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既然是心中花,文章伊始,不妨让这花先怒放一把。用海安话说:热嘈哈子。切换成普通话就是:暖下场子。

先交代一下人物:男性为嗲嗲(爷爷),女性为奶奶,另有小孙子。

时间:夜饭前。地点:家里。

女:去把釜冠掀嘎来,瞟瞟锅里的玉米糁儿粥咯曾透?

男:等刻儿,让我先把墙旮旯儿边的龌琐儿扫啊倒掉。

女:日不做夜摸索!伢儿唻中午不家来吃,也不曾有什哩好胙享,这刻儿肚子饿啊没得命,早点噇啊倒头上铺摆囚嗷。

男:你瞟你,又载载矩了。饿啊自个儿不晓得去找点私餐儿吃吃嘎。脆饼馓子,家里哪样没得嘎?

女:那些吾儿禄三的杲昃,充不得饥当不得饱的,哪有吃茶饭调适嘎?诶?细拐子哪去呢?又绳啊在爬爬凳儿边上弄什哩郭朵儿呢?喔唷,细拿宝儿拿尿啊啰——乖乖隆的咚,一脸鸡形,还在作水……

土生土长的海安人,能懂个八九不离十,会心一笑之余,可以感受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亲切熟稔。倘若是个非海安人士,对不住了,如看天书,好比我当初在论坛上追看金宇澄的《繁花》连载那样,连蒙带猜先意会个大概,隔一会儿可能又找不着北了。

刘旭东先生写过《吾乡方言十四则》,引经据典,逐条剖析了海安方言的高古内涵。本生活段子中即出现了一半。釜冠、胙享、载载矩、吾儿禄三、杲昃、郭朵儿、龌琐儿,听上去土成泥渣,实际上大俗大雅。

试举两例。一是“杲昃(gǎozè)”这个词,日出东方为杲,日落西方为昃,前者出自《诗经》,后者源于《尔雅》。海安人读成“搞子”,意同普通话“东西”,既指方向,又指物件。二是俗语“吾儿禄山”,来自典故“安史之乱”。杨贵妃与巨婴安禄山共浴,被唐明皇偶遇,贵妃智商不输颜值,灵机一动后朱唇轻启曰:“此吾儿禄山也”。不管太监宫女们信不信,反正明皇是信了。“吾儿禄山”由此成了不靠谱不检点的代名词。

海安话很难懂吗(海安话心中花)(1)

你看你看,挂在大家舌尖上的海安话,背后有这么多的文化,且雅,且俗,且古,且今,且正,且邪,既土得掉渣,又口生莲花。

远不止《吾乡方言十四则》在探讨这个话题。关于海安话的专著,近十年中出版的书有三本,对本土方言均有相对系统专业的考证和记录。

徐国锦先生是一位离休干部,工作之余潜心收集方言土语,《海安话选释》第一版于2006年面世,书中注释了二千七百多个词条。老先生并不止于此步,后来继续整理完善,到如今差不多搜集了五万多条词语。

另有语言学教授汪如东先生,任职于上海财经大学,其所著《海安方言研究》三十二万字,也是2006年出版。学者更注重严谨规范,他用国际音标描述了大量的海安方言词汇,用现代汉语的解析技术记录了海安方言语法,还将五千多个本土词汇进行了分类列举,让海安话显示出相当的学术价值。

另有蒋中西先生的《江淮谚语选注》,出版于2008年,也是倾注了心血和智慧的地方语言珍本。

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这是不变的规律。方言亦是如此。

海安话从语系上讲,属北部官话,比较接近于普通话,却又自成一体,饶舌俏皮。她的丰满,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历史过程。

无从知晓五千年前,我们的青墩祖先是如何开口蹦出第一个原创的海安话语词的。

这里只能类比想像——蚂蚁用触角互碰,提醒队友们前方有食物;蝴蝶蜜蜂在同伴面前翩翩起舞,让对方知晓最美的花在哪里;至于鸡鸭牛羊,对它们那些抑扬顿挫的哼哼唧唧,人类至今搞不分清,它们究竟是在唱歌还是在吟诗?到底是在八卦还是开会?最关键的是,它们也是海安口音么?

