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闽方言的直接祖先早在魏晋之际就开始逐渐扎根于闽南地区,可以说,闽南人民说闽南话(及其祖先)已经有超过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但古代没有手机也没有录音机,时空穿越技术也尚未成熟,我们可以说基本上听不到祖先是怎么说闽南话的了。但其实,离我们最近的两个朝代——明、清,那个年代,闽南人是怎么说话的,我们今天其实很明了了,甚至也可以模仿,以防穿越回去,听不懂戴着六合一统帽的祖先说的话。

下面我们就来听三段“明清闽南话”。(壹贰叁段按顺序拼接,中间有一秒间隔)

第一段是天主教的祈祷文,和《圣经》中耶稣对其弟子所做的示范性祈祷内容很相似,教内惯称《天主经》。来源于大明万历三十三年,西元1605年,在菲律宾出版的闽南话天主教书籍《基督要理》。这本书详实地记录了当时生活在马尼拉的闽南人所说的口语,根据其罗马字转写,这种闽南话带有浓厚的漳州色彩。录音遵照的是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本书罗马字转写。

清朝人讲话真实(闽南人是怎么说话的)(1)

俺爹你在天上。 你賜乞阮稱羨你名。 你國賜來乞阮。你賜乞阮只地上。 順守你命。 親像在天上。 日日所用箇物。 今旦日你賜乞阮 。 你亦赦阮罪。 親像阮赦得罪阮人。 魔鬼卜迷阮心忄存。 你莫放乞阮做。寧救阮苦難。 啞民西士(阿门/亚孟,耶稣)。

我们的天父,愿你的名受显扬,愿你的国来临,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求你今天赏给我们日用的食粮,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不要让我们陷於诱惑,但救我们免於凶恶。

第二段比较特殊,是南音《举起金杯》的唱词。这段歌词在大明万历年刊刻的《满天春》就有了,在南音界传唱至今。南音方面,古人没有留下拼音,所以在这里采用的是南音“鹧鸪音”来朗读,不完全契合明清闽南话的音系,但这个文段是货真价实的古代闽南话。

清朝人讲话真实(闽南人是怎么说话的)(2)

举起金杯泪盈盈。宫娥来报说,说我哥、说叫我哥哥你卜归故乡。恰是吞针入肝肠,侢得阮、侢得阮会不悲伤。待阮慌忙办杯酒,卜来表情衷。劝我哥、愿我哥,你今且从容,想殷懃尽在此杯中。记当初在许玉楼前,爱共哥你结姻缘,到今旦无始终。咱今生若那无缘,死后愿卜相从,化作鸳鸯冢。长看南来、咱今长看南来有一孤雁,雁足传书过潇湘,雁足传书过了潇湘。

第三段是大清同治十二年,用厦门方言,以白话字写成的赞美诗集《养心神诗》中的第一首《上帝创造万物》。信基督教的闽南人一定对这首赞美诗很熟悉,因为从清代到现在,闽南的基督教会一直在演唱这首赞美诗。

清朝人讲话真实(闽南人是怎么说话的)(3)

上帝创造天合地(上帝创造天与地)

生成万物逐项解(造出万物啥都行)

功劳极大又极阔(功劳极大又极深)

蜀世称呼永毛煞(一生称颂永不尽)

我们是怎么知道明清闽南人所说方言的详情的?

