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俚语的字眼,大多含有贬义,至少也有几分“钝钝侬”的意思。即便近年来死灰复燃的“腔调”、“模子”等,似乎突然高大上起来,老上海仍能一望而知,至少它们的出身并不怎样。

所以要写上海人的做人窍坎,就发现,理不屈而词略穷。毕竟要一些貌似正面的字眼来撑市面,绷场面。一番搜肠刮肚,冥思苦想,总算想出来了八九个。再一看,还真的个个顶用,用上海话来读,还有点押韵呢。

于是,就有了上海人的做人窍坎“九个要”。曰:

要识相、要敦样、要弹硬;

要来讪、要落槛、要海外;

要拎清、要摆平、要懂经。

至于“一个覅”,等歇再讲。先听我将“九个要”一一道来。

上海人处事(上海人的做人窍坎)(1)

一曰“识相”。

相者,人面也。识相即识人面。杜先生曾经曰过,做人,要吃好人面、情面、场面三碗面,人面就是第一碗。又有云,相由心生。故识相亦即识人心。有道是,苗头不轧,苦头吃煞。识人识面又识心,就是最要紧的轧苗头,而非一般的见风使舵。上海人识相非为别的,重点先要保护好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上海人处事(上海人的做人窍坎)(2)

二曰敦样。

敦是勉励,敦是推崇。样即人样,样即到位。敦敦样样做人,用宁波话来讲,就是“像人吤做耷来”。做人像人,看似简单,其实不易。须时时敦促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敦又是古代食器,有三足。喻稳重。敦还是宽厚,是笃实。用英文讲,即honest & sincere。沪人亦常以敦样喻人相貌端庄。须知相貌端庄的背后是气质端庄。

上海人处事(上海人的做人窍坎)(3)

三曰弹硬。

上海人从来不缩(怂),也从来不是好欺负的。做人要弹硬,是各色沪上人家的家训。弹硬不是硬上弓,而是请侬吃弹皮弓。弹硬者,侬若碰上来,可以硬得让侬弹转去。弹硬者,从不东惹惹西惹惹,而是不惹事,不怕事。打铁先要自身硬。做人识相,做人敦样,不硬也硬。硬是有理,弹是有节。

上海人处事(上海人的做人窍坎)(4)

四曰来讪。

沪人赞人有本事,曰来讪,亦曰来事。吴语之讪,非谤也,能说会道也。来讪来事,一文一武,本自具足,方可立世为人。沪上人家皆殷实人家,凭本事吃饭。只会“翻樱桃”者,人皆轻之。近来世风日下,谄媚逢迎作公关,呼风唤雨当情商,不讲真才实学,不会真刀真枪。沪人只好叹之曰:迭能下去,哪能来讪。

上海人处事(上海人的做人窍坎)(5)

五曰落槛。

落槛即到位。到位,用英文讲更准足:to the point。落门落槛,原系浦东木匠造房规矩,架门框,上门楣,最后还要落门槛,要样样舒齐,再算完工。门槛不落到位,歪的,不光有碍观瞻,还容易绊跤。做人更要落门落槛。凡侬已经手,无需再添手。一事当前,先分责任,能躲就躲,先已不落槛了。

上海人处事(上海人的做人窍坎)(6)

六曰海外。

做人要海外,又叫:做人要四海。海外是得体大方。待客之道,贵在心诚。有则倾囊而出,没亦不必苛求。台型无需瞎扎,派头何必乱掼,无非是要对得起人面,留得住情面,绷得牢场面。向来唯有得体者得场面、得情面、得人面。切记:海外不可过头,过了头,就变成别人口里的“海外大奇谈”了。

上海人处事(上海人的做人窍坎)(7)

七曰拎清。

做人顶顶要紧要拎得清。拎不清侬都不好意思讲自己是上海人。拎清,不是血清、蛋清、门前清,重在拎字。拎即提点,即暗示。上海人最讲“接翎子”。赤膊翎子豁过来,侬也接不牢,夫复何言。有道是,自悟自觉,那是最好。一拎就清,孺子可教。拎而不清,可气可恼,买块豆腐撞撞煞拉倒。

上海人处事(上海人的做人窍坎)(8)

八曰摆平。

做人最好样样摆平。屋里向,上摆平老的,下摆平小的;单位里,上摆平顶头上司,下摆平出窠兄弟。社会上,逢山开路,遇河搭桥,八面玲珑,万事好商量。摆平人家,先要摆平自家。名利摆两旁,真诚摆中央。如此,方能摆平人面,摆平情面,摆平场面。千万不可八只瓶七只盖,驼背睏棺材。摆平极难。人生往往别人没摆平,事体没摆平,自己已摆得煞煞平了。

上海人处事(上海人的做人窍坎)(9)

九曰懂经。

懂字容易懂,经字费猜详。上海是百年商埠,除了生意经,还有什么经?生意经就是商业规则。上海人最讲规则,而且万事先讲规则。侬不讲规则,一句话厾过来:“不是生意经嘛!”懂经,不光是懂规则,还要懂天下大势,懂事物规律,懂人情世故,甚至于懂女人(男人)心思。懂经,实在是提升自我生命质量的不二法宝。

上海人处事(上海人的做人窍坎)(10)

讲了“九个要”,还有“一个覅”。那就是“覅哇啦哇啦”。

金宇澄写《繁华》,写了一千多个“不响”,可算是得了真谛。弄堂里,不响或不大响出来的,都是好人家。“哇啦哇啦”朋友,容易误发地域歧视。

有人会讲,响响么有啥啦。现在不是流行有爱就要喊出来,有苦就要吐出来么?哪怕上电视上抖音上热搜亦在所不惜。重点是,响了有何用。除了自己口燥唇干,大概都没什么用。一瓶矿泉水两块钱,人民币不是橘子皮。

眼前,我们都正受着某种委屈。不响的,是智者。“哇啦哇啦”朋友,敬而远之可也。

,