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短暂的强汉将星——骠骑将军霍去病(2)

历史怎么评价霍光(迂回四千里灭敌四万余)(1)

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夏,汉匈战场再起狂澜,大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复与合骑侯公孙敖将数万骑兵出北地郡,兵分两路,袭取河西。同时,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也率一万四千骑兵出右北平,往击匈奴左贤王部。

关于李广张骞这一路军目的是为了迷惑伊稚斜,分散他对于汉军真正目标河西走廊的注意力,当然,他们这一仗打的非常惨烈,惨烈到分去了霍去病在河西的不少风采。但这并不妨碍霍去病的盖世奇功,他这次在河西打出了汉军空前绝后之战绩,这个战绩让他不仅超越了卫青,而且也超越了赵武灵王、李牧、秦始皇、蒙恬等一干前辈,一战成为强汉夜空中最璀璨的一颗将星,其光华之夺目,傲视千古!

此时,浑邪休屠及各部落小王正在祁连山北麓一带聚集兵马,休整士卒。经过前番惨败,他们吸取了经验教训,决定聚兵一处统一号令,同时将焉支山以南的牧民畜产全部撤走,坚壁清野,如临大敌。

安排完毕,休屠王与浑邪王就紧紧的盯着焉支山,再也不肯移开眼睛了。河西是个狭长的走廊型地形,一边是瀚海流沙,一边是青藏高原,其地理环境之恶劣,连匈奴人都不敢去,何况是汉人,所以霍去病不来则已,来则必经焉支山,等着吧,等他来吧,来了就痛快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今匈奴河西各部聚兵十万于祁连山下,人多势众,难道还真怕了霍去病不成?

两位王爷失算了,霍去病何等人物,他岂能按你们的牌理出牌?你们以为他不敢去的地方,他就偏偏要去逛一遭,怎么样!

没错,大胆包天的霍大少,已经有了个胆大包天的计划:骠骑营与公孙敖部两路并进,像当年卫青收复河套那样,来个大迂回,从北地郡出发,往西北走,渡过黄河,翻过贺兰山,涉过钧耆水(即今山丹河下游),再穿越腾格里沙漠,全程两千多里,到达居延泽,在那里两军会师,然后突地九十度大转弯,沿弱水(今内蒙古黑河,又称额济纳河,发源于祁连山,西北向流入居延泽)急转直下,绕到匈奴人的大后方——祁连山西南麓的小月氏部落(指大月氏西迁时因羸弱未远去而降服于匈奴的一小部族),然后再九十度大转弯,从西北往东南攻,再走一千多里,在休屠浑邪王主力的背后狠狠捅一刀子,捅死算数。

历史怎么评价霍光(迂回四千里灭敌四万余)(2)

简单来讲,就是往西北走、再西南走、再东南走,整个儿一两百七十度大旋转,绕了一马蹄型的大圈儿。这在军事上称为迂回,也就是避开敌之整个防御体系,创造更广阔的战略空间,向敌之翼侧或后方实施远距离机动作战。绕到侧翼为一般迂回,绕到后方称大迂回。大迂回是战略打击的最高境界,非卫霍此等级别之绝世名将,不能为也。

这真是一次考验人类体力与意志的绝地远征。又时值盛夏,烈日高悬,烤焦了天地万物,一眼望去,整个世界一片荒芜,只有无穷无尽的沙山绵延到天边,蜿蜒有如龙脊,高高低低、起起落落……

再恶劣的地形气候,再危险的孤胆之旅,也不能让他和他的将士们为之却步!

经过难以想象的艰苦跋涉,霍去病数万汉军终于走出大沙漠,临近居延海。当肥美的水草地与芦苇荡扑面而来,所有汉军将士全都沸腾了,他们欢呼着冲向湖水,发出孩子般快活的笑声。

谁能想到,在这飞鸟难至,人烟断绝的黄沙包围中,竟然有如此美妙的一片绿洲。

历史怎么评价霍光(迂回四千里灭敌四万余)(3)

居延海

霍去病在居延海休整三日,搜集粮草,正准备沿弱水南下,却发现公孙敖部队迟迟没有前来会师。

公孙敖迷路了,腾格里的流沙太可怕,他转了好几圈都找不到路,最后竟又退回了北地郡。霍去病左等右等不见人来,于是过期不候,率部独自南下,再来了一次孤军深入。

为什么赵食其、李广、公孙敖等人老是迷路,而卫霍怎么就每次都不会迷路呢?

