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对有的人来说是毒药,碰上了他的人生就会枯萎凋谢死去。苦难,对有的人是良药,碰上了他的人生会汲取其中的营养,会变成让自己更茁壮的养分,让自己努力长成最美丽的模样。

林海音,用一部《城南旧事》将悲苦的童年描绘成了一幅温馨而明丽的画卷,用自强自立的生活态度,将注定曲折多难的人生过成了王子与公主的童话。

一,动荡而不乏温情的童年

生活的苦难无处不在,因为我,所有的苦难都被温情包裹。

说起林海音的童年,就不能不说《城南旧事》,因为她所有的童年记忆,都记在了这部广为人知的传记体小说中。

林海音城南旧事在线阅读(城南旧事林海音)(1)

《城南旧事》表面看是小说,大部分是林海音的儿时回忆,所以每个故事里都有林海音的影子。

1918年,林海音出生于日本大阪

5岁的时候,随父母来到北平。那时候,懵懂的小女孩不知道,北平的生活对她的人生会有怎样的影响,也不知道,她的人生,会在某一刻,因为这个城市的某个人、某件事而改变,她的名字,从此和这个城市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直到现在。

像所有生于乱世的童年一样,林海音的童年几乎都是在漂泊。林海音祖籍台湾省苗栗县,为了生计,父亲日本——台湾——北平来回漂泊,在林海音5岁时,才在北平安定了下来。林海音漂泊的童年才开始稍稍稳定下来。

林海音城南旧事在线阅读(城南旧事林海音)(2)

林海音的童年没有更多的记载,但以一个小女孩英子的视角写就的小说集《城南旧事》我们更倾向于是她自己的童年写照:漂泊、动荡又充满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温情。

童年的伙伴妞儿,不幸被拐卖,被养父虐待,在英子的帮助下,找到自己的亲生母亲,刚刚团圆,却因为一场车祸而母女双双离开了人世。

生活如此温情,让生活在困苦中的人彼此温暖、彼此照应,生活又是如此残酷,总是让更不幸随时叠加到不幸的人身上。

妞儿的不幸,给了英子极大的打击,她用一场高烧让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同时获得了对苦难更高更强的免疫力。

偶遇厚嘴唇的小偷,他们成了说悄悄话的朋友。偷东西不是好人会做的事,但为了供养弟弟上学而偷东西的厚嘴唇,却让英子对判断一个人好坏的标准产生了怀疑,儿童的世界一时分不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林海音城南旧事在线阅读(城南旧事林海音)(3)

当厚嘴唇被警察抓住时,英子是难过的。

那个看起来和蔼又敦厚的大哥哥,他的弟弟是不是还在家里等着他?动荡的社会、无处安放的苦难人生,穷困中相依相偎、彼此扶持的兄弟,让英子对亲情有了儿童不该有的深刻理解。

每天给自己讲故事、勤勤恳恳的宋妈,原来也有自己的不幸:儿子掉进河里,女儿被丈夫卖给别人,宋妈抛下自己的孩子来照顾别人的孩子。这个悲伤的故事,让英子对乱世中普通人贫穷而坚韧的个性又有了新的认知,对坚强这个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诠释,在心底深处,种下了坚强的种子。

二,自立而勤奋的青年时代。

不是我想坚强,是生活让我不得不坚强。

林海音没有预料到,她的童年在小学毕业的那年戛然而止。

林海音城南旧事在线阅读(城南旧事林海音)(4)

那一年,林海音刚刚13岁。豆蔻年华,正是对人生充满最美好向往的时候,随着父亲的病逝,林海音的人生提早进入了青年时代。

父亲走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母亲是个家庭妇女,没有赚钱养家的能力。母亲和六个弟妹,一大家人仅仅靠着父亲的抚恤金过日子,艰难可想而知。

童年里遇到过的那些不幸人物,此时都成了林海音生活中的教科书。

她选择了在减免学费的中学读书,在完成中学学业后,为了尽快参加工作,挣钱养母亲和弟妹,她考入了不收学费,毕业还安排进《世界日报》工作的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就读。

