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大结局了,追了那么久,也看了三女的悲欢离合,可以说,对现在这个结果,是觉得很圆满的。

但在圆满中,还掺杂着些遗憾。

首先先来说觉得圆满这方面的,做为三女主,自然事业爱情是双收的。

赵盼儿和顾千帆把误会解开,正如我前面的文章说过,但凡顾千帆把自己是萧钦言儿子和萧钦言弹劾赵谦之事告诉赵盼儿,她是不会介意的。

毕竟弹劾本就是为官本分,而赵谦确实是抗旨不遵。不要说他有多少的理由,是为民请命。事实上,在古代,皇帝的话是最大的。

你要是违抗了,那自然就得受到御史的弹劾,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毕竟就算不抗旨,要是有官员做了啥不好的事,照样会有御史弹劾。至于皇帝要不要理会,那真的要看皇帝的心情了。

所以,在看到那三千贯钱时,赵盼儿才知道是自己误会了他。于是,她又找到陈廉,问明白当时顾千帆的状态。

得知顾千帆不是不想看她,而是不敢。赵盼儿立马明白一定是与自己有关的事,当即就问了池蟠,看了邸报,知道了父亲是被萧钦言弹劾的。立马就明白了顾千帆的心病,此时她的心情是无助迷茫的。

后来她终于明白,比起知道这事,顾千帆对她的不理不睬才是让她最心痛的。

不得不说,幸好萧钦言只是弹劾而已,也幸好这本来就是正常基操。要是萧钦言像武侠小说里,是赵盼儿的杀父凶手。赵盼儿最后还能原谅顾千帆,跟他在一起,我真的会谢。

梦华录 欧阳旭什么人(梦华录大结局三女心愿达成)(1)

孙三娘的儿子傅子方来到了东京,在永安楼偷吃,被池蟠抓了个现形。三娘当场就认出了他,立马就变了眼色。之后还花钱给他买衣服,送他去学院读书。

但没想到,傅子文无意撞见孙三娘和杜长风抱在一块,立马骂孙三娘是一个水性扬花的女人,他不愿意认这样的娘。

还跑到水边,以跳水威胁,还说书上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现在你就得听我的。

看到傅子方说出这样的话,有种生块叉烧也好过生这种儿子的即视感。

宋引章听到子方脱口而出的话非常生气,你要跳河那我就助你一臂之力,立马就推傅子方下水了。

孙三娘开始先责怪地看了眼宋引章,可是听到傅子方说出三从四德的话,她立马变了脸色。

她说她早已是被休之身,在家听父母,现在靠自己。她对傅子方好是因为他是她儿子,她自认自己是尽到了责任,还不计前嫌,算得上是慈母了,但不代表儿子就一定会孝。她有权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做为“好儿子”的傅子方无权干涉。

或许是她强硬的态度,也或许是大家把话说开了,傅子方想到了自己从钱塘流浪来东京的艰辛,跟孙三娘认了错。

之后,孙三娘还因为帮赵盼儿状告欧阳旭,官家开心之极,说可以答应她们一个要求。三娘说了想要凤冠霞帔,官家立马答应了。

于是,在最后一集时,她穿着凤冠霞帔跟杜长风成亲了。

这对,算是最圆满的了。

三娘的成长看似不明显,却是潜移默化的结果。

能成长起来,跟赵盼儿一块受到影响是一回事,另外也是来到东京之后眼界大开,不再局限于以前的一亩三分地。

所以为什么要多去旅游,都去看看外面的事情。就是要扩大自己的眼界,只有这样子我们才不会坐井观天。

梦华录 欧阳旭什么人(梦华录大结局三女心愿达成)(2)

至于宋引章,应该是编剧埋得最深的一条线了。

相信看到剧情中间时,大部分人都是在骂宋引章的。认为她少不更经事,总是不理解赵盼儿,还觉得自己弹琵琶累。

直到赵盼儿被砸伤了脚,留在了顾家休息,把永安楼的花月宴交给宋引章一个人负责。

正是这一次的统筹安排,宋引章才发现,原来做一个掌柜竟然是那么不容易。现在她亲身体验了赵盼儿的辛苦,终于明白当初自己说弹琵琶累是多少矫情了。

而在王楼的掌柜跟公主府的人设计陷害永安楼的菜品是臭的时候,宋引章临危不惧,请来了医官,当场测出了蟹里有毒,还是被人调了包的。

可以说这一场仗她完成得非常完美,就跟她打沈如琢一样,她这些招数都是跟着赵盼儿学习的。

但她能真正站出来,独挡一面,这才真正让人觉得她成长了。

更妙的是,当她提要求时,并没有选择给自己脱籍,而是希望对含有冤屈来状告的女子多一些宽待,不要再有像赵盼儿这样的事情发现。

明明自己是苦主,却先要被打20大板。试问哪个女子承受得了?板子没打完,命就没了,冤屈还要如何状告呢?

