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人生最好的善良,是抛开自以为是的优越感。

人生中最高级的善良都是不动声色(人生自以为是的)(1)

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最大的罪恶根源,就是自以为是的优越感。

有的人站在自己主观的角度去评论一切的时候,他就是把自己当做一个圣人,在他的世界里,他的话就是圣人的语言,他所判断的对错,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公正的客观事实。

正是因为有这一份“优越感”的存在,所以才有很多自以为是的“喷子”“键盘侠”,也就是所谓身处道德制高点的人。

越是沉溺于自我优越感之中,人生越是荒唐,因为每一个主观的评价,主观的言论都掺杂一个人主观意识的偏颇。

这个人性的弱点不但会在无形之中伤害别人,也会在人际关系之中给自己竖起屏障。

任何主观评论都会背离客观,又会对当事人产生误解,一个人随意的评价以及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攻击,都是一种残忍。而一个人如果经常在背后议论人是非,必定害人不浅,也必定会让自己逐渐失去别人的信任,自掘坟墓。

人生中最高级的善良都是不动声色(人生自以为是的)(2)

有一个心理学概念,叫做“空杯心态”

说的是我们在追求人生知识以及事物的时候,要有一种空杯心态,让自己腾空,不要有优越感,才能接受更多的事物,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而我们做人,更需要这种“空杯心态”,不要有做人的优越感。

蛇不知自己有毒,人不知自己心狠。

一个人在大多时候都意识不到自己内心的恶毒和偏颇,而唯一能够解决这一个问题的方式,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把自己想的多么高尚和善良。

当你无端去抱怨别人伤害过你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你在无形之中也伤害过别人;当你以为别人做事不够意思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你自己也有过让人心凉的行为,或者让人心寒的话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放在这一件事情上非常受用,你也说过恶毒的话,你也做过让别人心寒的事。

人生中最高级的善良都是不动声色(人生自以为是的)(3)

所以《菜根谭》中说:

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对于他人的不足之处要想办法为别人掩饰和弥补,故意暴露别人的短处,那就是用自己的问题去攻击人别人的问题。对于别人的执拗要善于诱导,善于教诲和劝解,因为他的固执而讨厌他,不仅不能使他改变固执,还等于用自己的固执来强化了别人的固执。

当你站在自己的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和批评别人,甚至以自己的优势故意显出对方缺点的时候,你自己本身也是一种丑陋。

人生中最高级的善良都是不动声色(人生自以为是的)(4)

一个人必须凌驾于自己的丑恶之上,抛开自己所有站在善良至高点的优越感,才能够更公平的去对待这个世界,才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而人生的最终受益人都是自己,当你以这样一种换位思考去处事的时候,才能收获人生真正的善良。

有一些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以为教化了别人,以为非常公正的评论了一件事情的客观状态,就以为这是一种善良是一种乐于助人,其实这是一种荒唐和愚昧。

《道德经》老子说: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最好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是毛病。圣人之所以没有毛病,就是因为他把毛病当作毛病去对待,所以他就没有毛病了。

人生中最高级的善良都是不动声色(人生自以为是的)(5)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自以为是,当你自以为善良时,其实也已经是不善了。

但是圣人为何能够为圣人呢?就是因为他能够把自己的问题当做问题去对待,所以他没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