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觉(英文称为synesthesia ),是一种奇妙的现象:当你受到一种感官的刺激时,会同时体验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例如,当看到不同的字母时,你会觉得它们带有不同的颜色;或者听到不同的音符时,感觉它们有不同的味道。

  最常见的联觉,发生在字符和颜色之间。我就有这种体验:不同的字符让我感觉带有不同的颜色,而且这种对应是相对固定的。这种固定的对应关系是联觉的一个特征。不过,我并不确定我的体验是否真的算联觉,因为维基百科上说,联觉者凭借这种「色觉」,可以在排列杂乱无章的字符中迅速找到与众不同的字符(如下图),而我做不到这一点。

心理学正负诱导怎么快速区分(心理学科普带你了解)(1)

(图 1:左:普通人眼中的数字;右:联觉者眼中的数字)

  关于联觉产生的原因,人们了解得并不多。我记得曾经看到过一种说法,说由于幼年时玩具的颜色引起的记忆不算联觉(来源找不到了)。但不久前我刚刚看过一篇论文,文中主角的联觉,正是由幼年时的玩具引起的。我自己的联觉,绝大多数也都能追溯到小时候的一些玩具,比如题图中的那套火车轨道。

  在这篇文章中,我就来描述一下我自己的联觉,并追溯一下它们的起源,算是贡献一个案例,也看看能不能找到「同病相怜」的朋友们。大部分联觉都与颜色有关,但这种色觉的触发物,并不都是字符,有些是一些名词。严格来讲,由抽象概念引发的感觉,应当叫作 ideasthesia,不过这个词不如 synesthesia 常用。

一、字符—颜色联觉

1.1 英文字母

  我在幼儿园的时候有过两套玩具。一套是字母形状的火车轨道,有一辆装有一节五号电池的小火车可以沿着轨道跑。这套玩具我玩了很久,哪怕是在小火车坏了之后我还常常拼各种轨道,因此我对每个字母的颜色和上面轨道的形状都记忆犹新。另一套是近似正方体形状的塑料积木,可以像乐高一样搭成各种建筑。每块积木的边上写着英文字母,和以各个字母开头的单词及其图画。从 A 开始,每四个字母的颜色是一样的,例如 A~D 是同一种颜色,E~H 是同一种颜色,等等。这套积木我玩得不多,但神奇的是其中有几块的颜色以联觉的形式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心理学正负诱导怎么快速区分(心理学科普带你了解)(2)

(图 2:火车轨道玩具(左)和塑料积木(右)。说实话,我之前还真没注意到火车轨道的颜色有周期性)  许多字母给我的色觉,是跟火车轨道一致的。这些字母包括 B, N, T, Z(深蓝色)、I, O, U(黄色)、K, W(粉红色)、X(浅绿色)、Y(白色)。其中 B 这个字母的色觉尤其强烈,大概是因为塑料积木中 B 也是深蓝色的。其它的字母给我的色觉,与一些包含这些字母的词汇有关,这些词汇来自汉语、英语乃至日语:

心理学正负诱导怎么快速区分(心理学科普带你了解)(3)

(图 3:给我的色觉与火车轨道不一致的字母)  在色觉与火车轨道一致的字母中,也有一些字母的色觉受到词汇的强化,例如 B —— 英语 blue、Y —— 英语 white 和日语 ゆき(雪)、U —— 汉语「油」。

  有些联觉者感受到的色觉,与字母的大小写或字体有关。对我来说,大小写和字体仅对个别字母的颜色有影响,主要是小写 a 和带衬线的 T 的色觉不强烈,可能是因为在白纸黑字的书面上见到它们太多了,色觉已经被磨灭掉了。