所以官家也是非常高兴,最后因为赵盼儿提出的要为身在贱籍的人请命,不要再让人看不起。

皇后和官家身边的公公都感同身受,跪下请求龙恩。官家才松口说只要是有特殊贡献之人,就能给予官位,这样有了官身,就不再是贱籍。

所以,宋引章成了供奉,也就成功脱了籍。

梦华录 欧阳旭什么人(梦华录大结局三女心愿达成)(3)

可以说三人的结局都是完美的,都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之所以会觉得遗憾,可能是有些人明明出场不少,可是在大结局里,这些人却没再说明了。

第一个人是张好好,史上是有张好好这个人的,只是她的命并不好。

而名伎,就算被人赎身,归良后嫁人后,过得也并不幸福。

张好好在剧里的表现可圈可点,但细看后,就会发现,似乎她的存在就是为了点醒宋引章。

她对宋引章的点醒,有两次。可以说没有她,可能宋引章前期还一直想要脱籍,不曾想过要靠自己的能力争气。后期可能会被沈如琢蒙在鼓里,会以为对方是真心待自己好。

当然,要是没有张好好的提醒,宋引章一样能闻出药味,发现其中问题。

但张好好既然在剧里有这安排,想来也是用意不浅的。

只是经过和池蟠吵架一事后,张好好就心灰意冷了,想要从良嫁人了。虽然嫁的是个鳏夫,也不能做个正头娘子,但对方愿意把家中管事交给她打理。

站在张好好的角度,这或许是最满意的结果了。

但就我个人来看,我更喜欢她当初跟宋引章说话时的态度,至少那会的她是自信的,也没把其他男人放在眼里。

只是终究她是对池蟠付出了真情,无奈错付了。

池蟠没有想娶她的想法,要是赵盼儿也能拉张好好做生意多好。

池蟠也能跟张好好继续,或许这算没有遗憾了吧?

再或者,张好好跟宋引章继续合作,独自美丽也挺好的。

不过终究也只是想想吧,她也在剧里只是个过客一个工具人,但我想她或许也满意做如夫人的生活,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惟愿她在剧里有个美好的结局

梦华录 欧阳旭什么人(梦华录大结局三女心愿达成)(4)

第二个人是高慧,刚开始,从欧阳旭的口中了解到高慧,以为她是一个非常任性又嚣张的人。

但没想到恰好相反,她是眼高于顶,但她为人善良,别人真心待她,她也真心待别人。

赵盼儿帮她解决了绢布的事,她跑到官家面前替赵盼儿求情。可惜,剧中她最后被官家撵走后就没下文了,她爹为何对赵盼儿那样的神情态度,也没有交待清楚。

她喝赵盼儿给她做的红茶水,跟小时候的味道很熟悉,两人到底有没有关系,也没有说明。

虽然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最起码没有狗血的事。但还是会觉得失望吧,毕竟这也是个坑了。

而高家,似乎就只有高慧一个女儿,没看到说有其他儿子,那高慧最后是会选择嫁出去,还是招个上门的女婿,还是会跟赵盼儿一样呢?无从得知。

梦华录 欧阳旭什么人(梦华录大结局三女心愿达成)(5)

第三个人是欧阳旭,本来不想说他的。但他被外放当通判时,想要把祖宅卖掉换钱,想到当初他在钱塘时被赵盼儿所救,当时的他是怎么流落到钱塘去的呢?

他在东京住的那套有院子的房子,居然是他自己的。既然如此,当初为何又要赵盼儿资助?

那是不是说,他其实和周舍一样,是故意到那样的地方,专门找有银钱的小娘子,目的就是为了要对方的钱。

那欧阳旭对赵盼儿的感情,是在相处后慢慢喜欢上了对方,到了东京后想到了自己的过去,又看上了高慧,才打算移情别恋吗?

如果是按这样的逻辑,就能解释为何当初在明知赵盼儿来到东京,只想让对方回钱塘,不要留在东京的原因了。

他应该是想留着赵盼儿这条退路的,但没想到赵盼儿非常有主见。之后为了避开赵盼儿,他又去高慧那刷存在感。说来说去,也是为了给自己留后路。

所以就有了他从西京回来后,向高慧逼婚的事。

但欧阳旭的癫狂,是真让人觉得可怕。就像得了狂躁症一样,一言不合就躁动起来。

梦华录 欧阳旭什么人(梦华录大结局三女心愿达成)(6)

还打杀了德叔和小道童,再怎么说这两人在他落魄时依旧不离不弃真的很难得了,没想到最后会落到这样的下场。

德叔和欧阳旭很顽强,一直苟至大结局,明明出场不多,存在感也不强,却能把主角团搞得一团糟,不愧为本剧中最大的反派。

梦华录 欧阳旭什么人(梦华录大结局三女心愿达成)(7)

#夏日鉴片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