我们可以知道祖先怎么说话,当然需要借助一定的材料。好在,从明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和那些和我们祖先有密切接触的外族人留下了大量关于闽南话的资料。我们上面有提到,这些资料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说闽南话的中国人自主创作的方言文艺作品,主要是戏文和弦管曲词,这其中很多还活跃于泉州等地梨园戏和南音的舞台上;一部分是欧美来的,会说闽南话的天主教、基督教传教士以及信仰这两个宗教的说闽南话的中国人写作或翻译的宗教文献,清中晚期以来,以厦门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闽南方言基督教文化至今仍然活跃,闽南和台湾各地基督教会使用的圣诗、圣经、罗马字的历史都可追溯至清中晚期。

清朝人讲话真实(闽南人是怎么说话的)(4)

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海上贸易十分发达,以漳州人为主的闽南人大量移居吕宋,即今菲律宾(今闽南老一辈犹呼之曰吕宋),当时菲律宾的统治者是来自欧洲的西班牙殖民者,信奉天主教。当时加入天主教的中国人可以获得一些特权,同时也因为久居当地受到统治者的影响,部分闽南人开始信封天主教。一些传教士为了学习闽南话,也为了向更多说闽南话的中国人灌输天主教,编写了一部分闽南话的工具书,也用闽南话写了一些宗教著作。这其中,广为人知的有《漳州话语法》、《漳州话词汇》、教义读本《基督要理》等。为求通俗易懂,当时的闽南话传教资料大多应以白话写成(同时期国内漳、泉两州文人留下的戏文,则带有大量书面语内容,有些内容出了文人群体可能有的人就听不懂),《基督要理》便是一例,因为体现的是鲜活的口语,甚至还有注音,所以对我们了解明人使用的闽南话以及闽南话四百年来的变化十分有帮助。

清朝人讲话真实(闽南人是怎么说话的)(5)

菲律宾天主教闽南话文献主要集中于明末,明清两代都有的一类资料则是戏文。明清两代,梨园戏和南音(及其前身)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戏文作为这类艺术形式的载体大量刊刻。如今传世的闽南方言戏文有数种,明代到清代皆有。这里选取的是万历年的《满天春》,录音中的这首《举起金杯》如今还在泉州南音的舞台上传唱,虽然有一些差别,但大体还是万历年的内容。据称此本刊刻时间为万历三十二年,只比《基督要理》早一年,由于受众以文人群体为主,《举起金杯》带有大量书面语内容,而《基督要理》的祈祷文则十分口语,两个文段的对比可以管窥同时期戏文和吕宋天主教文献各自的特点。

清朝人讲话真实(闽南人是怎么说话的)(6)

而清人的闽南话,我们可以通过清代戏文略知一二,但了解清代闽南话还有一个重要渠道,甚至是最完善可靠的渠道,便是基督教白话字文献。1840年代,随着厦门开放为通商口岸,厦门成为欧美基督新教向闽南方言区传播的重要据点和文化中心。为了向识字率低下的底层社会传播基督教,传教士们根据罗马字母发明了易学、易写的一种闽南方言罗马字,俗称白话字,字面意义就是拼写“白话“,亦即口语的字母。

清朝人讲话真实(闽南人是怎么说话的)(7)

当时的基督教白话字报纸就指出:论读白话字较赢读中国字,就是易读,故不使另外解说。(我们说使用白话字好过使用汉字,是因为容易读,还不用另外解说)。

其实白话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830年代,当时传教士麦都思就使用了一套和后世白话字有系统对应的拼音。白话字被用于出版圣经、圣诗、闽南话工具书和学习汉字的课本,也被教会内外的人士用来互相通信。由于白话字是一种较为严谨的拼音文字,直接书写的就是当时的厦门方言,所以今天我们只要掌握了白话字的拼读方法,基本上还是能读出当时的厦门话的。白话字作为闽南语基督教会的一个传统,目前仍被闽南地区的基督教会使用着,当然,流传范围没有以前那么广了。有意思的是,一些熟悉闽南话圣经的基督徒,不论是在福建还是台湾、南洋,说起话来,尤其是谈论宗教话题,有时候会保有一些教外已经很少说的老词,这正是因为他们熟悉的的圣经、圣诗,正是用清末到民国的闽南话写成的。而白话字的流播之广也曾引起周恩来总理的重视,他在1958年的《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中,就举了闽南白话字的例子,称其在各种传教士发明的汉语拼音文字中“影响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