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霸州胜芳镇成为河北省第一个亿元镇

霸州市胜芳镇2019年基本情况介绍

一、基本情况

胜芳镇地处京津保三角中心,位于首都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腹地,东距天津35公里,北距北京120公里,西距保定130公里。112国道毗邻胜芳,津保高速公路和津保高铁在胜芳设有出口,交通便捷。全镇现辖39个街村,户籍人口9.7万余人,外来常住人口10万余人。镇域面积104.7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53.5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7平方公里。2016至2018年,我镇分别完成财政收入6.5亿元、8.3亿元、6.19亿元。2014年以来,我镇先后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镇”、“国家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镇”。

河北经济强镇(河北省第一个亿元镇)(1)

二、历史沿革

胜芳始建于2400年前的春秋末期,原为水乡,最初因地处河堤汇合处而得名堤头村,公元前278年燕王以武力收复此地,取共享和平之意,改堤头村为武平亭,后为避讳皇帝年号且因渭水河流经此地,遂将武平改为渭城。北宋仁宗年间,苏东坡之父苏洵在本地任主簿之职,将南方种植水稻、莲藕的技术传入白洋淀东淀,渭城的广阔水域呈现一派芦稻相映,菱荷飘香的景象,文人墨客竟相吟咏“胜水荷香”、“胜水流芳”等诗句,从此渭城改名为胜芳。古时的胜芳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水则帆樯林立,陆则车马喧阗”,商贾云集、风景秀丽,相传乾隆皇帝曾三次亲临东淀,留下“南游苏杭,北游胜芳”的美誉。

与其他地区相比,胜芳虽不具备自然资源优势,但胜芳自古就有经商务工传统,有着浓厚的创业文化和民风,俗语说:“男摸鱼、女织席,挑着担子做生意”。冀中平原最早的金融业、津西最早的邮政业等都诞生于胜芳。天津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受其影响,胜芳也有着浓厚的商业氛围,素有“小天津卫”之称,因为胜芳当时特殊的地理位置,通畅顺达的水陆交通,成为沟通京津保的商品交易转运集散地,胜芳人投资意识强,精于商贾,善于理财的传统秉性和内在潜质一直延续至今。

三、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胜芳人民乘天时、借地利、造人气,续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1985年胜芳镇成为河北省第一个亿元镇;1989年胜芳镇东升街成为河北省第一个亿元村。先后荣获中国乡镇之星、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康示范镇、全国文明村镇、中国金属玻璃家具产业基地、中国商贸名城、中国最具发展优势的城镇、中国产业集群50强、中国乡镇综合实力500强、全国全民创业示范镇(十强)、中国十大最具魅力特色古镇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胜芳目前三次产业比重为0.4:80.1:19.5,拥有各类工商企业6000余家,其中,钢铁生产加工和金属玻璃家具制造行业是全镇的主导产业,由此派生形成了钢铁、家具、玻璃、板材等九大重点行业和完整的金属玻璃家具产业链条。

全镇现有各类工商企业6000余家,其中金属压延制造企业近90家,主要为金属冶炼、热轧、冷轧、彩涂板、制管、镀锌板等企业,是全国最大的薄壁管生产基地。

全镇现有家具企业2000余家,形成了八大种类四千多品种的家具生产基地,包括户外家具、民用家具、校用家具、医用家具、休闲家具、会所家具等八大品种,胜芳注册商标670多个,真正家具行业的专利是79个,占全国同类家具总量的70%,行销全国各地,并出口欧美、日韩、东南亚和非洲等60余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两届的国际家具采购会成交额已突破450亿元。2005年胜芳在继广东大涌、乐从、大岭山,浙江安吉,山东宁津之后成为家具业全国第六个区域性特色基地——“中国金属玻璃家具产业基地”。2009年被评为中国金属玻璃家具出口基地,2016年被评为中国金属玻璃家具品牌示范区,2017年被评为中国金属玻璃家具质量示范区,2019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特色家具定制产业基地。

河北经济强镇(河北省第一个亿元镇)(2)

四、城市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我镇于2002年专门聘请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新胜芳总体规划,规划设计到2020年人口达40万,镇区规划面积达53.57平方公里。该规划分新、旧两区设计,旧区主要突出古镇风貌,恢复“胜水荷香”的景观,建成旅游、文化、贸易之城;新区体现现代工业文明、居住文明、教育文明。最终形成以胜芳为核心,以周边乡镇为组团的廊坊南部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商贸中心和旅游中心。2013年,霸州市聘请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完成了霸州市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将胜芳镇作为东市区作了进一步规划。近年来,按照霸州市 “一市双城”的整体思路,胜芳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累计投资18亿元对镇区路网体系、排水体系、景观改造、环境治理等工程进行了集中建设与完善。目前中心广场、游泳馆、工商联大厦、胜芳未来城、体育馆等新区重点工程陆续建成,胜芳新的城市中心已经形成。

五、文化建设

2400余年的历史孕育了胜芳独具特色的水乡文化。历史上,胜芳古镇庙宇林立,古建众多,逢年过节各道文武花会竞相演技,十里长街万余盏花灯璀璨光芒。2006年5月胜芳南音乐会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9月胜芳花灯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胜芳拥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廊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河北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 2013年5月,胜芳南音乐会在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中获最高奖项—最佳传承奖。2008年,胜芳对位于古镇区的三宗宝(戏楼、牌坊、文昌阁)、大悲禅寺、中苏友好文化馆等古建进行了恢复建设,充分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中国北方水乡商业文化古镇”的独特风貌。电影血溅津门、小兵张嘎、燕子李三等都曾在胜芳古镇取景拍摄。借助现代技术的光影,将小镇的独特魅力展现在众人眼前。

为深入挖掘古镇文化底蕴,展现民俗魅力,编辑出版了《古镇文集》系列、《胜芳文史资料汇编》、《胜水荷香》影集、《胜芳民俗文化论文集》、《胜芳—胜利之地》等一系列反映胜芳传统文化的相关论文书籍画册,成立了乡艺总会、诗书画协会、摄影协会、戏曲协会等10余个民间文化团体,每年开展文娱活动百余场。多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厦门大学、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等专家学者多次到胜芳古镇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给予胜芳民俗文化高度评价,称胜芳为“民俗圣地—华北民间文化活化石”。胜芳镇逐渐打响了胜芳花灯、花会、火神信仰、胜芳古镇等一批民俗文化品牌,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了知名度和美誉度。近年来,胜芳镇相继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春节文化特色活动地区、河北省文明乡镇、河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河北经济强镇(河北省第一个亿元镇)(3)

独特的民俗、年俗魅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到胜芳观灯赏会,寻求商机,真正实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高楼林立的商业淘宝小镇,古香古色的水乡风貌小镇,现代与古典在胜芳实现了完美的融合。2019年胜芳镇第34届传统元宵灯会为历史规模最大,总面积近40万平米,日均游客10万余人。吸引了京津冀众多媒体和游客,新华社、中国新闻网、河北电视台、河北广播电台、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河北新闻网、网易、新浪、搜狐等众多媒体都对此次灯会进行了报道。胜芳这座独具中国北方水乡商业特色的古镇,再次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浓烈的传统民俗赢得了上级的关注,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来源:霸州官网;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