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捡家具(大城市里的年轻人)(1)

租房捡家具(大城市里的年轻人)(2)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超级城市中,每天有数以万计年轻人涌入和流出,流动中他们带走自己的故事,也留下了很多带不走的东西。

租房捡家具(大城市里的年轻人)(3)

图/受访者提供

异乡闯荡的年轻人早已掌握了提升自己生活幸福感的窍门,他们给自己的住处添置沙发、床、电视等,让租来的房子更有人情味。

然而,这些家具能陪伴他们的周期,通常只能维持到下次搬家。

没法带走大件家具,无论购买价格的高低,最终的归宿都是被堆在小区垃圾箱旁。

租房捡家具(大城市里的年轻人)(4)

图/受访者提供 路边的家具

这些无人认领的家具,年轻人带不走,老年人搬不动,在垃圾桶边上出现,消失,再出现......

夜幕降临,一帮独具慧眼的年轻人打着手电在城市中搜寻,发现路边没人要的家具就立马拍照,记录,然后同步到社交软件。

租房捡家具(大城市里的年轻人)(5)

图/新浪微博

这些“捡破烂”的年轻人称自己的是Stooper,这个词源于流行的Stooping文化。

Stooping的直译是「弯腰」,但在如今的互联网语境中,是指有人把不需要的家具或者是其他东西,扔到路边,有需要的人就可以把它捡起来。

作为一种在互联网新兴的流行文化,越来越多年轻人弯腰加入捡破烂的行列。

01

什么是Stooping?

关于这种现象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国外社交媒体上有个叫@StoopingNYC的账号。

这个账号专门接收投稿和发布他人闲置处理或丢弃的物品,附带上物品所在的位置信息,使有需要的人能够看到并带回家。

因为很多国家的公寓出租是不会配套家具,这种二手家具快速流转的方式在留学生群体备受欢迎。

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生活方式,在国内开枝散叶,持续吸引年轻人加入。

租房捡家具(大城市里的年轻人)(6)

图/新浪微博

02

“捡破烂”的年轻人

如今上海工作的波妞,算是较早接触Stooping的那批人。

“在英国留学时,每天上学都会路过一个住着一对老夫妇的小房子,突然有一天看见房门前的路边放着4把椅子,地上有老爷爷老奶奶写的粉笔字:「Free To Good House」,意思是可以免费把它们带回家。”

这段经历给她埋下了一颗Stooping的种子。

后来回国工作,刚搬到上海时,她发现房东留下的柜子已经发霉生虫,弄堂里的阿姨说,可以趁晚上偷偷扔出去。

不过,根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乱扔家具可能会被罚款。

波妞不得不花250元请师傅上门处理,师傅把柜子砸烂带走了。

眼睁睁看着“家具”变成“垃圾”,波妞觉得很心疼,本来作为房间一部分的家具在被抛弃之后,甚至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垃圾桶去丢弃。

看着路上无人认领的废旧家具,波妞想给它们找到更好的归宿。

之后,波妞就会格外注意散落在路边无人认领的家具,并在自己的社交账号分享这些信息。

租房捡家具(大城市里的年轻人)(7)

图/小红书 波妞账号

在她看来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Stooping优势,作为全国第一个实施强制垃圾分类政策的城市,根据2019年颁布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需要预约专门人员进行回收或者投放到指定场所。

严格条例的另一面,也造成了上海相比其他城市,路边出现家具的几率更大。

租房捡家具(大城市里的年轻人)(8)

图/受访者提供

然而,一个人“捡家具”杯水车薪,为了让更多人的信息流动,波妞建了自己的上海本地Stooping群,成了圈子里小有名气的Stooping文化传播者。

在北京,Stooping的发展一样热闹,小红书中博主二狗8月接触Stooping。

和波妞的留学背景不同,二狗第一次接触Stooping可能和童年时期经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租房捡家具(大城市里的年轻人)(9)

图/受访者提供

“小时候我在部队大院长大,父母从小就教育我自力更生,有种儿子就要穷养的感觉,我会去院里的垃圾站捡一些东西,最早是捡新兵领军装之后丢掉的纸壳,然后卖给收废品的人,卖了的钱自己存起来,买一些喜欢的书和文具,后来偶尔还能捡到一些磁带机,MP3甚至坏掉的手表自己摆弄。”

“也许是受到小时候的影响,长大后我就很喜欢逛二手商店什么的,对二手物品有天然的好奇心。”

二狗告诉我们,他最近一次Stooping是在他住处附近的一个酒吧,店面停租,不要的东西都堆在门口,他发现了一个Disco灯球形状的头盔,溜达的时候把它捡了回来。

租房捡家具(大城市里的年轻人)(10)

图/受访者提供

“今年八月底,我在小红书上搜二手的时候突然翻到了关于Stooping的介绍,当时并没有北京的组织,正好那时候时间比较自由,我就自己尝试搭建了一个社群。”

就这样,两个怀揣不同愿景的年轻人,成了各自城市stooping文化的发起人。

03

“捡破烂”里的循环经济

波妞在微博建立的stooping账号,用于分享家具信息,自己则会在下班之后的夜里像赏金猎人一样骑电动车在街上游荡。

“与其让它这么可惜地被处理掉,不如发布到网上看看会不会有人需要,并且有能力带走。”

租房捡家具(大城市里的年轻人)(11)

图/受访者提供

二狗建立的北京Stooping群组,随着媒体的报道,越来越多人加入群聊,如今他已经手握6个500人的北京Stooping群。

“我也没想到发酵得这么迅速,现在每天群里的信息都看不过来。”

社交媒体的传播力超乎他们的想象,快速涌入的人群引发了新的问题。

波妞告诉我们:“大家加入群聊后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些人是想分享,有的人只是在蹲自己需要的商品,我理想的状态是流动的循环经济模式,让家具流转,而不是单向被收走之后就没有结果。”

二狗补充说:“有人把这里当成闲置群,标价转让,这其实就违背了我做免费Stooping的初衷。”

扑面而来的问题,使波妞的微博一度断更,为此她不得不重新给群组设立了更严格规章制度。

租房捡家具(大城市里的年轻人)(12)

图/受访者提供

理想很丰满,波妞和二狗理想中的循环经济是免费流动、可持续的,即每个人都能成为捐赠者和收取者。

对于Stooping目前所遇到的困境,他们还是抱有比较乐观的态度:

“大家对Stooping的认识需要我去传播,最近我也在发一些引导性的公告,让大家除了索取之外多关注捡宝和信息共享。”

“新生事物总是伴随着争议的,现在群里的一些只想0元捡漏,却不愿分享自己物品的群友让我觉得背离初衷。”

租房捡家具(大城市里的年轻人)(13)

在他们看来,家具的意义超过家具本身,陪伴过一任主人的家具如果保护得当,可以流转到更多人手中,号召大家走上马路,发现放错位置的“宝藏”。

同时,他们也希望更多认同这种文化的朋友,在了解Stooping之后,自主选择自己是否加入。

Stooping所倡导的是物品在个人和组织中循环流动,在给年轻人减轻负担的同时,更是一种对环境的负责。

撰文:杨一凡 校对:卢茜

本文由硬壳INK出品,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分享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使用

一起聊聊

你怎么看待兴起的Stooping文化?说说看

租房捡家具(大城市里的年轻人)(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