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孤烟

在三野的将领中,有几位是公认的喜欢"犯上",他们资历深、战功大、威望高,因此不是那么"听招呼",认准的事情总是要坚持到底,很难说这是优点还是缺点。许世友、张爱萍都是这样的硬茬子,而陈士榘就更为突出了。

在开国将帅之中,陈士榘极具个性,也很有争议。他一生除了主席外,没有哪个人能让他真正服服帖帖。在华东野战军指挥作战期间,他因为几次坚持己见,和上级闹出不小的矛盾。其中,鲁南战役前的决策争议最为激烈,连一向肚量大如海的陈老总,都被其惹恼了。

参谋长陈士榘反对粟裕,越级发电给主席,犯了大忌,遭陈毅训斥(参谋长陈士榘反对粟裕)(1)

1949年,陈士榘和陈毅在南京华东军政大学

当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联手取得宿北战役的胜利后,主席立即来电指出,下一步的作战任务是"集中主力歼灭鲁南之敌,并相机收复枣(庄)、峄(县)、台(儿庄),然后无顾虑地向南发展"。

主席明确了接下来的作战区域是鲁南,但并未具体指出打鲁南的哪一路敌人,给了华野前方指挥员很大的自主权。不过,一向很有主见的粟裕有不同想法,他的主张是进军苏北,会一会老冤家整编74师,同时找机会收复淮阴。粟裕之所以提出这一方案,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华野在涟水保卫战中吃了74师的大亏,部队上上下下报仇心切。

参谋长陈士榘反对粟裕,越级发电给主席,犯了大忌,遭陈毅训斥(参谋长陈士榘反对粟裕)(2)

华野部队在训练中

时任华野参谋长的陈士榘,则反对粟裕的方案,他认为目前74师已经占领两淮地区,其两翼分别有7军和25师协防,很难分割,尤其是桂系的第7军堪称劲敌,其战斗力甚至不亚于74师,想在这一区域打成歼灭战困难极大。更何况,这一带河流众多,大部队机动困难,不适合大兵团作战,一旦打成胶着局面,可能连退路都没有,搞不好会很被动。

陈士榘把自己的想法向陈毅司令员作了汇报,陈毅也觉得还是按照主席的指示,先打鲁南之敌更为稳妥。不过当陈毅和粟裕商量时,粟裕以及原华中野战军的纵队首长们还是坚持要打74师。陈毅也觉得,粟裕的方案更为大胆,而且华野部队求战心切,也不能轻易否定,于是陷入左右为难之中。

参谋长陈士榘反对粟裕,越级发电给主席,犯了大忌,遭陈毅训斥(参谋长陈士榘反对粟裕)(3)

1957年,粟裕(右)同陈士榘视察部队

时间一天天过去,作战计划始终不能敲定,再拖延下去会有贻误战机的可能。陈士榘情急之下,拉上华野政治部主任唐亮,联名向延安发报,详细说明两个方案的利害关系,请主席裁决。

山野以八路军为主体,华野以新四军为主体,作战风格大不相同,干部们原本就是来自不同山头的,此时刚刚合并不久,还难免有不少摩擦,这也让陈毅颇为头疼。特别是像陈士榘这样参加过秋收起义、上过井冈山的"嫡系",越级给主席直接发报,也并非不可思议。实事求是地讲,陈士榘的军事才干相当突出,他的意见是有道理的,但撇开直接上级,将自己的反对意见越级上报,在任何时候都是职场大忌。果不其然,很少发火的陈毅为此震怒,他在电话中怒斥陈士榘:"你们有电台,你们能发报,你们告我的状!"

陈士榘不卑不亢地回答:你是司令员,我是参谋长,我服从你的指挥,这次意见分歧,不是我和你之间的个人恩怨,最终都是为了胜利。我看到了先打74师的方案存在重大缺陷,我如果不反对就是不负责!

参谋长陈士榘反对粟裕,越级发电给主席,犯了大忌,遭陈毅训斥(参谋长陈士榘反对粟裕)(4)

陈士榘(右)和陈赓在洛阳战役前指

这场争议最终还是主席做出了裁决。就在陈士榘和唐亮发出电报后的第三天,延安回电,明确指出要华野集中25个团,在鲁南歼灭26师,然后再寻机出击淮北。甚至还说,只要鲁南战役获胜,哪怕苏北全丢了也有办法恢复。

接到电报后,粟裕一声不吭。陈毅在见到陈士榘后说:"前几个月,华中部队不愿意入鲁作战,山东部队不愿意到南线作战。这次,苏北的包袱都丢掉,应当集中兵力作战,你准备方案吧。"

鲁南战役,最终歼灭了蒋军两个整编师,1个快速纵队,其结果正如主席所愿,打了一个"比宿北战役更大的歼灭战",皆大欢喜。

参谋长陈士榘反对粟裕,越级发电给主席,犯了大忌,遭陈毅训斥(参谋长陈士榘反对粟裕)(5)

鲁南战役,陈毅登上缴获的坦克

回过头来讲,鲁南战役按照陈士榘的方案取得了胜利,是否就能说粟裕的方案就一定不可行呢?

当然不能这样说。粟裕用兵,向来爱用险招,惯于出奇制胜,时常上演虎口拔牙的好戏,因此往往能把部队的作战效能发挥到极限,取得比预想大得多的战果。这次粟裕和陈士榘的分歧争论中,陈毅始终处在犹豫之中,没有给粟裕以强力支持,以至于历史没有给粟裕证明其正确的机会。

直到5个月后,在陈毅的全力支持下,粟裕在孟良崮上演了"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惊人一幕。可见粟裕这一时期的仗打得好,是离不开陈毅的支持的。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