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D概念

8D:所谓8D (eight disciplines),又称团队导向问题解决步骤,是福特公司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亦适用于制程能力指数低于其应有值时有关问题的解决;即问题的八个处理步骤,它们是组队/问题描述/临时对策/原因分析/短期对策 /预防对策/效果确认/结案八个步骤;

二.8D用途

8D 通常是出现制程异常及客户抱怨所作出的问题分析与处理流程 ,为大多数客户(例如微软/HP)认同的有效的问题发生后之处理方式;因此,可借鉴8D作为异常发生后之处理.

三.8D 精神

1、对待问题不可以各自为政、自我本位主义,否则将无法有效解决问题;2、面对问题应群策群力,互相帮助、相互建议、如此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四.8D 解决问题流程

0、了解问题;1、成立小组;2.清楚描述问题;3.执行和确认临时措施;4、识別可能原因(①选择最有可能的原因 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否是根本原因 ③识別可能的解决方案);5、确定及验证纠正措施;6、执行永久纠正措施;7、避免再发生进行文件标准化及规定;8、问题结案总结;

五.8D 各步骤详解

1.组 队

邀请具备产品及制程知识、能支配时间,且拥有职权及技能的人士,组成一个小组,解决所见问题及采取纠正措施.此小组应指定一位小组领导人员,且组员在精不在多,避免互相推诿,人浮于事,互相等待的事情发生;

2.描述问題

将所遭遇的问题,以计量方式描述;要求数据化勿用模糊的概含(例如:较多.许多.大量等感情色彩词语 );描述问题让别人能清楚了解,通常可5W1H检查.例如问题发生的时间(WHEN). 问题发生的地点(WHERE).发生什么问题(WHAT).为什么会发生/提出这种问题(WHY).要求谁处理问题(WHO).花费的时间及费用是多少(HOW); 附必要的问题样品或问题照片等;

3. 临时对策

根据问题的性质,制定包含成品.半成品. 原材料三个方面的快速反应措施

→ 制定在问题批量同样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其它批量成品要采取的对策;例如:发生客诉时应评估客户端末使用的成品是否要召回.厂内在库成品是否要暂停出货或返工.是否要停止生产线的成品下拉等;→ 制定问题产品之厂内半成品应采取的对策;例如:增加半成品检验工位.选别或返工半成品等;→ 制定引发产品问题的材料处理对策;例如:选别使用.退回厂商全检.更换厂商等;

验证所采取临时对策的效果

4.原因分析

对问题何以发生,指出其一切可能形成的原因.再分別针对每一可能原因予以测试,以验证根本原因.然后找出消除该项根本原因的各项纠正措施.须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与问题的流出原因. → 问题的产生原因就是分析问题发生的相关情形,要告之为什么会发生问题;(不良品是如何产生的)→ 问题的流出原因就是为什么没有发现或检验出问题.(不良品为什么会通过检验而没被截住);

①评审所有的过程,考虑所有的变异来源;②应用特性要因图來了解所有的可能原因;③列出所有可能的原因;④分析最有可能的根本原因;⑤决定需要什么样的资料以识別可能的原因;⑥收集适当的资料信息;⑦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⑧根据资料显示确定根本原因;

5.短期对策

针对真正的原因,大家群策群力、脑力激荡,并提出纠正措施,每一纠正措施最好有其他选择方案,运用生产前试验方案,用计量方式验证何项纠正措施可以解決客户之问题,而不致引发不良之副作用.必要时,应进行一项风险评估,以确认是否需采取补救措施。

①针对根本原因; ②群策群力、脑力激荡提出所有可能的纠正措施;③生产前小批试验纠正措施;④选择最佳方案;⑤必要时,考虑选择方案所涉及的风险;⑥确定可行有效的纠正措施;

6.预防对策(永久对策)

执行永久性的纠正措施,应注意持续实施控制,以确保根本原因已经消除.并应监视纠正措施的长期效果;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

当验证永久对策有效后,即可以停止临时措施。

7.效果确认

确认以上六个步骤执行状况及执行后的效果;效果OK后,应着手进行管理制度,作业系统,作业实务,及作业程序等项的修改,以防止同一问题及类似问题再度发生。在效果确认过程中需要三次或以上次数的数据评估验证是否有效,以保证制定改善措施的真正有效性。

①通知所有相关人員;②针对避免再发生进行各项必须的变更;③标准化新的执行方式;

8.结案总结

通过改善后数据确定此问题是否可结案;并恭贺小组的每一成员:问题解决完成后,应对小组成员的努力予以肯定.

最后:上述各项步骤,不一定必须完全依顺序进行,各步骤的顺序可因个別问题而变,需灵活运用,以解决及真正改善问题为最终目的;

8d的意义在哪里(通常所说的8D你知道多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