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精选故事大全(资治通鉴故事-舍身取义)(1)

我是小番,在这个以“短”著称的移动互联网世界里,我想为大家做一点长久的事,让我们一起逃出多巴胺的牢笼,重塑自我。你准备好了吗,和我一起走进《资治通鉴》1362年的历史长河中,去拉长我们的生命长度,丰富我们的生命体验。与历史相比,我们的一生何其短暂,何其渺小,我们的烦恼就像一滴墨水,滴在历史的汪洋大海中瞬间溶解,消失不见,这就是读历史的意义吧。今天开始《资治通鉴》第一篇 战国争雄,第二个故事:舍身取义。此故事约1400字,需要10分钟时间,整理不易,我想和你一起长期坚持一件事,锻炼我们的毅力和耐心,这是现在我们最缺乏的素质。

周威王23年,公元前403年。在上一个故事说的赵,魏,韩三家分晋之后。赵襄子把智伯的头颅用油漆处理好,作为饮品的器具,赵襄子的做法也太颠覆散观了。智伯的一个家臣叫豫让在这次灭族之乱中幸存下来,他想为智伯报仇。就伪装成罪人,携带匕首,混到赵襄子的宫中打扫厕所。襄子在上厕所时,忽然心跳得厉害,感觉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就派人搜查,抓获了豫让,左右随从要把豫让杀了。襄子说:智伯死了,没有留下后人。这个人还想为其报仇,真是一个义士啊,我不忍杀他,以后小心点就是了。就把豫让放了。豫让又用油漆涂身,弄成身上长癞疮的病人,再吞下火炭,把嗓子弄哑。在大街上行乞。

连他的妻子都认不出。走路时遇见的他朋友,朋友认出豫让,为他垂泪到:以你的才能,做赵襄子的家臣,必定能得到赵襄子的信任。到那时,你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难道不容易吗?豫让说:不可以那样做啊,既然委身赵家为臣,又要谋害赵家。这是怀有二心。虽然我现在的做法,很难成功,还是这样做,就是为了将来天下怀有二心的人感到惭愧。赵襄子乘车出行,豫让在桥下埋伏,行至桥上,马受到惊吓。查看四周,将豫让捕获,并将豫让杀死。

这个一个简短的故事,却出现在《资治通鉴》这本皇帝教课书中,看故事,能要看记录故事的人。比如说《水浒传》中的宋江在梁山实力如日中天时,为什么要去向当时的政府要一个编制,进入体制内。真的时宋江这样想吗?宋江是书中的一个人物,宋江的人设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设计的。宋江之所以要去招安,要编制,进入体制内,那是施耐庵的权衡之策。书的包装要符合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内容可以做一些大胆的设想,这样既能满足人民情绪的宣泄,又能避开衙门的快刀。不然早列为禁书焚毁了,不知我们有多少特立独行的书籍被焚毁,这不能该罪做这样事的人,只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历史发展就是不断的筛选和排序而已。所以《水浒传》这本书才会流传到当今社会。

今天这个舍身取义的小故事也是这样的逻辑。小人报仇的故事很多,而且很多都可能成功了,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因为没有被记录。一个文化,一定要把最精华的部分保存下来,让人们抬头仰望,有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觉,去激发人心灵中善的一面。而不像西方文化的圣经,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本来他们是没有对禁果的贪欲的,上帝提前的预警,加之他人的引诱,反而反了错误。古人著书不易,能流传下来的更实属不易。豫让舍身取义的故事之所以流传至今2500年。就是这个故事里有真,善,美的东西在,虽然不切实际,但却可歌可泣,令人感到。人为了达到目的,是要实际一些,不择手段。但心灵也需要一些虚无缥缈永远没有尽头的东西牵引着。能做到菩萨心肠,霹雳手段。豫让虽然没有完成报仇使命,他却也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让后世那些利用不择手段达到自己目的的人感到羞愧。

资治通鉴精选故事大全(资治通鉴故事-舍身取义)(2)

豫让刺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