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9 18:01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董小易

pg为什么被黑了(PGone风波后的嘻哈文化反思)(1)

最近的娱乐新闻,离不开一个名字——PGone。PGone,1994年出生,原名王昊,是音乐选秀节目《中国有嘻哈》2017年全国总决赛冠军之一。2017年又被誉为“嘻哈元年”,PGone也因此收获了无数粉丝,将嘻哈这种亚文化领域的表演形式推到了大众视野。

今年跨年夜,PGone被爆出“夜宿门”,深陷舆论漩涡。更糟糕的是,有网友翻出PGone的歌曲《圣诞夜》的歌词,其中“纯白色的粉末在板上走”,极易让人联想到吸毒,部分歌词相当粗俗,涉嫌侮辱女性。在此之前,他本人更是创作过“我想要范冰冰”之类的歌曲,更公开侮辱过逝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曾指出,要“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去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而PGone的歌曲,恰恰无筋骨、缺道德、没温度。

pg为什么被黑了(PGone风波后的嘻哈文化反思)(2)

难怪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紫光阁》杂志社官微以及新华网、环球杂志、瞭望东方周刊等媒体均通过官方微博发文批评PGone的出格歌词。《中国妇女报》官方微博表示:“世界是多元的,但是,作为一名拥趸众多的艺人,绝不应该在歌曲里公然把臭臭的脏水无端泼到女性身上。况且,假如真的‘纯白色的粉末在板上走’,已经触犯到国家的刑律了吧?”新华社表示:“这样的歌手,不尊重行业和观众,传播不了‘和平与爱’,即使得过某冠军,他也不配拥有嘻哈的舞台了。”

正如新华社说的:低俗当不了个性,恶名当不了资本。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都有创作的自由,但PGone作为一个拥有大量“90后”“00后”粉丝的偶像,他首先是一个极具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他的一言一行,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如果他倡导的价值观是吸毒、侮辱女性、侮辱逝者,那么对下一代的恶劣影响将不可估量,这也和当下追求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严重不符。

pg为什么被黑了(PGone风波后的嘻哈文化反思)(3)

这样的文艺作品,社会不接纳,法律也不允许。国家广电总局在2014年9月29日曾正式下发“封杀劣迹艺人”的通知,“吸毒”“嫖娼”等行为被明确点名;去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中,也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有了明确的要求:演员、导演等电影从业人员应当坚持德艺双馨,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自律,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1月4日,PGone在微博中就低俗歌词公开发文致歉:“早期接触到嘻哈文化受黑人音乐影响深厚,对核心价值理解颇偏,在此郑重道歉。日渐成长以后深感自己应提升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及公益心,对粉丝也应起到更好的榜样作用。以后在音乐作品的制作当中会更加提升正能量核心思想,现已主动全网下架作品等待重新整理审核后上架,感谢大众监督,嘻哈精神应该永远是和平与爱。”

pg为什么被黑了(PGone风波后的嘻哈文化反思)(4)

说实话,认识到问题是好事,但是“吸毒”“暴力”“性”的“锅”,嘻哈不背。嘻哈不是从一开始就骂街、充满攻击性的,恰恰相反,在国外,嘻哈是一种成熟的,具有多种分类的、发展了40多年的音乐风格,它已经是一非常成熟、强大的音乐体系了。如果单纯地把嘻哈理解为“性”和“暴力”,实在太表面。嘻哈最重要的内核,是表里如一的“真实”,是硬汉一般的对生活、对音乐的责任感,还有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对音乐本身的狂热追求。

嘻哈元年过后,我们该如何拥抱嘻哈?作为歌手,应该取嘻哈之精华,去嘻哈之糟粕。早期黑人的嘻哈里充满了暴力等元素,是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等因素导致了他们需要这样的方式发泄和求生存,但是今天中国是一个和平的年代,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应该在嘻哈传递正能量、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观众,应该树立辨别能力,既不要一味放纵嘻哈,也不要一竿子打死嘻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