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1)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2)

你相信光吗

成人的世界,没有奥特曼,

却并不会因此就败给阴暗庸碌冷酷,

我们还有——

因为相信光而如光的人呐

✨走!

以光之名,带你去见

一位向光而行六十载而自带光芒的人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3)

遇 见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4)

先别急着往下滑,

请你只管以貌取人,

猜一下她的年龄职业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5)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6)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7)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8)

是的,你没猜对!

她今年已经88岁了(出生于1934年)!

不是模特,不是音乐家,

也不是画家,不是舞蹈家,

她的身份是植物生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六十多年投身光合作用的研究

致力于揭开光能转化之谜,

为国家农业能源等重大战略

提供基础性、前瞻性理论和技术支持,

为我国光合作用研究走向世界

做出了杰出贡献,

她叫(kuāng)廷云

《夜读》国庆专栏,

《我有国士,天下无双》最后一期的主角。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9)

88岁,

身姿优雅,打扮入时,

笑容可掬,顺应本心,

已经是人间理想,

更何况她还有如此作为!

是最不像奶奶的奶奶,

是最不像院士的院士,

是最不像科学家的科学家,

是最不像癌症病人的病人

很难想象,匡老先后挺过了

乳腺癌、结肠癌、肺腺癌)。

她笑,她健在,她“破圈”,

已经为我们大多数人提供了

一种自洽的理想范本,

谁说搞科研就要不修边幅苦哈哈?

谁说老去不可以如烟花绽放之夺目

谁说命运不可以握在自己手中?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10)

有一种光,就叫匡廷云。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11)

追 随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12)

她的故事,要从一本小说讲起。

可能就跟有人读完《三体》,

爱上天文学物理学一样,

将满15岁那年,

喜欢跳舞热爱文学的少女匡廷云

偏偏读了苏联小说《萨根的春天》,

从此沉迷农业技术,无法自拔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13)

当时,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

等院系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

匡廷云报考的土壤农业化学系相当难考,

不过对学霸来说,还是能拿下的。

她后来分享了这样一个学习方法,

人称“匡式学习法”,也一并抄送给大家:

每晚寝室一熄灯,

躺在床上“过电影”,

把白天课堂上学的每一门功课,

全部重新在脑子里过一遍。

当别人还在睡觉时,

“少女匡”已经“卷”起来了,

忽然有一天,

她发现每门课程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于是,她开始在脑子里把在课堂上学到的

有机、无机和生物化学等基本知识综合在一起

重新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

这对她之后就业、“跨学科”搞科研大有裨益。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14)

匡廷云(第二排右起四)在莫斯科留学 图 | 中国之声

因为相当优秀,

匡廷云被选派到莫斯科大学去深造,

留学时,遇见了很多令她难忘的同学,

比如后来的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

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

地衣真菌学家魏江春……

这些大家都曾在《吾家吾国》节目出现,

或许为国而闪耀之人殊途同归,

最终都会因我们敬仰的眼光再次聚拢

还有,她遇见了“命中注定”,

生物系的研究生章申

获得博士学位之后,

二人便在莫斯科大使馆登记结婚了。

后来,他们都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成了令人羡慕的科学伉俪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15)

匡廷云与丈夫章申 图 | 中国之声

1962年,匡廷云回国

进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工作。

最初几年,条件惨到

她和小伙伴的工作模式是,

棉裤 冰库 熬大夜”。

那时研究所设在北京动物园内,

电车只要从动物园外叮叮当当驶过,

仪表指针便无序跳动,

为了保证数据稳定,

他们只能晚12点以后早6点之前工作

白天补一会儿觉,

就穿着棉衣继续在冰库里做实验

不过心向所爱,所以甘之如饴。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16)

成 为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17)

1986年,德国科学家

在国际光合作用大会上公布了一项

光合膜蛋白原子水平空间结构

的研究成果(两年后获诺奖),

报告完毕,全场掌声雷鸣,

十几分钟都停不下来,

赴会的匡廷云大为震撼

回国后她向时任中科院植物所所长汤佩松

我国植物生理学奠基人之一)汇报:

