开始豪言壮志。一般李白酒醒之后,将大部分的诗句都忘记了。能够记起来的也是一些零星片段,所以这就是诗歌被改动的一个原因。其次就是因为李白的思想过于超前,后人为了能让李白的诗歌流传下去,便将诗歌做了简单的改动。这样说大家可能云里雾里的,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吧!

如何证明静夜思是李白写的(现在我们读的静夜思)(2)

李白水墨画

在李白写的“将进酒”里面有一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句诗句很好理解,就是说历史上所有的圣贤几乎都没有留下什么名气,但只有喜欢饮酒的诗人才能名垂千史。李白把自己和圣贤做比较,更能突出李白的放荡不羁和狂妄的人格魅力。不过这句诗是被后人改动过的,真正的版本好多人都不知道。李白写下的是“古来贤者皆死尽,惟有饮者留其名”,看过这句诗句后,大家应该就明白为什么后人将诗句改动了!“死尽”这个词用的太过于极端,不符合常人的逻辑,所以这句诗就被改动了。

如何证明静夜思是李白写的(现在我们读的静夜思)(3)

李白水墨画

前面说的是李白最为著名的长诗,接下来就说一下李白的短诗吧。说起李白的《静夜思》,大家应该都背的滚瓜烂熟的。但是现在我们所背诵的版本是明代时期被人改动过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的就是明亮的月光照在窗户纸上,好像是泛起了一层白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说的是李白看到一轮明月后,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自己的故乡。这句诗是李白于九月十五日在扬州的旅馆作下的,我们都知道十五日是月亮最圆的一天,怪不得引出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这首歌至今还在国内外广为流传,称得上为李白的名作。

如何证明静夜思是李白写的(现在我们读的静夜思)(4)

李白静夜思画像

但其实原来的版本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不得不说李白这首诗原作的意境非常的美,这首诗虽然和改动的版本相差无几,但是诗中的“山月”,更是将本诗推上了另一层的境界。山月说明了李白是住在山间的,由此可以想象出此时此景的静谧,李白独自一人站在栅栏旁边,不经意的瞧见月亮,想起现如今已经是十五了啊。故乡的月光一定也是如此,可惜我不能看到故乡那一轮山月。不得不说山月使用的实在是太妙了!山月和海月是古代诗人经常使用描述月亮的,文人气息非常重,所表达的意境也是明月所无法比拟的。​

如何证明静夜思是李白写的(现在我们读的静夜思)(5)

李白静夜思画像

明朝的文人虽然将诗句进行了改动,但是诗歌本身的已经并没有改变,反而更加适合民间广为流传。这样讲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李白的原诗意境层次高,民间百姓不易理解,而修改后的版本直截了当,更符合大众的审美。“明月光”这个地方的改动,大家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是月亮照出来的光,“明月”也是直接的说出此时的明月不是平常的月亮,而是一轮圆月。但是这首歌失去了李白固有的放荡,更加专注于诗歌本身。不知道大家更欣赏哪一个版本呢?

李白虽是诗仙,一辈子做过无数的诗歌,但是也没有完成想要为国家效力的理想,终身郁郁寡欢,不得志。虽然平时在诗歌中都是一个轻视权贵和藐视官员的形象,但是这何尝不是刀子嘴豆腐心呢?关于李白被改动过的诗歌,你还知道多少?

编辑:梁晓茗

专注历史文化解说,纵观古今人文趣事,精彩发现,就在你身边!快来关注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