  顺便说一下,音乐中各个音的音名也会让我感觉有颜色。这种颜色是在想到这些音名时感觉到的,只是听到这些音不会触发色觉,因为我没有绝对音高,无法听辨出音名。C, D, E, F, G, B 这几个音的颜色与相应的字母相同,但 A 是桔红色:这是因为我在初中时买过一盘桔红色的《名侦探柯南》的歌曲磁带,其中「運命のルーレット廻して」这首歌是 A 调的(编辑 midi 文件时发现的)。在带升降号的音中,只有 bB 会让我感觉到浅蓝色(类似字母 Q 的颜色),其它的没有颜色。

1.2 日文假名

  日文假名给我的色觉,是按行划分的(有个别特例),也就是说辅音给我的色觉比元音强。这些辅音给我的色觉,有些与相应的英文字母一致,有些不一致。平假名和片假名一般没有区别。

心理学正负诱导怎么快速区分(心理学科普带你了解)(4)

(图 4:各行日文假名给我的色觉)1.3 韩文字母

  韩文字母中,只有辅音让我感觉有颜色,元音没有。每个字母的颜色如下:

心理学正负诱导怎么快速区分(心理学科普带你了解)(5)

(图 5:韩文辅音字母给我的色觉)

双辅音的色觉与单辅音相同。大部分字母的颜色,都与发音近似的英文字母或日文假名颜色相同或相近。只有一个ㅋ(k)是浅紫色,不太好解释。ㅋ与日文片假名ヲ(wo)的字形相近,ヲ是浅紫色,但我并不觉得这是ㅋ的色觉的来源。

  汉、英、日三种语言的词汇都对我的联觉做出了一些「原创性」的贡献,但韩语词汇则没有。我是在 9 岁时开始接触日语、12 岁正式开始学习的,而接触并学习韩语则是在 16 岁。也许联觉形成像语言学习一样,有一个「关键期」,年纪大了,就不容易产生新的联觉了。

1.4 中古汉语声母

  我在 2013 年学习中古汉语的时候,发现各种字母的色觉也迁移到了中古汉语的声母上去。下图是我当时做的笔记中,给各个声母配的颜色。大多数声母的颜色都能从英文字母或日文假名中找到对应。由于英文字母 P 和 F 给我的色觉并不同,所以我把非组声母从帮组声母中拆分了出来;另外庄组声母给我的感觉比精、章组更「光滑」,图中没有体现出来。按列观察,还可以发现,浊音声母的颜色比对应的清音字母深,而清音中送气声母的颜色更浅。

  4 年后的今天再看这张图,我发现大部分声母的颜色并没有改变,只是清、初、昌这三个声母现在感觉应该是天蓝色 ~ 白色的色调:当时用粉红色可能是当时我更注重「擦音」的性质,而现在我对「送气」的特性更敏感。

心理学正负诱导怎么快速区分(心理学科普带你了解)(6)

(图 6:中古汉语声母给我的色觉)

1.5 数字

  数字给我的色觉有好几套,比如帝国时代 2 中各个玩家的颜色、Matlab 中绘图时各条曲线的默认颜色、台球的颜色,等等。我来美国之后写的第 11 ~ 14 本日记,封面就是按台球的颜色来取的。这几套颜色是记忆比较持久的,还有一些当时很感觉强烈但后来忘了的,比如 PSpice 电路仿真软件中波形图上曲线的颜色,还有电阻色环的颜色

(图 7:左:台球(最后一排球的编号依次为 13, 11, 14, 10, 9);右:我来美国之后的日记本)

  我对数字最奇妙的一套色觉,不仅有颜色,还有场景,仿佛在进行一段旅行。我有一种独特的纪日法,就是从出生开始算起的天数(文章标题开头的数字就是);这套数字色觉,主要就是被这种天数触发,尤其是在千位和十位上最明显。美国的街道地址也常有四位数,也会触发同样的色觉。每个数字的感觉如下:

  这些颜色我都说不清具体的来源。7 ~ 9 三个数字越来越深的颜色应该是来自我 2001 年用过的 TOM 聊天室,但我不记得具体是聊天室里的什么地方,也不记得它们是怎么跟 7 ~ 9 这三个数字产生关系的了。