这实在是个很难解释的问题。

对此,太史公司马迁的说法是:霍去病拥有特权,每次挑选的兵马都是汉军中最精锐的,而且常有“天幸”保佑,所以才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建立奇功。

把一个人、一支军队或一个国家的成功完全归结为运气,显然,太史公在这里失去了一个史学家应有的冷静与客观。

在我看来,运气只是成功的充要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一次你可以说是侥幸,两次你可以说是天幸,那么三番四次五六七八趟咋样都迷不了路,还极其准确的掌握了敌踪,且不被敌人发现,次次都打敌人个措手不及,这你再用运气来解释就太牵强了。我想,卫霍用兵一定有他们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方法,或许是战前的分析,或许是细致的侦查,或许是敏锐的直觉,或许是高明的经验,或许是以上兼而有之。不管怎么说,卫霍他们一定已经完全掌握了匈奴的游牧、迁徙习惯,这绝对不是运气,而是能力。

数日后,霍去病完成了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迂回,神迹般的出现在了敦煌以西祁连山以南的小月氏部落。

小月氏人大惊失色,这里是河西走廊的大后方,前面都是匈奴人挡着。这里怎么会出现汉军,这里怎么可能出现汉军?

霍去病不解释,他对他们只有一句话,投降。投降从宽,抗拒从严。尔等从犯不是首恶,只要归顺大汉,本将绝不难为你们。

识时务者为俊杰,大汉天威远震,小月氏人哪敢螳臂当车,于是,自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下二千五百人向霍去病投降,并愿意作为向导,带领汉军攻打祁连山张掖一带之浑邪休屠王主力。

霍去病适时采取的政治攻势,再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能服而舍之,知功成则止。”这就是汉武帝对霍去病此役的评价。

出小月氏部落后,汉军就来到了今甘肃酒泉一带,据野史传说记载,当时霍去病为了犒劳辛苦的将士,将汉武帝赏赐他的宫廷美酒全部倒入汉营旁的山泉中,整个山谷顿时酒香弥漫,全体将士纷纷畅饮掺酒的泉水,欢声雷动。“酒泉”地名的来历,正是源出于此。

这个充满了浪漫色彩的传说,让霍去病的形象更添几分潇洒清逸,读之令人如饮醇酒,心醉神迷。

将军与士卒,要共苦,更要同甘。

稍事休整,汉军继续踏上征途,他们剑指东南,直奔祁连山。

时值盛夏,祁连山下开满了金色的哈日嘎纳花,整个草原一片金黄。数万汉军,就在这片金色的花海中纵马飞驰,闻风中幽香,看牧草翻滚,一路高歌猛进,豪情满云天。

与此同时,浑邪王与休屠王正率众在祁连山东北麓山脉的山脚下,纵马巡营,激励士气。

辽阔的原野上,牧歌与水草一起欢唱,轻柔、温暖得令人心疼。一眼望去,天似穹庐笼罩四野,流云飘逸轻盈舞蹈,美的叫人白日做梦。匈奴人正自陶醉,忽然一股杀气从后方直涌而来。

霍去病来了,战神来了。

浑邪王、休屠王吓得魂飞魄散,慌忙掉头组织军队应战,可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数万汉军已如铁流般倾泻下来弥散开去,将一个又一个广袤而肥美的牧场淹没。

汉军一攻来,近十万措手不及的匈奴军,转眼就被打了个没头没脑,各部乃纷纷败逃,如鸟兽散。这本来就是个临时拼凑的松散联盟,一旦不利自然土崩瓦解。

匈奴各部虽被击散,但宜将乘胜追穷寇,霍去病乃果断下令:

鹰击司马赵破奴,率军从左路追击匈奴速濮王,稽且王二部。校尉高不识,率军从右路追击匈奴呼于耆王部。霍去病自己则亲率主力,从中路追击浑邪休屠等部匈奴主力。

赵破奴出生太原,是个匈奴化的汉人,此人骁勇善战,是霍去病手下第一大将,他得令后立即出动,如飞鹰般锁定目标,一个俯冲双爪齐出。速濮王倒下了,头滚在一边,血流满地,速濮部尽没。稽且王吓得屁滚尿丢下大军狼狈逃窜,赵破奴再一个飞扑,将他和他的王母、王子、右千骑将一干首领共四十一人全部擒获。

此役,赵破奴的前锋部队捕虏1400人,中军部队捕虏3330人,总计4730人,功勋卓著,后被武帝封为从骠侯。意谓从骠骑将军有功,因以为号。校尉高不识则俘获呼于耆王王子以下11人,众1768人,以功封宜冠侯,赐食邑1100户。

但收获最大的还是霍去病,他带着万骑精兵,从高原上呼啸而下,扬鞭踏破祁连山,如一场沙暴,将一切挟裹劫掠。激情过后,云散风止,晓月残红,清点战果,所有人都惊呆了,此役汉军共斩首虏三万零二百级,俘获五个匈奴小王、以及他们的母亲、阏氏(匈奴王后的称号)、王子共五十九人,并俘获其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高级官员共六十三人。如此战绩,简直媲美卫青前两战的总和。而如此惊人战果之下,霍去病军的兵损依然很低,仅仅损失了百分之三十的部队(师大率减什三)。

