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服装裤裙(记忆中的大襟袄)(1)

文/孟泽辉 辛丑年农历七月十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方地区普通庶民的服饰不外乎大襟袄、大裆裤、夹袄、腰子,即所谓的中式"四件套"。大襟袄、大裆裤、夹袄几乎清一色粗白市布用煮黑或煮蓝染后手工裁剪缝制,腰子多用红仕令絮棉花缝制。好端端个人,就这行头穿扮起来,既缺气质,又无精神,还显老气。那时人们穿衣谁考虑外表形象?御寒遮丑为首要。

  大襟袄多为女性上衣装束,领口高低不等,布条挽成的桃圪瘩缀于大襟边沿,扣门则在小襟与后襟结合处排列。一般小襟在右,大襟在左,大襟从左向右覆盖小襟,一直伸到右腋下侧部,然后在右腋下系扣,有的还在小襟下侧缝一个“到叉子”(即衣兜),下摆还钉二道扣,袖筒从腋部至腕部渐呈梯形状。

  大裆裤外形宽大,把一整块布料对折再对折,从没有缝隙的一端下剪,按照个子的高矮,裁剪成一个裤腿状,会出现裤腰及两条裤腿形,只要用针线将布中间和一边的布缝缝合,再加接尺宽白布裤腰即可。大裆裤不分前后,穿时打折,红裤带一根,挽活圪瘩。大裆裤腰前不开口,裤裆、裤腿肥大,没有前后裆之分,唯一能让人分得出是男裤还是女裤,得从裤裆处的尿渍分辨,因为男人的裤子前面有污渍。

  夹袄,即双层布料缝制,两块前襟对称,边沿缀桃圪瘩,低领口,一般无衣兜。冬天絮棉为棉袄,夏天掏棉为夹袄。腰子类似坎肩,没有袖子,有单棉之分,男人多"筒腰子",或从脚下穿或从头上往下套,两边肩头钉纽扣;女人多为"爪爪腰",即后背左右两条宽带与前襟边沿用纽扣连接,为的是给婴儿哺乳方便。腰子是男女老幼四季的贴身衣裳,天暖穿夹腰子,天冷穿棉腰子。布料多红色,民间有红色避邪之说。

  五六十年代的冬天极为寒冷,棉裤棉袄棉腰子,哪有秋裤背心和裤头。冷风一吹,裤腿,袖口,领口,前胸处处进风,多数人为御寒,不得不把裤腿扎起来。那个年代,人们没有见过内衣内裤是何物?全家老幼一盘炕,因为没裤衩,要么穿裤进被窝,要么吹熄煤油灯,光身睡大觉。

  手工缝制的中式衣裤,衣缝成了虱子繁殖的好场所,吃得滚瓜溜圆的虱子谁也不缺,虮子白洼洼成堆,奇怪的是,谁也不怎么感冒生病。我们不敢想象女人没内裤,穿条大裆裤,虽然符合节俭主义,却极不合乎卫生要求,但是得妇女病的极少。

  中式大襟袄、大裆裤、夹袄、腰子的年代已逝,只留下些许依稀的记忆。改革开放以后,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服饰不单纯是人们简单地穿着打扮,更注重服装的美观性,满足人们精神上美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