心理学正负诱导怎么快速区分(心理学科普带你了解)(7)

(图 8:数字给我的色觉)

二、名词—颜色联觉

  除了字母、数字等字符以外,还有一些成套的名词,也会给我色觉。

2.1 月份

  我小学一年级用过的第一套水彩笔共有 12 支,颜色是如下排列的。我对 6、7、9、11、12 月的色觉,就来自于这套水彩笔。其中 9 月的深绿色是最强烈的,尽管 September 中没有一个让我感觉到绿色的字母。我在专栏文章中作过一张月份与节气、星座和干支的对应图,是把月份排列在一个色环上的,色环的相位就选得让 12 个月份的颜色尽可能跟这套水彩笔一致。

心理学正负诱导怎么快速区分(心理学科普带你了解)(8)

(图 9:我小学使用的第一套水彩笔的颜色排列)

  不过,也有 7 个月份给我的色觉与水彩笔不一致。它们包括:

2.2 中国的省份

  中国各个省级行政区给我的色觉如下图所示。这些颜色主要来源于小学时家里墙上张贴的中国地图,和小时候玩过的一套塑料拼图玩具。香港是褐色,可能与「香港」二字浓重的后鼻音有关;澳门是浅蓝色,可能与英文名 Macau 有关,但并不是 M 的那种天蓝色,而是 Q 那种浅蓝色。上海虽然是粉红色,但常常被江苏的浅绿色盖过去。

心理学正负诱导怎么快速区分(心理学科普带你了解)(9)

(图 10:中国各省份给我的色觉)

2.3 中国的朝代

  这个实在是太奇妙了。大部分朝代名称给我的色觉,我完全找不到源头。我是有一次在 B 站上看一个历史地图视频,感觉许多朝代疆域的颜色很别扭时,才发现原来各个朝代在我脑中是有固定的颜色的。

心理学正负诱导怎么快速区分(心理学科普带你了解)(10)

(图 11:中国各朝代名给我的色觉)2.4 语言

  我曾经在人人网上发布过我每个月听的歌单,不同语种的歌曲使用了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代表了各种语言给我的色觉。其中只有西班牙语的桔黄色来源比较明确,它来自于我在清华上二外西语课时使用的教材封面。神奇的是,英语并不是「书虫」系列封面的墨绿色。

心理学正负诱导怎么快速区分(心理学科普带你了解)(11)

(图 12:左:各种语言给我的色觉;右:我上二外西语课时用过的教材)

三、其它联觉

  我还有一些其它的、稀奇古怪的联觉:

四、拥有联觉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联觉让生活中许多看似枯燥无味的词汇有了色彩,甚至带有了性格。也许这是我喜欢语言的一个原因?

  如果一个品牌的名称和它的标志性颜色在我的联觉体系下一致的,那我就会感觉比较舒服,反之则比较别扭。例如,新浪(Sina)的「红色大眼睛」标志我看起来就比较顺眼,因为 S 是红色的;但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红色就让我觉得很别扭,因为 B 和 A 都是蓝色系。

心理学正负诱导怎么快速区分(心理学科普带你了解)(12)

(图 13:新浪微博(左)与美国银行(右)的标志)

  在认识新的朋友时,如果他们的名字给我的色觉能在他们的相貌或衣着上体现出来,那么我就比较容易记住他们的名字。比如,如果一个黑人叫 Barbara,一个白人叫 Emily,那么我记住她们的名字就比较省劲,反之则需要耗费比较多的脑细胞。

  在背单词的时候也是一样,单词触发的色觉跟它的含义不一致时,就容易记错。我印象最深的是日语「常用汉字表」附表中下面两个单词。因为ま、か给我的感觉分别是天蓝色和浅绿色,而さ给我的感觉是粉红色,所以我每次见到它们时都要反应一秒钟。

心理学正负诱导怎么快速区分(心理学科普带你了解)(13)

(图 14:两个我总是记混的日语单词。汉字的颜色是它们的实际意思;注音假名是它们给我的色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