光合膜蛋白太重要了,

难度很大,且国际竞争太激烈。

快90岁的汤先生当即拍板,中国也要做

关于光合膜蛋白:光合作用中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发生在光合膜上,是由光合膜上具有一定分子排列和空间构像的蛋白质超分子复合体完成的。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18)

迄今为止,有8次与光合作用

相关的研究拿到了诺贝尔奖

在前沿科学探索上,中国不能缺位。

一旦搞清楚光合作用的机理

这个大自然已经严守了几十亿年的秘密,

就可以打破无机世界和有机世界

不可逾越的鸿沟,打破能源束缚,

对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粮食、

能源和环境资源等问题意义重大

可直到目前,人类尚未完全揭示。

光合作用,全世界自然科学里

最富挑战的前沿领域,

揭秘光合膜蛋白结构与功能

可谓前沿的核心问题之一。

光合膜蛋白空间结构以“埃”来计算,

这是比纳米更小一级的单位。

尽管科学界迫切希望得到更高的分辨率,

中国科学家早先却没有被寄予希望。

2004年,匡廷云的团队

与生物物理所团队一起,

完成了分辨率为2.72埃的

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晶体结构解析,

结构图登上了自然杂志封面

这被国际同行评价为:

光合作用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19)

菠菜主要捕光复合物晶体结构解析图登上《自然》封面

匡廷云自豪地说:

“这是中国的结晶、中国的结构。”

在这之后,我们在国际上突破了

一个又一个光合膜超大分子复合物的空间结构。

匡廷云也被称为,

我国光合膜结构与功能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追光的人”。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20)

散 发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21)

在匡老那里,

向光而奔,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她也像自己研究了一辈子的绿叶,

给点儿阳光就灿烂。

你见过几位85岁做完手术

第三天就去实验室工作的人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22)

《吾家吾国》节目的记者王宁更清楚,

能够采访到匡老有多么不容易,

不是因为匡老怕生,而是88岁的她,

依旧忙得很,几经周折,

他们才终于在一家植物工厂见了面。

这地方,布满匡老当下正倾注的心血。

我国传统以种植业为主,

饲草业较少,目前急缺,多赖进口,

怕被美国卡脖子”,匡老目前重点研究的,

就是打造智能化的植物工厂,

比如依靠“光配方”的调节

提高饲料种子培育质量与产量,

能帮咱把饭碗更牢地端在咱自己手中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23)

“追光的人”

跑赢了三次癌症

跑赢了国际同行

带我们国家追上了”,

可是却跑散了爱人还有儿子。

68岁时,

匡老的爱人章申突然在家晕倒,

不到两周就因病去世了。

76岁时,

匡老42岁的儿子因为肝癌住进了医院。

后来,匡老只是缓缓地说,

如果有来生的话,

我会对我先生我孩子做更多补偿的。”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24)

思念乍起时,

她会去书桌前坐一会儿,

因为她的办公桌在丈夫的照片下,

丈夫的办公桌在她的照片下,

那里有过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的浪漫,

有过忠于各自理想的并肩伏案,

有过不说也懂的相视一笑和长情……

为什么说

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

因为匡廷云的存在,

昭示着一个人一生最完美的蜕变:

遇见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

你相信光吗?

我信。

在阳光,星光,霞光,月光降临人间之时。

我信。

在温暖善良勇敢之人,爱笑之人的眼眸里。

我信。

我见过像光一样的人,她教会我

不是因为选择光才能成为光,

而是内心有光、一生追光才能成为光。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25)

内容参考丨《吾家吾国》节目

中国之声《匡廷云:优雅的科学家,一生的追光者》

(记者:周益帆 朱敏)

封面图丨视觉中国

关于光的故事散文(这是我听过的关于光最好的故事)(26)

监制丨徐冰

编辑 | 王若璐 校对 | 高少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