在学习期间,她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从检字、排字、校对、编辑、采访、印刷,凡是报社有的工作工序她一概不放过。

她勤奋好学的精神打动了老师,加上她卓越的写作能力,刚刚升到二年级就被派到报馆去实习。

林海音城南旧事在线阅读(城南旧事林海音)(5)

越努力越幸运,林海音的努力让她获得了生存的技能和工作,同时,也让她收获了爱情。

被分到《世界日报》实习后,林海音白天上课,晚上写稿,和时任《学生生活》的夏承楹接触多了起来。

其实他们以前就在北平新闻专科学校的操场上见过不止一次,但没有关注过彼此。林海音到了报社实习后,她美丽温柔的外貌、谦和勤奋的生活态度深深打动了夏承楹。

夏承楹是标准的富家公子,在家排行老六,被人称为六少

六少虽为富家公子,为人却谦和有礼,而且向往自力更生的生活,因此他宁愿出来工作,也不在家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生活。

自强自立的林海音一下子就走进了夏承楹的心。而这样的林海音,同样受到了夏承楹开明父母的喜爱,1939年,两人喜结连理。那一年,林海音22岁,夏承楹30岁。

林海音城南旧事在线阅读(城南旧事林海音)(6)

如果没有自立自强的人设,也许,他们不一定会走到一起吧。也许,这就是老天给努力的人最好的奖励。

三,相濡以沫,携手走过人生,将平淡的生活过成了童话。

结婚后的林海音并没有因为嫁入豪门而放弃工作,甚至在生了四个孩子后,她仍坚持工作,笔耕不辍。

1955年,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冬青树》

这是一部专门写家庭琐事的散文集,当时有人嘲笑她的书小家子气,丈夫第一时间站出来为她争辩:女作家写家庭生活顺理成章,家齐而后治国,他还亲自为妻子的书写了序。1960年,林海音将她之前陆续写的五个短篇故事集结成册,冠名《城南旧事》出版,这部书,因20年后大陆拍的同名电影而名噪一时。

1968年,年过百半的林海音携丈夫和友人,为了给充斥着通俗低级、色情暴力的文化市场留一方净土,不计成本、利益,创办了《纯文学月刊》。

林海音城南旧事在线阅读(城南旧事林海音)(7)

这本月刊像它的名字一样,是纯文学期刊,为了将纯文学发扬光大,林海音亲笔给梁实秋、余光中以及海外的夏志清、于梨华写信,向他们约稿,邀请他们加入到纯文学阵营中来。为了节省成本,她亲自跑市场购材料、纸张,跑印刷厂、校对、编稿,不出三个月就将一本纯文学的期刊奉献给读者

她在刊发名人的原创稿外,为三十年代的作家开辟专栏,介绍他们的作品和个人经历,还大力介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给当时出现断代的台湾文学弥补了空白,也让当时的读者对现代文学有了一个全面的持续性的了解。

自强不息,负重前行,经过生活的不断打磨,林海音成了一位多栖名人:作家、编辑、出版人。不过,她自己说,她更倾向于自己是个编辑,因为编辑工作使她有了独立的自强自立的人生,编辑工作让她结识了未来的伴侣,幸福生活了一生,编辑工作,让她老有所乐,开创了纯文学的一片天地。

当然,自强自立的性格,也让她获得了一个殊荣:上海张爱玲,北平林海音。一南一北两大才女。可见,林海音在中国文坛的崇高地位。

林海音城南旧事在线阅读(城南旧事林海音)(8)

两个人,一个77岁,一个85岁时,还在携手为他们的纯文学期刊东奔西走。就像他们携手走过的人生路一样,永远不离不弃、彼此依偎、彼此鼓励,将平淡的油盐酱醋过成了王子和公主的童话。

2001年,林海音病故于台北,走完了她励志的童话般的一生,留下了一个《城南旧事》般的林海音传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