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科学家潘教授在他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领先世界,令世界同行感佩不已,但国内民众并不十分了解他的经历和精神。
郑导演认为,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创新发展难题的今天,如何对待科技创新典型,关系到一个民族科技的未来,因此想以潘教授为原型,将他的事迹搬上荧屏加以宣传。
但潘教授却不同意,他认为核心技术研发不需要宣传,需要的是“恒兀兀以穷年”的实干精神。消息传出,人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如果你是郑导演,请给潘教授写一封信,说服他同意将其事迹搬上荧屏。
(2)如果你是潘教授的学生,请给郑导演写一封信,阐明潘教授不同意的合理性。
(3)请给《中国青年报》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回应大众关切。
【学生作文1】
实干固然重要,宣传也不可少
□朱俊彦 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2)班
尊敬的潘教授:
您好!
我是仰慕您已久的郑导演。虽然我很敬重您“恒兀兀以穷年”的实干精神,但我却不认同您关于核心技术研发不需要宣传的观点。
我认为,实干固然重要,宣传也不可少。
宣传科技典型,营造社会氛围,是科技强国的第一步。在力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创新发展难题的今天,如何对待科技创新,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科技未来。
只有当全社会都认识到“科技创新才是国家发展的第一动力”时,这条路才可能一直持续发展下去。否则这条路将只会越走越窄,下一代也可能意识不到传递科技之火的重要性。
因此,适当的宣传非常重要,不仅能将科技创新的思想印入下一代的脑海里,还能在社会中营造一种积极的科创氛围。
传递科技创新之火,偶像作用不可忽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已经登上了社会大舞台,如何传递科创之火,是走好科技强国第二步的关键。
对此,我认为就是需要树立标杆,让新青年们有看齐的方向与追赶的动力。潘教授,您正是这样的一个标杆。
您既是青年的一员,又在您的研究领域取得过重大突破,而且技术领先世界,令全世界同行敬佩,您当然可以为后继者提供优质的榜样力量。不仅是技术方面,您“恒兀兀以穷年”的实干精神也同样很值得新青年们学习。
因此,我们恳请能将您的事迹搬上荧屏加以宣传。这样的宣传非常重要,它关乎“科创之火”的传承。
宣扬民族英雄,可凸显民族气节。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家创新成果丰硕,国内外皆震惊不已。
但实际上,我国的核心技术研发还有着很多缺口与问题,比如尖端核心技术拥有率低等。要突破更多尖端核心技术,我们就更需要宣传中华民族的科研英雄,凸显中华民族的大国气节,燃起全民科创的热情。
当然,对科研人员的宣传,肯定不能像流量明星那样唯“流量”“热度”是图,我们需要做的是深挖类似“恒兀兀以穷年”的实干精神,以此激励大众,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氛围。
因此,潘教授也不用担心,这并不会对您的科学研究带来什么负面影响。
希望您能好好考虑一下此事,期待您的答复。
顺颂夏祺
郑导演
2021年8月21日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教师点评】
本文审题准确,任务完成度比较高。
作者能紧紧围绕“说服他同意将其事迹搬上荧屏”这一核心任务,充分利用材料涉及的角度,全面展开论述(劝说)。尤其是能注意到材料中“潘教授是‘青年’科学家”这一特殊身份,这为“宣传,可以更好引领青年学子投身科研”创造了立论前提。
全文论述无论是宣传科研典型,营造社会氛围,还是传递科技创新之火以及点燃全民科创热情,既符合潘教授作为科研工作者本身的需求,也暗合了当下社会现实的诉求,一重阐释产生了双重说理效果,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当然,本文也存在不少瑕疵,比如“角色意识”还不够强,遣词造句表意丰富性还需要提高。
【学生作文2】
恒兀兀以穷年,谋实干方兴邦
□夏天勤 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三(2)班
亲爱的郑导演:
您好!
我是潘教授的一名学生,同时也是一位科研工作者。老师读完您的来信,仍对这种宣传方式持反对态度。以下由我来向您说明原因。
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天,潘老师就告诉我们,做科研要牢记“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创新发展难题,这是我们主动扛起的重担,是我们的毕生追求,而非我们追名逐利的工具。因此潘老师认为,对个人事迹的宣传真的是没有必要的。
诚然,将潘老师的事迹搬上荧幕加以宣传,确实有利于提升大众对于科研工作的关注度,能够一定程度上起到榜样的作用。但成名过后会怎样?潘老师可能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也十分现实。
如今“粉丝文化”甚嚣尘上,短视频行业、网络直播业飞速发展,奥运冠军全红婵的老家就一夜间被“各路神仙”围堵得水泄不通,其家人生活也遭受严重影响。
试想一下,当潘老师的手机被各家媒体记者轮番轰炸,当实验室的大门被粉丝和摄像机围得水泄不通,当潘老师本人需要对各种专访、讲座应接不暇……潘老师又如何能潜心科研呢?由此可见,事迹宣传是弊大于利的。
我十分能理解您想为科研工作尽一份力的心情。但科研工作者需要的并不是大众的关注,而只是“恒兀兀以穷年”的实干精神。
核心技术研发的过程是枯燥无味且极其困难的,研究者每日可能都会在研发、实验、失败、纠错的无限循环中挣扎,倘若不能做到“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何来核心技术的突破呢?
屠呦呦坚持数十年提炼青蒿素,却在获得诺贝尔奖后拒绝一切媒体采访;钟杨深入青藏高原收集种子,构建物种基因库,却从不向外宣传自己所行的伟大事业;
于敏隐姓埋名二十载,只为中国核事业发展不再受制于人……每位科学家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核心技术的研发离不开的只有潜心研究和实干精神。
惟拼搏者不凡,惟奋斗者英勇,惟实干者出彩。实干方能兴邦,只有践行实干精神,中国的科研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我们必须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荣光属于实干家。假使我们真能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一些实事、干出一些大事,又何须区区一块大银幕来为我们宣传?
再次感谢您的邀请。
潘教授的学生
2021年8月21日
【教师点评】
本文选择以潘教授学生的视角“再次拒绝宣传”这一立论,“角色意识”强,并且能贯穿全文,很好地摆脱了只有书信之形而无书信之实的常见毛病。
文章审题立意精准,任务完成度非常高,说理层次清晰,理据充分,逻辑性强。“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天,潘老师就告诉我们做科研要牢记‘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一句不仅巧妙地表达了我方的态度,还侧面展示了潘教授言行一致、身先垂范的科研工作者形象,可谓“一箭双雕”。
本文的另一个亮点是,作者能自觉、规范地综合运用举例、对比、假设、驳论等多种论证方法,表现出较强的说理能力。
(广州六中教师 肖刚)
【非师点评】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命题。其意思在于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第一篇作文是从导演的角度劝说潘教授同意把他的事迹搬上荧屏加以宣传。
这比较符合我国国情:我们一向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向注重树立榜样和典型供人们学习。在价值观被扭曲、科技人员得不到充分重视的时候,这种宣传的确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但作者从现实价值扭曲方面陈述得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举证。
第二篇作文是从潘教授学生的角度劝说导演放弃拍摄宣传。
科技研究、创造、发明,都需要安静环境和专注精神。在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少见树立典型榜样的做法,也没有刻意的“宣传”。
作者列举了奥运冠军被“宣传”所干扰和著名科学家拒绝采访的例子,这些例子明显让文章比第一篇更具说服力。
但如果能够从科技发达国家不依靠“宣传”,更注重提供良好的环境、必要的资金、优厚的待遇和可观的奖赏等方面来论述,或许会更接近问题的核心和本质。
(羊城晚报高级编辑 何龙)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