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事实上,这个词应该这么写“嗗掉”,嗗是吞咽的声音,兰州方言把“掉”叫“到”,“嗗掉”就是喝干。这么解释更科学、更规范,但兰州人硬是不理这个茬茬,就是喜欢“挖”这个所谓的嘴上使劲的动词,谁也没有法,很是霸道。


不管怎么说,很多人都是喜欢兰州的。虽说各人有各自喜欢的理由,但有一样东西一定是大多数人都喜欢的,那就是在那座城市里的豪迈。人生在世,吃喝是头等大事,兰州的豪迈当然会体现在这两件事上。

我们先来说吃。兰州的吃很有名,不仅是兰州的牛肉面地球人都知道,更在于兰州人的吃相——记得很多年前,兰州人吃牛肉面,并不像现在坐在椅凳上吃,而中抱着个大碗,蹲在店面的门口,呼呼啦啦几下子,将面和汤塞或倒进肚里。一般地,人们用狼吞虎咽这个词来形容这种吃相,似有不文雅,但却反映出了生活在兰州的人们的利落与豪迈。

兰州人的说话特点(兰州人为什么把)(1)

兰州人吃面

吃喝紧密相连,有什么样的吃相就会有什么样的喝相。在兰州生活了十多年,我似乎从来没有见到过兰州人坐下来,能像南方一些地方人一样漫长优雅地品茶,更多的时候,是看到兰州人的喝酒。以前,在兰州,听说兰州人一个能喝一个西湖的酒,可能是有些夸大,但至少是说明了兰州人能喝。能喝的兰州人每年都要喝倒几个牌子的酒,传说,以前冬天冷的时候,也总有人因为喝大了、喝高了、喝醉了,跌倒在了马路上,结果被冻坏甚至冻死了。

能喝酒的兰州人在喝酒的时候,喝相和用词也很豪迈。相是这样的,一般是站着或者坐着,把头向后一昂,将酒杯从桌子上拿起来,快速地倒进嘴和身体里。这么描述显然是有些笨拙,不足以体现酒从桌子上到嘴和身体里的速度,更准确或精彩一点的描述应该是:拿起酒杯,飞速地在桌子与嘴之间划一条优美的弧线,把酒一滴不剩地“甩”进肚子,又让酒杯原路返回至桌子。这个过程让一旁看着外地人很是担心他们会连酒杯一起“甩”进肚子,但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好酒的他们只爱干柴烈火的酒,而不是用来盛酒的明晃晃的酒杯。

兰州人的说话特点(兰州人为什么把)(2)

兰州人划拳

在酒场上,兰州人的用词也很特别,他们不把“干杯”叫“干杯”,而是叫花“挖到”。“挖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干杯”。但兰州人嫌“干杯”叫着不过瘾,就叫“挖到”了。这不是外来词,也不是外国语,而是地地道道的兰州方言。

有人说,“挖”,指用工具或手从物体的表面向里用力,取出其一部分或其中包藏的东西。如:挖洞、挖土、挖个槽儿、挖潜力。可以挖有形的,也可以挖无形的。“挖酒”是兰州的一大特色,是个嘴上用力的动词,很豪迈,嘴在那时候就是“挖酒”的工具,兰州人希望你干脆利落地将它“挖到”。事实上,这个词应该这么写“嗗掉”,嗗是吞咽的声音,兰州方言把“掉”叫“到”,“嗗掉”就是喝干。这么解释更科学、更规范,但兰州人硬是不理这个茬茬,就是喜欢“挖”这个所谓的嘴上使劲的动词,谁也没有法,很是霸道。

在兰州人的理解里,“到”就是干净、到位,不是让你把酒往嘴里倒,而是让你喝好、喝到位,通过嘴把酒喝到身体里,而不是洒落和倒在嘴巴和身体之外,这是兰州人身体里装着的对酒的“实诚”——酒是粮食精啊,不能浪费——“挖酒”就要“挖到”、“挖到”!

兰州人的说话特点(兰州人为什么把)(3)

兰州人的说话特点(兰州人为什么把)(4)

兰州人的说话特点(兰州人为什么把)(5)

兰州人喝酒

“挖到”的意思在这里已经很明确,一声声“挖到”如同兰州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性格,等你真正“挖到”了,他们就会说你“干撒”(大约是痛快的意思)。几杯“挖”过,他们会让你吃,尽情地吃,等你酒足饭饱,他们会问你“咥满福了没”(兰州人也说咥,即吃;“满福”可能是满腹,意思是你把肚子填结实了没)。一座城的温暖,就这样因为与众不同的方言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了,就像一件大衣被披在了你的身上,让你在寒夜里不再惧寒。

今天的冬天分明有些比往年的冷,所以很怀念兰州,怀念那一声声地“挖到”。当然地希望在其他城市里,能有朋友、能像在兰州那样,和自己一杯杯地挖到。“挖到”、“挖到”,把酒的烈火“挖”到肚里,然后,再让它通过鼻子喷出,然后就能体会到兰州的爽快和豪迈了。所以,感动;所以,一次次地呼唤“挖到”、“挖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