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轰击大楼(欧洲第6高楼挨1000发炮弹)(1)

位于波兰首都华沙的保诚大厦是当地一座非常显眼的高层建筑物,它建于1931年至1933年之间,采用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是英国保诚保险公司的基地。在建造时,保诚大厦是欧洲第6高的摩天大楼,有18层,高度达到66米。在文化科学宫建成之前,它是华沙最高的钢结构建筑物。

保诚大厦由著名建筑师马尔辛·魏因费尔德(Marcin Weinfeld)设计,包括较低楼层的办公空间和更高楼层的豪华公寓。采用钢框架结构在当时是一项创新的举措,修建这栋大楼消耗了超过200万块砖、2000吨混凝土和1500吨钢材。1936年,大楼顶上安装了一座大型天线,这项设施拉开了欧洲第一场电视广播的序幕。保诚大厦很快成为现代华沙的象征,并在众多当代电影和广告中都有出现。

迫击炮轰击大楼(欧洲第6高楼挨1000发炮弹)(2)

■1939年时的保诚大厦,当时它是波兰首都华沙标志性的摩天大楼,虽然以现在的标准来看,无论是楼层还是高度都比不上我国的很多普通居民小区楼盘。

保诚大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在华沙起义期间,它受到约1000枚炮弹的打击,其中包括一枚2吨多重的超级炮弹,由德军"卡尔"重型自行臼炮发射。虽然被打得千疮百孔,严重的破坏使其向侧面倾斜,但这座倔强的大楼并没有倒塌,它在战争中幸存下来,并在众多反战海报中展现了自己不屈的身影。

迫击炮轰击大楼(欧洲第6高楼挨1000发炮弹)(3)

■"卡尔"重型自行臼炮彩绘,该炮口径高达600毫米,在当时德军所有装备中仅次于800毫米的"多拉"巨炮,是著名的"拆楼神器"。

迫击炮轰击大楼(欧洲第6高楼挨1000发炮弹)(4)

■1944年8月镇压华沙起义期间,正在发射600毫米炮弹的"卡尔"自行臼炮。由于威力太大,该炮发射时所有人员都要躲到远处。

迫击炮轰击大楼(欧洲第6高楼挨1000发炮弹)(5)

■同样拍摄于1944年8月镇压华沙起义期间,发射完一发炮弹过后,德军炮兵迅速跑向"卡尔"臼炮,准备下一次射击。

迫击炮轰击大楼(欧洲第6高楼挨1000发炮弹)(6)

■波兰家乡军军官西尔维斯特·布劳恩(Sylwester Braun)在波兰起义期间拍摄了大约3000张照片,其中包括1944年8月"卡尔"自行臼炮发射的一枚600毫米炮弹击中保诚大厦的系列照。图为炮弹击中大厦的瞬间,发生了巨大的爆炸。

迫击炮轰击大楼(欧洲第6高楼挨1000发炮弹)(7)

■爆炸产生的浓烟和灰尘弥漫了大半个街区,但保诚大厦却屹立不倒。

迫击炮轰击大楼(欧洲第6高楼挨1000发炮弹)(8)

■在风向的影响下,爆炸产生的浓烟和灰尘继续向右侧散开,可见保诚大厦的主体依旧完整。

迫击炮轰击大楼(欧洲第6高楼挨1000发炮弹)(9)

■波兰家乡军士兵在华沙市区发现的600毫米哑弹,由于地面较松软而没有爆炸。"卡尔"发射的600毫米重型混凝土穿甲弹重达2.17吨,重量超过一辆普通轿车。

迫击炮轰击大楼(欧洲第6高楼挨1000发炮弹)(10)

■1945年时的保诚大厦,得益于坚固的钢框架结构,它经受住了上千发炮弹的打击而幸存下来。图片顶部右侧的大窟窿为"卡尔"臼炮600毫米炮弹的"杰作"。

保诚大厦在战后被改建为酒店,其风格从早期的现代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新设计的作者再次是马尔辛·魏因费尔德。它的新名称为"华沙酒店",于1954年开业,设有375间客房,以及大型餐厅、咖啡厅和夜总会。

在2002年,"华沙酒店"关闭,整栋大楼被挂牌出售。2010年,它被利库斯集团收购,开始了缓慢而有争议的翻新工程。新东家恢复了其战前的装饰艺术风格,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内饰完全用现代风格所替代。2018年11月,这座建筑重新开放,成为拥有142个房间的豪华五星级"华沙酒店"。

迫击炮轰击大楼(欧洲第6高楼挨1000发炮弹)(11)

■2017年时还在装修中的保诚大厦,第二年它将以豪华五星级"华沙酒店"的身份重新对外开放。作为二战的亲历者,这座18层的高楼在对抗德军600毫米炮弹的较量中赢得了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