到底我们的先人,是如何从一丁点儿的思维萌芽生发开去,咿咿呀呀,嗯嗯啊啊,伴以挤眉弄眼,辅之手脚并用,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岁月挪移中,让这掺杂着青墩气息、吴越文化、徐舒文明、大汉风味的方言渐成体系,又在不知不觉中糅合了江淮方言和吴侬软语?细思叹极!

几千年来,靠着口口相传,代代发展,渐次变得丰富有趣,在这片沃土上遍地开花,旺盛着,鲜活着,摇曳着,张口就来,随处可闻,与乡土文明同在,跟各种声音共存,生生不息,声声入耳。

海安话很难懂吗(海安话心中花)(2)

南腔北调,让我大中华的文化历史格外丰富多姿。但,每种方言的独特性和地域性,也是客观存在的。

我有个侄女儿,对象是来自东北的憨厚小伙,英语系高材生,普通话也说得特别溜。

为了表示百分百的忠心,也顺便展示一下自身的语言天赋,他摇唇鼓舌,不耻下问,勤学苦练了两个月后,跟着未婚妻回海走亲戚。

席间还算融洽,有好事者讲了个“你在前边跑,我在后面拴,看谁跑得快,看谁跑得憨”的段子,其他人快活得各种笑,可怜的小伙子终于一头雾水,蒙萌懵梦!笑点究竟在哪里啊?为什么女朋友解释过了,我还是笑不出来!

不是非要排他,确实是没办法。方言趣味,真的只有土生土长的人才能意会。

要是让他学“妈妈”一词,估计会更抓狂。盖因这个词,在海安话中只要稍微变个声调,感情色彩和个中含义,就完全变形。读作“māmā”,指娘亲;读作“màmà”,指伯母;读音儿化成“mǎměr”,是对自家老婆的昵称;再读得戏谑点,加点尾声变成“mǎmerɡǎ”,那就暗指头发长见识短的中年妇女。

但是,且慢,一切皆有可能,前面如果再加个“细”字音,嘿嘿嘿,瞬间就峰回路转,指的是少妇,而且是活泼伶俐人见人喜的美少妇。当然,民间还有一意,即男人的红颜知己。

海安话的意趣,在这微妙的语音变化中,显示得淋漓尽致。

家乡印记和方言土语,就这样成为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组成部分,浸入身心,如影随形。与其他语言相比,未必完美雅致,却自是活色生香,到老不忘。

异国他乡,我们遇到过一些年长者,少小离家老大未回,听到我们在讲海安话,立马两眼放光。确认是自己人后,拖着我们用流利地道的海安话拉家常,舍不得挥手说再见。

乡音无改,源于乡情无改。走得再远,故乡,都扎根在他们心底,常绿,常新,常相思。

普通人一说了之,自在就好。而研究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善用慧眼,能够从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玄妙,用科学或艺术的方式记载展示。文化由此得以交流传承,研究者也因之立名立言立功。

奈何方言偏向于有声形式,鲜活的口头语言,以静态方式呈现,定格于白纸黑字,那种神韵和味道,终究是不够。

这种遗憾,在研究海安话的发展变化中尤其明显。语言学家魏建功先生乃海安西场人,其《魏建功文集》煌煌五册,引用家乡话语料之处颇多。

若沉下心来仔细比较,会发现近一百年间,海安话的变化已经不是一星半点的大。只是这种差异,就算术业有专攻的本乡研究人,也没本事说出一百年前的海安话与如今的差别在哪里。这让方言的研究,和诸如服饰、器物、交通、用具等研究相比,难以实现时间上的纵向比较。

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从口口相传到笔墨记载,再到如今的声形并茂,海安方言,在新时期,又增添了更多样合理的记录载体——录制音频视频,同时辅以书面说明。

这种更匹配的方言记录方式,正经严肃科学规范,是有时代大背景的。

2008年,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2009年南通遴选了六个方言区作为江苏的第二批试点。北大语言研究所负责业务培训和技术统筹,南大、南师大、南通大学等几所高校承担调查任务。

以上是官方语系的表达方式,听着有点高大上。若转换成海安话,喜气洋洋就扑面而来:国家现在要做方言有声地图啦,我唻海安话呢,挨选上啊。曾人家一比,我唻是先吃爬海(螃蟹)的,说明我唻海安话还是不丑的。

不丑,代指的意思很多,好看,好吃,好玩,快活,舒服……指向的都是正能量。这里的不丑,相当于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自豪感溢于言表啊有没有?

