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蜥游记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仙琴蛙,鸣声悦耳似琴音。到了繁殖季节,雄蛙会在水塘边建造“房屋”,招妻育儿。

“仙姑弹琴”的传说

仙琴蛙,又名“仙姑弹琴蛙”,这个名字的由来有着脍炙人口的故事。唐代大诗人李白常在峨眉山万年寺的白水池听好友广浚和尚弹琴,琴音婉转动听,数里外的村民都能听到。传说李白听广浚和尚弹琴时,总有一位绿衣姑娘倚门谛听。

后来,广浚和尚离世了。但每至夏日傍晚时分,时有美妙的琴音从白水池传来。村民们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去毗庐殿一探究竟,发现那位绿衣姑娘是一只青蛙所化。它在广浚和尚琴音的耳濡目染下,学得了弹琴的妙法精髓,为了悼念高僧,夜夜至白水池弹琴扶瑟。

后来,人们把峨眉山白水池内如琴如瑟的蛙鸣声,描述成“仙姑弹琴”。这种蛙,就叫仙琴蛙。

寻找仙琴蛙(仙琴蛙的本事可不小)(1)

仙琴蛙的栖息环境

出类拔萃的建筑师

仙琴蛙不仅是音乐大咖,还是出色的建筑师!通常,青蛙在水塘里繁衍后代,很少有筑巢的习性。但到了繁殖季节,雄性仙琴蛙会在水塘边建造“房屋”,然后在里面鸣叫,以吸引雌蛙前来交配。

仙琴蛙的巢穴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的圆形浅滩似的泥窝状巢,一种是里面空间很大,但洞口很小的茶壶状巢。巢穴大致呈半球形或球形,中间很宽敞,四周的墙壁十分光滑,整个构造很牢固。很难想象一只小小的仙琴蛙是怎样建造出如此精致的房屋!

仙琴蛙的繁殖期较长,幼小的蝌蚪过早的来到池塘会被其他的大蝌蚪、大型水生昆虫、小鱼等捕食,巢穴有效保证了卵的安全孵化,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巢穴不仅是安全的交配场所,同时也是仙琴蛙防御天敌的理想避难所。

寻找仙琴蛙(仙琴蛙的本事可不小)(2)

仙琴蛙精致的“房子”

寻找仙琴蛙(仙琴蛙的本事可不小)(3)

一只雄蛙正在筑巢

寻找仙琴蛙(仙琴蛙的本事可不小)(4)

一只雄蛙正在筑巢

寻找仙琴蛙(仙琴蛙的本事可不小)(5)

巢穴内部结构

金屋藏娇的秘密

不同于其他蛙类,仙琴蛙到了繁殖季节有在水塘边筑巢的习性。雄蛙会花上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来建造自己的“房屋”,然后呆在洞中鸣叫。

与洞外鸣叫相比,洞内雄蛙鸣叫更加低沉、悦耳,变化也更丰富。在洞中鸣叫的雄性会吸引雌性前来交配,交配后,雌蛙便将卵产在洞中,卵在泥洞中孵化成蝌蚪,并在泥洞中发育、长大。整个过程缜密精细,环环相扣。

巢穴对于仙琴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扮演着避难所、婚房和育儿所等多重功能。雌蛙通过雄蛙的鸣叫不仅可以获知其是否有“房”,还可以知道“房子”的内部结构。雄蛙利用鸣声向雌性传递巢穴信息,而雌蛙通过鸣声选择有“房”的雄蛙作为配偶。仙琴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除人类以外唯一能够通过鸣声或语音广告传播“房产”结构信息的动物。

寻找仙琴蛙(仙琴蛙的本事可不小)(6)

一只雄蛙在建好的巢穴内鸣叫

寻找仙琴蛙(仙琴蛙的本事可不小)(7)

巢穴里正在孵化的蛙卵

寻找仙琴蛙(仙琴蛙的本事可不小)(8)

巢穴里正在发育的蝌蚪

红颜祸水的真相

科学研究发现蛙类中雌蛙很少鸣叫,但仙琴蛙是个例外。在交配时,雄蛙从背后抱住雌性并作前后摩擦运动,以刺激雌蛙排卵。一旦雄蛙停止运动,雌蛙会立即发出一种刺激鸣叫,直到雄蛙重新摩擦运动。如果用手阻止雄蛙的运动,雌蛙会一直鸣叫。雌蛙的刺激鸣叫会导致雄蛙间的竞争鸣叫甚至发生打斗行为。

繁殖期的雄性仙琴蛙在池塘边打洞筑巢,用作“婚房”,并会用落叶等遮蔽物覆盖洞口。然后雄蛙独守“婚房”鸣叫,吸引雌蛙前来交配产卵。当雌蛙来到“婚房”附近时,雌雄仙琴蛙看不到彼此。这时雌蛙发出刺激鸣叫,雄蛙听到后便会出洞迎接“女神”,一同返回“婚房”共度良宵。

寻找仙琴蛙(仙琴蛙的本事可不小)(9)

图示一只雌性仙琴蛙

听力的季节可塑性

蛙类的繁殖行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雄性进入繁殖季节,开始大声鸣叫,以争夺配偶和领地。而在冬季,蛙类进入冬眠,无须处理复杂的声音信号,此时最重要的是节约能量过冬。仙琴蛙也不例外。

研究人员发现:在1- 6千赫兹的范围内,非繁殖季节的仙琴蛙听觉脑干反应阈值显著高于繁殖季节,反应时间显著长于繁殖季节,这说明,非繁殖季节的仙琴蛙听觉敏感性显著低于繁殖季节。这些结果表明,蛙类外周听觉系统具有季节可塑性,以适应蛙类的季节性繁殖。

小小仙琴蛙背后却有如此多神秘有趣的故事,你没想到吧?它们的聪明机智让科学家也折服了。然而,近年来栖息地面积的缩小和破碎化、水体污染加重正在深刻影响着仙琴蛙的种群数量,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也许若干年后我们再也听不到这些小生灵的歌声了。

寻找仙琴蛙(仙琴蛙的本事可不小)(10)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