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俗眼中的“好人”往往是那些没有原则底线的“老好人”。这种人被儒家叫做“乡愿”,就是表面看上去忠厚老实,处处能讨好别人,原则性却很差地“老好人”。

关于乡愿的文章(深度解读什么是)(1)

没有原则性和是非观念的“老好人”

儒家对“乡愿”的态度是恨之入骨。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明确地说过:“乡愿,德之贼也。”而孟子也非常明确地说,这种人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虽然,在表面上这种“乡愿”是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其实,这种人也抹煞了是非,混淆了善恶,没有原则性,不会主持正义,不抵制坏人做坏事,最后成为危害社会道德的人。

历史上的“乡愿”很多。例如西汉的一个布衣丞相公孙弘,汉武帝时他担任丞相,按照史书上记载,公孙弘任丞相基本上没有什么建树,他对朝廷最大的贡献就是唯唯诺诺,逢迎皇帝。公孙弘的许多主张基本上都是汉武帝的喜好,他能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也是揣摩上意的结果,他的宗旨就是只要是皇帝不喜欢的,打死也不干。

除此以外,唐代的著名“乡愿”代表是李林甫,他表面看起来温和可亲,实际上却是心狠手辣,《资治通鉴》说他是“口蜜腹剑”,从此,李大人造出一个成语。宋代的秦桧也被看作是“乡愿”的代表人物,几乎没干什么好事,却把持朝政多年,最大的“代表作”是害死了民族英雄岳飞,从此也落了个遗臭万年。清朝的著名“乡愿”当属在朝54年,有22年担任宰相的曹振镛,为官期间,他极少犯错,也从来没有被皇帝贬斥过,他的为官信条就是“多磕头,少说话”, 当然,也没有什么政绩,因为他啥也不会干,啥也不想干。

关于乡愿的文章(深度解读什么是)(2)

口蜜腹剑

历史上的“乡愿”基本上是朝代后期特别多。由于朝廷后期政治黑暗,皇帝也非常重用那些只会阿谀奉承,揣摩圣意的“乡愿”,这些“乡愿”在客观上也加速了这些朝代的腐朽、没落,直至灭亡。

这些表面上和和气气的“乡愿”们实际上是助纣为虐,从这个意义来看,他们实属罪大恶极之人。

历史上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好人办坏事”。

例如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变法,就是好心办了一场坏事,最后寒了老百姓的心。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公元1067年,年轻的宋神宗即位。此时,大宋王朝已经建立100多年了,各种社会矛盾正在不断加剧。为了消除内忧外患,重振大宋国威,宋神宗起用学界泰斗王安石进行变法改革。早在宋仁宗任宰相的王安石早就跃跃欲试,新皇帝上任不久,他就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统改革措施。什么募役法、青苗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等,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关于乡愿的文章(深度解读什么是)(3)

王安石

这些新法的推行,都是从善良的一厢情愿出发的。王安石想通过变法,打击剥削阶级对农民的盘剥和压迫,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实现国富民强,兵强马壮。

然而,在新法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改革的结果也差强人意。

例如募役法的初衷是把原来的轮流服差役改为交钱代替,避免因服役耽误农活。

这项改革措施主要是针对农村中的富裕户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有的下等户也要交钱,有的交了钱,还得服役。结果使得人民怨声载道,新法也事与愿违。

其他新法也是如些。青苗法在执行过程中也走了样,更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也使民怨沸腾,各种质疑声不断。

再加上王安石一意孤行,偏听偏信,全然不顾民心民意和改革执行过程出现偏差,终于导致变法失败,最后王安石本人也抑郁而死,死后名声也不算太好。

虽然结果上差不多,可是“好人也没有做成好事”的王安石和历史有名的“乡愿”还是有本质不同的,他们之间本质的区别是出发点不同。

谁优谁劣?历史自有公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