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失真的“天才人设“,其实也正是导演哥哥的实际境况:身为自闭症患者,他不仅拥有所谓绝对音感,更是马来亚大学的纯数学博士。

“我哥哥是自闭,不是白痴!”

电影《光》的冲突段落中,弟弟对侮辱哥哥的人怒吼道。尽管他自己也总是嫌弃哥哥没用,也总是会忍不住说话难听。但一旦有外人做出不善的举动,弟弟总是首先气炸的那个。

或许很多观众根本没有注意这部电影——《光》来自马来西亚,没有明星撑场,不算商业爽片,上周在电影院短暂上映,排片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有一些看过电影的人,给出了赞扬的好评。5000多位豆瓣网友打出了7.5分。一位网友写道:“今年冬天第一份小惊喜,一股来自东南亚的清新暖流。自闭症家庭做骨,生活琐碎做肉,导演哥哥真实故事做血液,流淌的都是兄弟间那种割不舍的亲情。”

邵氏大片郭追 专访口碑电影光导演郭修篆(1)

电影《光》中,弟弟为哥哥出头

而在此之前,《光》已于2018至2019年在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上映,也曾在各地拿到奖项肯定,包括第30届马来西亚电影节的最具潜质导演、男演员奖项,也曾于2018年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提名。

“从我大概4、5岁开始,妈妈就跟我说,哥哥跟别人不一样,你要多照顾他。”编剧、导演郭修篆身在马来西亚,电话里的声音听起来爽朗和善。他在片尾特意写上“献给修锴”——即现实里真正的哥哥郭修锴。

郭修篆小哥哥两岁,一起在马来西亚柔佛长大,又一起前往首都吉隆坡念大学。影片里令人动容的生活点滴,哥哥可爱又可笑的固执脾气,弟弟的抱怨与关心,当然还有因为自闭症引发的种种烦恼……这些都来自郭修篆、郭修锴真实的生活。

一句“不是白痴”的怒吼,承载了郭修篆多年来的愤怒与无奈:“别人说我哥哥是怪物,说他没有用,一事无成,这样子的东西很多,你知道吗?可是现实生活中,不能每次遇到一个人,就大喊大叫,还是需要用比较柔的方式告诉大家,他只是有自闭症,他真的不是白痴。”

《光》的落点在于家庭温情,拥有堪称圆满的光明结尾。在“白痴”外表之下,哥哥其实是拥有所谓“绝对音感”的天才,能够通过敲击玻璃器皿,准确地判断出声音的频率。他沉迷于收集各类酒杯、鱼缸、水晶碗,并最终为自己拼出了一架玻璃琴。

邵氏大片郭追 专访口碑电影光导演郭修篆(2)

《光》的故事中,哥哥文光对声音非常敏锐

有观众因此批评《光》刻意规避了苦难——因为现实往往更加残酷,很多自闭症患者并没有天赋特长,生活无法自理,给亲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很多家庭的悲剧也正因此而来。

不过,听起来颇为失真的“天才人设”,其实也正是郭修锴的实际境况:这位35岁的自闭症患者,现实中不仅真的拥有“绝对音感”,弹奏了片中的一支钢琴曲,而且还拥有数学天赋。他在常规学校的教育体制下完成了小学、中学以及大学课程,最终在马来亚大学完成了纯数学博士学位,现任职思特雅大学数学讲师。

郭家还有一个小妹郭修彧,同样从小就显现出音乐天赋,如今是马来西亚的创作歌手,为《光》演唱了主题曲《抽象图》。

正如影评自媒体“枪稿”所写:“我们无法苛责导演‘不现实’,导演确实在讲述他所经历的‘现实’。”

来听听郭修篆自己的话吧。

邵氏大片郭追 专访口碑电影光导演郭修篆(3)

郭家三兄妹照片,从左至右:弟弟郭修篆、哥哥郭修锴、妹妹郭修彧

0就是0,1就是1,但这样过不好人生啊

我哥哥是个怎样的人?跟你举个例子吧。因为没有人愿意跟他下棋,他就跟电脑不停下棋,输了一次,可以哭一个礼拜。

他等交通灯的时候,三盏灯都亮着,红灯、黄灯还有绿灯一起亮,就被戳中了笑点,又可以笑一个礼拜。

电影里的哥哥会收集各种玻璃瓶罐。现实中更惨啦,他收集的东西一直在变。所以平时生活中,我哥的房间比电影里的乱很多。尤其是最近,他在改造他的房间,想要把气温降到10度以下,在收集一些隔热的东西。

