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当空万烛烧

人间天上两元宵

今天,是元宵佳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

古人称夜为“宵”

所以

这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就被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阖家美满灯火通明(华灯竞处人月圆时)(1)

正月十五赏圆月

今年的元宵节是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月亮最圆时刻为

27日(正月十六)16时17分

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

在周而复始、明月高悬的

正月十五夜晚

人们还要进行观灯会、猜灯谜、

吃元宵等一系列活动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

是元宵节的一项活动

出现在宋朝

南宋时

都城临安每逢元宵节时

制谜、猜谜的人众多

开始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

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元宵节阖家美满灯火通明(华灯竞处人月圆时)(2)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

又饶有兴趣

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一起猜灯谜

欢欢喜喜闹元宵!

不猜灯谜

怎么能叫过元宵节?

戳图看元宵灯谜↓↓

有字谜,成语谜,地名谜……

腹内香甜如蜜

心中花红柳绿

白沙滩上打滚

清水河中沐浴

(打一食物)

元宵

点击上面空白处揭晓谜底

三行横飞雁

一叶小扁舟

(打一字)

黄河之水天上来

(打一成语)

源远流长

脚儿小

腿儿高

戴红帽

穿白袍

(打一动物名)

丹顶鹤

醒后得知一场梦

(打一《西游记》人名)

悟空

固若金汤

(打河北一地名)

保定

点击上面空白处揭晓谜底

吃元宵

据史书记载

吃元宵的习俗最早见于唐五代

那时称这种食品叫

“面茧”或“圆不落角”

用糯米做皮,其中夹糖馅

后来因为是在元宵节

吃的特定食品

干脆就叫“元宵”了

元宵节吃的这种特定食品

北方人称元宵

在南方则称汤圆

不论是元宵还是汤圆

取团圆和美之意

又逢十五月圆之夜

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

和睦幸福

元宵节阖家美满灯火通明(华灯竞处人月圆时)(3)

闹花灯

元宵节游玩观赏的

主要对象是花灯

又叫“彩灯”、 “灯笼”

花灯是我国古代人民

创造的精美艺术品

西汉时就有了彩灯

到唐朝以后

经过千百年能工巧匠的

开发创新

彩灯艺术百花竞放,各呈异彩

天上明月和人间灯火交相辉映

显示出了节日的欢快与喜庆

元宵节阖家美满灯火通明(华灯竞处人月圆时)(4)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

我国独具特色的

传统民间娱乐活动

在汉代就相当普遍了

在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中

已是常见表演形式。

耍法上

或“单龙戏珠”或“双龙戏珠”

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舞狮子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

流行于南北朝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狮子为百兽之尊

形象雄伟俊武

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

元宵节阖家美满灯火通明(华灯竞处人月圆时)(5)

古人认为它能驱邪镇妖

保佑人畜平安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

就以狮舞前来助兴

以祈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元宵节阖家美满灯火通明(华灯竞处人月圆时)(6)

古往今来

文人墨客对元宵节

格外青睐眷恋

那些藏在古诗词中的

绝美意象

惊艳了时光

也惊叹了心灵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阖家美满灯火通明(华灯竞处人月圆时)(7)

过了今天,年就算过完了

你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拥抱新的一年了呢

今日花好月圆

祝大家人安心安

明日朝阳初生

愿你我阔步向前

来源:央视、新华网、人民日报

来源: 长城新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