此役,霍去病立盖世之奇功,“断匈奴之右臂,张中国之左掖,扬汉家之武威,”故此大胜之地,后被汉武帝命名为“张掖郡”与“武威郡”。

历史怎么评价霍光(迂回四千里灭敌四万余)(4)

不过,浑邪王休屠王两个老大还是跑了,不愧是老大,惊弓之鸟飞也速。

河西双霸,竟被同一个汉人击败两次,窝囊,憋屈!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一直紧盯着东南边焉支山方向,汉军怎么会从西北边儿从天而降,这可真是输的莫名其妙。

我只能说,霍去病果然就是匈奴人的克星。如果说匈奴军来去如风,战法如妖;那么霍去病的战法简直就如魔鬼一般。他总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匈奴降卒降将,克服一切环境上与组织上的困难,在最不可能的时间,出现在最不可能的地点,鬼神莫测无法捉摸,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按照武侠小说的说法,这是无招胜有招,独孤求败兄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独孤九剑。

霍去病凯旋而归,长安城再次陷入疯狂,河西大捷,捕斩首虏四万余,匈奴河西部损失了近一半的军力,这是里程碑式的胜利,武帝乃大大嘉奖了出征将士,并益封霍去病五千户。从属诸将,赵破奴封以千五百户从骠侯,高不识封以千一百户宜冠侯,仆多封为煇渠侯。其他校尉从者,皆赐爵左庶长。

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霍去病这个少年军事天才,将要流芳百世,名垂战史了。

没辙,他这一仗,打的千古绝无,实在太漂亮了。

激赏之余,大家还惊奇的发现霍去病身边多了个陌生的小孩,便问霍去病,霍去病只是神秘的一笑。

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霍去病此次出征之前,顺便回了一趟自己的老家,河东郡平阳县。

说是老家,其实霍去病在襁褓里就离开这里随母亲去了长安,他对这里很陌生。

那他去那儿干嘛呢?原来是去看望他那不负责任的老爹,霍仲孺。

河东太守很会拍马屁,霍去病刚来到平阳,他就出城二十里跪迎,身背弓箭在前开道,一路把霍去病迎入平阳驿站宾馆(传舍),然后又派车把霍仲孺接了过来,让他们父子相见。

一个不负责任的混蛋男人,却赢得了幼年失去父爱的名将儿子的跪拜与泪水,这正是铁汉柔情,侠骨柔肠,唯大英雄能见本色。

看来,霍去病虽表面冷傲,其实一感情强烈、深沉而不外露之人也!

霍仲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雄壮威武的少年将军竟然是自己的儿子?于是腿一软竟也跪了下来,诚惶诚恐的说道:“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

我知道霍仲孺为啥一辈子只能做个小吏了。这家伙就一奴颜婢膝之徒也。见了儿子也跪,这不折了霍去病的寿么?唉,后来还真折了。

你说就霍仲孺这样的,怎么生的儿子却这般厉害呢,犬父虎子,这显然不是基因使然。

霍去病当然受不起这遭雷劈的一跪,他惶恐万分,赶紧把老爹扶起来,开始他迟来的尽孝。

不过军情如火,霍去病无暇久留,他只能取出私财,给霍仲孺又买房子又买地,还买了一大堆佣人服侍老爹,让他颐养天年。

做完这些事情,他就上前线了,大丈夫在世,尽孝尽忠,一个都不能少。

凯旋途中,霍去病又去了平阳一趟,把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接到长安。既要给父亲一个安享的晚年,也要给小弟一个远大的前程。这是霍去病身为一个霍家子孙应尽的责任。

过了几天,霍去病领着弟弟去宫中看望舅母卫子夫,刘彻正好在,便跟他开玩笑说:这小孩儿是谁啊?莫不是你外面的私生子吧,哟,都这么大了!果然是朕的爱将,打仗厉害,男女之事竟也如此英勇。

霍去病赶紧叫冤:陛下真会说笑,这是臣的弟弟,今年都十一岁了,怎么可能是臣儿子?臣没那么早熟吧!

君臣齐声大笑。笑完刘彻上前,摸了摸那小孩儿的头,问他的名字。

小孩儿一本正经老气横秋的说道:“草民河东霍光,拜见陛下。”

刘彻看了看霍光,发现他长的与霍去病一般白皙俊美,疏眉朗目。虽英气稍嫌不足,却聪明乖巧,更添几分可爱,越发觉得喜欢,便让他留在宫中为郎,决定好好栽培他。

或许,大汉又要出一员名将了,武帝心中暗自期望。

霍光后来没有成为名将,而做了个重臣,而且还左右了谁能做天下的主人,这是刘彻到死没有想到的!

历史怎么评价霍光(迂回四千里灭敌四万余)(5)

大家关注 后续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