海安话很难懂吗(海安话心中花)(3)

网络上有海安话版搞笑视频《小明滚出去》,属于哈自个儿嗝嘚儿让大家笑的欢乐玩法。官方是如何操作的?海安人表示很好奇,不妨在这里科普一下录制的五阶段。

首先是招兵买马。征集志愿者五零后男女各一名,七零后男女各一名,老中青候补发音人三名,组成发音人团队。

第二步是培训。每人一档案袋材料,然后各种培训。不知为何,平常他们个个都是“嚼蛆鬼”,一对着材料,就磕磕巴巴,海安话居然说不正宗了!舌头莫名其妙地卷起来,硬起来,大起来,咋听都是四不像。没辙,只能设法营造宽松氛围,耐心等待他们语感复苏。因为我们要的是:原、汁、原、味、的、海、安、话!

第三步是录制。南通大学派来教授和助手若干,带上全套装备,一个字一个词的录,一句话一句话的过。前后折腾两个月,老中青三代发音人统统疲惫不堪,幸运感使命感荡然无存,诉苦说梦里都在练,快不会说人话了。

哎呀呀,笔者我只能连哄带骗搞心理战术:谁让咱们是光荣的海安话发音人呢?稍安勿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迎接胜利。

接下来的整理同样是个苦活计,要将自由说话和交谈的音频转化成白纸黑字。除了埋头苦干,别无良策。

最后一步是修修补补。专家们轮番审核后,有些需要重录重整的,再来一遍。

断断续续折腾了一年多,海安方言数据库终于通过了验收,存进了国家库。涓涓水流,汇入了大海。

当然,这只是阶段性成果。时隔五年,省里又在进行更专业的系统性视频录制,算是更新版。也不知道再过一百年,我们的曾曾曾孙辈们观看时,会不会发现好多话语已经似是而非?会不会莫名惊诧——原来爷爷的爷爷那时候是这样子说话的啊!

哈哈哈哈哈,之前从来都没有过。想想一百年后,也是醉了。

之所以动用此等力量绘制有声地图,是因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方言自身一直处于变迁中,很多词汇正在或快或慢的向普通话发音靠拢。拦不住,也无需拦。海安话同样如此。

我的方言已没有父母辈纯正乡土,而零零后孩子们舌上的海安话,发音又有了不少变化。许多被时代淘汰的物件和现象,如晒场、货络儿、汤焐子、跳码儿等,已在口头语言中渐行渐远,家住县城的孩子,甚至完全听不懂。

对此,我淡然处之,不持语言悲观论,也不盲目乐观。这种变迁,符合历史和语言的发展规律。

中国历来都是官话与方言并行不悖。前者提供规范,后者丰富语料,彼此互补与融合。

海安话经过了几千年的变迁,依旧保持着吐故纳新的能力,而不是囿于一隅,自说自话。

以我为例,普通话二甲高分,海安话娴熟自如,两者之间是和谐共存的。早几年,英语也还学得不错,一旦久不操练,就退回到小学水平。但是海安话,无论走多远,只要一出现方言对话者,立马自动恢复到十级优秀状态。当然了,这个十级优秀,是自封的。

幼学如漆,此言不虚。

好的方言,波澜不惊,却是波光粼粼。于我而言,她已经成了我的一部分,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里,在时而捡拾的琴棋书画诗文花中,自在相伴,不离不弃。也许,将来可以学学《繁花》的手法,用海安话写点小作品,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她独特的风貌。

谁在乎,谁将就。对人,对事,对物,对家乡,对方言。亲情,爱情,友情,乡情,概莫能外。这样的海安话,你说或者不说,她都在。你懂或者不懂,她都是一道风景。不妨借用最喜欢的《蓝莲花》旋律,用心哼上两句:

心中的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海安话

原歌词最后三个字是:蓝莲花。在我心中,她们等同。

——————

来源:海安日报2016年12月19日

作者:丁兆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