他收集过最怪的东西,你真的要知道吗?婴儿用过的尿布!他就说那个味道……

他还弄来过一条好长好长的蚯蚓,把它煮来吃。他就认为蚯蚓没有毒,就可以吃。

你看我的哥哥,他就是这种人啦。

其实我跟哥哥从小到大一起长大,所以我不会觉得他特别怪。但也就像电影里弟弟所说的,如果我真正完全明白哥哥的话,那就是我有自闭症了。有时候我也真的不懂他。

爸爸、老师,大家都对他想做的事情没兴趣,就会说他做这没用。哥哥又很爱顶嘴,大家就会对他更凶。

电影里,哥哥对音乐特别有兴趣。现实中,哥哥是对数学特别有共鸣,从小做数学题就比别人厉害。

其实他就是典型的理工宅男,喜欢数字,喜欢绝对的东西,0就是0,1就是1。可是人生不是这样啊,有好多灰色的东西。你也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数字化,尤其是关于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对于我哥哥,跟人打交道就是最大的挑战。

他离家出走是很常见的事情。大概12、13岁的时候,他刚好是叛逆期,一遇到挫折就离家出走走。以前没有手机,真的找不到他人,好几次是在教堂找到他。

最严重的一次,他搭上长途巴士就跑了。非常幸运的是,他遇到两个好心人,人家可能看他哭哭啼啼的,看起来好像不太正常,坐下来好好开导他,还买了一张车票让他回家。所以电影里也有这个场景。

我也了解,有些观众可能看完《光》,会觉得我把自闭症这个话题放得太轻了,没有呈现现实的残酷。

我哥哥是高功能患者,这意味着他是自闭症患者中智商较高的。现实之中,有很多人是低功能患者,情况会比戏里的哥哥、比真实的哥哥,要严重很多。

其实我做这部电影的出发点,是希望不要拍成一部完完全全的悲剧,也希望能够展现哥哥身上最好的那一面。

我希望每个自闭症患者,或者说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所谓的社会位置。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来了到底要做什么呢?

邵氏大片郭追 专访口碑电影光导演郭修篆(4)

《光》拍摄现场,哥哥郭修锴和电影中饰演哥哥的庄仲维聊天

全家人最想看到的画面

大学的时候,我和哥哥一起来到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那段时间住在一起,才开始真正了解他。

一开始,老师、同学都比较排斥他。他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我,只有我可以开导他。可是我要怎么去开导一个年纪比我大,成绩又比我好很多的人呢?

马来西亚大学有一些必修课,包括马来文、历史课。我哥哥只是想做数学博士嘛,对这些非常没兴趣。可是必修课不及格就会被留级,他一共留了三、四次,一直过不了考试,有点绝望了。

我看他真的很难过这一关,我就说你就扶政府的懒趴嘛,“扶懒趴”就是拍马屁。他就问我,这话什么意思。我说你就去扶着政府,政府要你考必修,你就让他开心一下嘛,他就会给你及格,你就可以去读你的数学。

那次就好像啪的一下,哥哥就找到了一个乐观的支点来面对这个事情。他就因为那句话笑了一个礼拜,还写了关于扶政府懒趴的歌,后来很幸运地过了考试那一关,终于毕业了。

电影里面,弟弟生气把哥哥收集的所有器皿都打碎了,哥哥到工厂自己做出玻璃,两人和解,最终也过了那一关。

当老师也是很难过的一关。我哥哥在读纯数学的时候,我们就一直警告他,如果你要读纯数学,最终就一定要当老师,一定要教人。

他说OK,因为他想读,所以他会努力地尽量提高自己教人的能力。他真的越做越好,我去看学生给他写的评论,有人说其他老师教的还没有他那么仔细,很喜欢他的思维。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他在面对上司跟同事的时候,都会遇到种种挫折,但结果很幸运。

前提是他的数学是真的特别好,这是学校想要的东西,对吧?就像绝对音感一样,这个东西确实太厉害了。需要帮忙的就是他的人际关系。

电影里,哥哥最终找到了钢琴调音师的工作,找到了他在社会上的位置。这一幕,就是我们全家人最想看到的画面。

邵氏大片郭追 专访口碑电影光导演郭修篆(5)

《光》剧照,兄弟吵架场景

“你死了,我也不会难过”

现实生活中,我跟哥哥从小到大感情都很好。可是有一段日子,两个人之间爆发了很多摩擦,都在发脾气。

那时我妈妈得了乳癌,可是我哥哥,你懂的,他的感情线真的跟别人不一样,跟妈妈说过类似“你死了,我也不会难过”这句话。我听了特别火大,那是我跟他吵过最凶的架。

当然事情过了之后,他从来也没有把它放在心里。就跟电影里一样,哥哥离家出走完自己回家了,不会把吵架放在心里。

其实自闭症患者的感情,往往会表现在喜欢的事物上。如果要他们表达对他人的爱,就比较难。但是哥哥真的不是一个有恶意的人,只是他了解的世界跟我们的不一样。所以我也不会放在心里。

