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水面上有一层藻类?,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对虾倒藻后期怎么处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对虾倒藻后期怎么处理(出现倒藻怎么办)

对虾倒藻后期怎么处理

一、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水面上有一层藻类?

藻类倒藻

目前整个水体的已经出现倒藻,此类情况应该是在下风口较多,产生堆积;此类现象已经相对较严重,必须尽早处理。

经常会有人问我:倒藻到底是怎么样产生的?什么样的水体才可以导致水体倒藻哪?

1.高温天气:目前6月份的的温度相对较高,北方地区白天温度达到37度左右,而南方地区的温度达到39度左右,而南美白对虾最适宜的温度是在28度左右;有益藻的适宜温度在22-33度之间,当水体的温度超过有益藻类的耐受程度的时候会引发倒藻。

2.天气突变:天气变化温差较大引起水体环境突变,造成生物失衡;每当夏天的时候水体有时瘦一点,但是一般虾农都会大量肥水,一下肥到位,但是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容易引起倒藻的;现在温度越高,肥水过度的情况下,更容易引起倒藻。

3.藻类不平衡:当水体中的蓝藻,甲藻,裸藻等有害藻类多于有益藻类,碰见气温突变时引发倒藻转水的现象;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培有益藻类。

4.化学反应:虾农在水体出现问题的时候会选择一些消毒杀菌剂、杀虫剂等,在使用的过程中过量使用,会导致水体中的有益藻、有害藻均被杀死,引起倒藻的情况;温馨提醒虾农们:使用化学药品要谨慎;少量、少量、少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解决措施:1.物理处理:人工在下风口处用网捞大面积的倒藻;使倒藻不再覆盖在水面影响水体的光合作用;2.使用沸石粉和有机酸干拌干撒在下风口堆积处;沸石粉和有机酸能够深度的解毒改底;同时还可以净化水质;3.双倍解毒之后,适当的肥水(少量多次)配合菌类,提高水体的转化率。

二、微量元素能代替钙吗?微量元素和钙有什么区别?

最近几年市场上很多药物泛滥,让人傻傻分不清楚,到底什么补钙的产品比较少,什么样的产品才能补钙;目前市场上有好多微量元素也称能补钙,到底微量元素可不可以代替钙哪?接下来老虾农就给你分析分析微量元素与钙的区别?

微量元素作用:

微量元素

1.微量元素在水产的养殖中可以提高水体的总碱度,稳定水质;水体的总碱度高的时候,水的PH值相对来讲比较稳定,能够有利于水体中有益藻类的生长,水体中的营养才能更好的为虾提供能量。

2.补充脱壳期间所需要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平衡机体的矿物质组成;快速恢复脱壳后壳的硬度,从而提高产量;避免矿物质缺乏综合症(软壳、脱壳不遂、虾体抽筋、断须等现象);出池前使用微量元素使用可增加养殖水生动物的夹克硬度,从而提高产量。

3. 对虾需要锰、锌、铜、铁等微量矿物质促进同步脱壳并是趋于整齐,脱壳后需要钙、镁、磷等常量元素来硬壳,这些元素是否足够,吸收利用率是否好决定了对虾脱壳后的规格大小。

常量元素

4.高密度养殖过程中,由于密度大往往导致水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导致虾蟹不能完全吸收钙物质而引起不能正常脱壳,容易形成软壳和脱壳不遂等情况。

钙在水产中的作用:

1. 钙在水体中可以改善藻类的繁殖速度,加快肥水,保持水色稳定;能补充水体中缺乏的碳源物质。

葡萄糖酸钙

2. 在水产中甲壳类动物在生产的过程中都是需要钙来补充甲壳的硬度;在补充钙的同时要补充微量元素来促进钙物质的吸收。

3. 钙能消除和环节重金属等药品残留的有害毒素,减少应激,增强对虾的免疫能力。

4. 在补钙的同时要增加水体的总硬度来增加脱壳前后壳的硬度。

总结:水产中微量元素和钙缺一不可,两者相互结合,微量元素可以补钙,但是不能完全替代钙物质,在微量元素使用中主要是补充水体的总硬度及协助钙物质的吸收。而钙最重要起到增加甲壳硬度的,不能满足水质对于微量元素的需求。

以上文章皆为经验总结及网络图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以上为本人个人总结,不足之后还请下方评论!大家一起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