我觉得我在这个家里面的角色,不只是对哥哥,需要让所有人都过得开心一点。不管事情有多么糟糕,都要想办法从其中找到一些快乐。

当然有一些不幸的自闭症患者家庭,家人要花一天时间照顾自闭症儿童,所需要付出的牺牲,比我的多太多。

我能做的就是把这部电影呈现出来,帮大家出一口气。

其实不一定没有自闭症就过得很好,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困难,都是必须要去面对的。

其实社会之中,不只有自闭症患者,还有好多“不一样”的人。我希望大家在公共场所碰到的时候,不要一开始就觉得好恐怖,就给很难看的眼神,说出很难听的话。如果大家能去了解一下的话,就比较好。

我也很幸运,我朋友不会排斥哥哥。电影里打麻将的那一幕戏,朋友们都觉得这一幕拍的太真实了。文光把毛巾叫做女朋友,说她叫Angela,大家就笑。现实中就是这样子。

哥哥当上博士的时候,请我跟朋友们吃了一顿大餐。大家都很高兴,一直夸奖他,他很高兴。

邵氏大片郭追 专访口碑电影光导演郭修篆(6)

电影《光》剧照

要不要追那个女孩?

《光》拍完之后,我回头再看,有在光那个角色里看到自己,不完全是哥哥。

其实我接受,自己可能也带有自闭症谱系障碍 (ASD)。

妈妈从小就会说,你哥哥不正常,你是正常人。小时候觉得妈妈不会骗人吧?但是长大之后,当我真正检讨,好像每一个跟我交流过的人,都会觉得我也跟他们不一样。

如果我要自闭起来的话,我想我也可以。比如说做一些特别简单的事情的时候,我也会有不必要的执着。这是能够在哥哥身上看到的特点,就是自闭症患者特有的专注。

我没有去找一名医生来判定,只是觉得自己有所不同。工作上面的交流是没有什么问题,毕竟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了,拍戏都OK。但是生活中,我的朋友真的非常少,最好的朋友只有两个人。

我们家人坐下来谈,都还蛮认命的。如果要说自闭方面,妹妹其实比我更严重。

电影结尾,兄弟俩谈论到结婚生子,要不要去追那个女孩。哥哥说如果有老婆有孩子,钱就少了。现实中我哥哥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还蛮确定的,就说不要老婆,不要孩子,就要一个人过。

所以是我在这方面感到挫折感,我会怕,万一生出来的孩子有自闭症,怎么办?

虽然周遭的人一直告诉我说,你不可以这样想,不可以这么悲观,你没有哥哥那么严重,最终要找到在一起很快乐的那个人。

关于这个问题,我其实还在找一个答案。我希望能找到,但现在真的没有。

邵氏大片郭追 专访口碑电影光导演郭修篆(7)

电影《光》剧照

不赚钱,非要拍

我跟哥哥相处的过程,也塑造了我的一部分个性。

很多人告诉哥哥,数学是不实用的东西,做这个会很穷。但他不会放弃,很坚持对数学的爱。

我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也有从他身上学习这种追求梦想的意志力。

在马来西亚做电影真的蛮辛苦,资金很少,很难生存。我们这儿的文化,马来西亚人看电影只看马来语,要拍华语片已经损失了一些观众。而且最卖座的就是动作片跟鬼片,我要拍的是一部温情家庭片,一开始困难就很大。

那为什么还是非要拍出来?我们想做电影,不想只让大家嘻嘻哈哈进去看了,又出场了,就这样而已。我希望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点能量,希望最终可以改变一些东西。

既然有这样的出发点,我就不想要为了更好的票房,特地改成马来语;我也不想要很夸张的风格,夸张到一看就是在做戏,想要越真实越好。

所以大家现在所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果。

妈妈是最忠实的一个粉丝,唯一比我看还多次的人就是她了。

妹妹唱了主题歌《抽象图》。我拿到的时候压力很大,怕片子配不上歌。因为她唱得很好,把她内心对哥哥的看法都唱出来了。

爸爸很严厉,从小我们上钢琴课,他就一直是最难过的那关。当最终版出来,他说OK的时候,我觉得非常骄傲。

哥哥也看了电影,完全没有被感动到。当然这是意料之中的。如果他看了电影会感动,我绝对会被吓到。

兄弟吵架那场戏的钢琴曲,是哥哥弹的。他弹了几个很低的C音,天天就问我一个问题:观众有没有听到那个音?

(图片来自电影剧照、受访者供图)

————

请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全现在”,朋友圈的世界也会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